翟 君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041)
地鐵車輛段室外給排水及消防總圖設計要點分析
翟 君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041)
以天津地區在建的地鐵車輛段工程為例,介紹了車輛段的室外給排水設計要點,并從生產生活給水系統、中水系統、消防給水系統、污水系統、廢水系統和雨水系統六方面,簡述了該項目各系統設計時的注意事項,為后續其他工程的設計提供參考。
地鐵,給水系統,排水系統,高位水箱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城市軌道交通事業蒸蒸日上,各設計單位對于車站的設計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由于一條地鐵線路一般只有一個車輛段,所以對于車輛段的設計經驗較少。同時,隨著對于資源整合認識的加深,多條線路共用一個車輛段的情況將成為趨勢,車輛段的上蓋開發也將逐漸成為主流,所以未來將出現越來越多的以車輛段作為依托的集生產生活于一體的大型地塊。這就要求給排水設計人員具有豐富的經驗,才能完成好相關項目的設計工作。
在進行車輛段的給排水設計時,既要考慮滿足場段內工藝的技術要求,又要考慮工作人員的生活需要,同時兼顧上蓋或周邊物業開發部分的需求,所以設計過程較為復雜。同時,室外總圖又是設計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本文將以目前已完成設計的車輛段作為案例,詳細介紹地鐵車輛段給排水室外總圖設計的要點,并對其進行分析。
該車輛段位于天津某地區,為兩條地鐵線路共用的車輛段,車輛段上蓋為商業開發部分。為滿足資源整合的要求,兩條線的車輛段共用綜合樓、物資總庫、雨水泵房和信號樓等。
1.1 給水系統
1)生產生活給水系統。在共用的綜合樓地下設置給水泵房,從市政管網中接入1根DN150管道作為給水水箱的補水管。生活供水采用變頻調速裝置,管網布置為枝狀,提供場段內各單體的生產生活用水。
2)中水系統。在共用的綜合樓地下設置中水泵房,從室外中水管網中接入1根DN80管道作為中水水箱的補水管。管網布置為枝狀,提供場段內各單體的生活用水,包括沖廁用水和澆灑用水等。
3)消防給水系統。室外生產生活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分設。在共用的綜合樓地下設置消防泵房,綜合樓室外設置地下的消防水池,從市政管網中接入1根DN150管道作為消防水池的補水管。室內外共用一套消防系統,消防水池儲存消防用水量最大一個單體的全部消防水量(一般為綜合樓或物資總庫)。在段內最高一個單體建筑(一般為綜合樓)的屋頂設置高位消防水箱和穩壓設施。
1.2 排水系統
1)污水系統。段內采用污廢分流制。污水主要來源為各單體建筑衛生間污水、洗浴污水和少量的食堂含油污水,沿段內污水管網匯集,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2)廢水系統。廢水的主要來源為各單體建筑含油生產廢水,主要污染物為石油類物質。經段內廢水管網匯集后,排入設置在運用庫內的中水處理站中,經處理后,接入室外中水系統中。
3)雨水系統。段內雨水系統,負責收集場段范圍內全部雨水,由于場段內雨水管網較長,無法重力流入附近的河流中,所以在河岸邊設置雨水泵站,經提升后,排入河流中。
給排水專業的室外總圖設計是車輛段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兩點:
1)統籌安排,保證設計流程。總圖設計工作應滯后于段內各單體的設計工作,在各單體的設計過程中,應隨時跟進掌握進展情況,當單體設計穩定后,向總圖設計提出明確的接駁要求,包括管線定位、標高等。其中,雨水管網的布置可與單體設計工作同時展開。
2)協調各專業,確保接口無誤。接口包括兩類:一是與市政管線的接口,由于車輛段一般位于城市的邊緣,周邊市政管網不完善,所以在設計的各階段都要關注市政接駁問題,保證方案的穩定可行。二是與相關專業的接口,車輛段設計人員應注意與上蓋物業開發的接口,當多條線共用車輛段時,應注意與其他各線車輛段的設計人員的溝通。
下面將分系統介紹設計要點。
2.1 給水系統
1)生產生活給水系統。a.水源:水源問題是給水系統最為重要的問題,應盡量在施工圖開展前解決,保證給水系統的穩定性。b.水量:車輛段的生產生活總用水量包括辦公人員生活用水量、淋浴用水量、工藝用水量、不可預見水量和管網漏水量。辦公人員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需根據定員確定,定員由上序專業提供。由于涉及專業較多,一般由建筑專業匯總后提供場段內總定員人數。根據《地鐵設計規范》,生活用水定額為30 L/(班·人)~50 L/(班·人),淋浴用水定額為40 L/(人·次)。工藝用水由各工藝專業提供,其中以車輛專業為主。由于各工藝專業的用水量根據各廠家的設備不同而有部分差異,所以待招標完成后,工藝專業需重新提供下序資料。c.水壓:首先需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計算車輛段內各單體的設計秒流量,綜合樓采用3.6.5條規范計算,其他單體采用3.6.6條規范計算,再根據流量選定管徑確定損失。d.接口:當車輛段上蓋設置物業開發時,物業開發不宜與車輛段公用給水系統。因為車輛段與物業開發的運營單位一般不是一家,所以為了減少可能會產生的產權問題,給水系統宜分設。當多條線路公用車輛段,同時各條線路的設計不是一家設計院時,給水系統宜盡量合用。
