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震
(福建工大建筑設計院,福建 福州 350014)
“產城一體”理念下的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總體規劃
陳 震
(福建工大建筑設計院,福建 福州 350014)
“產城一體”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以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總體規劃為例,對“產城一體”理念在規劃發展定位、規劃策略以及規劃布局中的實踐進行探討,為實現產業和城市一體化發展提供指引。
產城一體,總體規劃,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
建設“數字福建”是2000年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同志著眼于搶占信息化制高點而做出的重要戰略決策。2012年,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數字福建”建設提升為區域信息化科學發展的樣板工程。2013年5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2013]年第34號)正式確定數字福建產業園選址在福州長樂濱海新城。
建設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對福州實施跨江面海發展戰略、做大做強臨空經濟,對接平潭輻射長樂,引領區域產業升級轉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區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是新形勢下區域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為了更好的從區域層面,與整體層面進行統一控制和管理,創造一個優質的產業發展空間,指導產業有序的建設發展。
“產城一體”作為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協同演進的發展理念,是在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對產業與城市在空間、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進行統籌安排,從而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動的發展局面。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作為以產業為驅動的城市新區,不僅要建設高科技園區,還要全面提升城鎮的綜合配套能力與品質,實現產業和城市的一體化發展,從區域整體協調的角度,在生態、功能、交通等各個方面進行區域協調,使園區成為濱海新城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產業功能方面,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注重高端化、差異化、國際化,重點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電子商務、北斗地理信息、海洋文化數字內容等新興信息技術服務業的高端環節,為”數字福建”建設和海西經濟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成為濱海新城建設實踐啟動區和數字功能核心。規劃將園區的發展定位為:輻射海西、面向全國的數字信息產業基地;宜居宜業、產城一體的濱海新城智慧新區。
3.1 規劃選址
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選址位于福州都市區沿海、沿江發展軸的交點,也處于福州主城區與平潭綜合實驗區軸線上,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同時也