2)中水系統。a.水源:與市政給水水源相比,中水水源問題更難解決,所以一般初期需由市政給水水源過渡。若車輛段內設置中水處理站,處理后的達標廢水也可作為一路中水水源。但在運營初期工藝廢水的處理量較少,所以中水系統的水源需保證兩路:市政水源和處理達標后的廢水。b.水量:車輛段的中水用水量包括辦公人員的沖廁用水、路面澆灑用水、綠化用水、不可預見水量以及管網漏水量。辦公人員沖廁用水需根據建筑專業提供的定員和沖廁百分數確定,其中沖廁百分數參考《建筑中水設計規范》。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路面澆灑用水定額為2.0 L/(m2·d)~3.0 L/(m2·d),綠化用水定額1.0 L/(m2·d)~3.0 L/(m2·d)。c.水壓:參考生產生活給水系統水力計算。d.接口:參考生產生活給水系統的接口。
3)消防給水系統。a.水源:車輛段內一般設置消防水池,由市政管路引入管作為補水。b.水量:多條線路共用車輛段時,車輛段按照同時發生一次火災考慮。消防水池內儲存最大一個單體的全部消防用水量。c.接口:共用的車輛段宜共用消防系統。但與上蓋物業開發不應共用消防系統。一是因為產權問題無法解決;二是因為車輛段內一般室內外共用消防系統,室外為臨時高壓系統,而物業開發的室外一般為低壓系統,所以不應共用。
2.2 排水系統
1)污水系統。a.排水出路:當車輛段周邊有市政污水管網時,污水收集后經化糞池處理可直接排入市政管網中。若沒有市政污水管網,可設置大型化糞池定期清運,作為過渡措施,待周邊管網完善后再接入市政管網中,但該措施需先向環保部門報批。b.接口:由于車輛段內污水排放量較小,所以上蓋物業開發的污水不應排入場段內污水系統中,但由于污水管網為重力流,而且管徑較大,所以在開展場段內的綜合管線排布時,應考慮預留上蓋物業開發部分的污水管道的位置。
2)廢水系統。a.排水出路:經處理后的廢水水質標準達到回用的標準后,可作為中水系統的一路水源。同時在廢水處理站內應設置跨越管,將處理后達到污水排放標準的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中。b.接口:參考污水系統的接口。
3)雨水系統。a.排水量:由于車輛段的上蓋開發的建設進程要滯后于場段,所以在場段運營后而上蓋物業開發尚未建設(沒有雨水收集系統)時,場段內的雨水系統必須考慮收集上蓋部分的雨水,即雨水系統需合用。計算雨水量時,需保證上蓋雨水量和段內雨水量采用相同的公式和參數標準。b.排水出路:確定水量后,應提前與當地排管處接洽,確定雨水的排出點,是市政雨水管網還是河流。確定后,才能開展場段內的雨水系統設計。c.接口:需與上蓋開發設計配合確定雨水的落水點及水量。
1)合理安排工作進度。在場段內各單體建筑設計過程中,應隨時跟進配合完成總圖設計,在單體建筑設計完成后,再進一步核實與室內的接駁點位置,保證室內外系統的合理性。
2)應隨時關注市政接駁問題,包括市政水源和排水出路。只有解決了市政引入點的位置、排水的走向及位置等問題,才能保證車輛段給排水系統的穩定。作為設計人員應配合業主單位盡早與市政部門接洽,落實市政接駁問題。
3)協調各專業,保證接口準確無誤。與車輛段上蓋物業開發的接口以及與場段內各專業的接口都應在施工圖開展前確定。在設備招標后,與其他專業協調接口問題時,應確保各設備廠家在場,保證設計圖紙能夠準確指導施工。
[1] GB 50157—2013,地鐵設計規范[S].
[2] GB 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S].
[3] 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Analysis on design key points of outd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nd fire fighting general drawing of metro vehicle section
Zhai Jun
(RailwayThirdSurveyandDesignInstituteGroupLimitedCompany,Tianjin300041,China)
Taking the metro vehicle section engineering under construction in Tianjin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utd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key points of vehicle section, and from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water supply system, reclaimed water system,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sewage system, waster water system and rainwater system six aspects, discusse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each system design of the engineering, provided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other engineering design.
metro, water supply system, drainage system, upper cistern
1009-6825(2017)05-0163-03
2016-12-10
翟 君(1990- ),男,助理工程師
TU9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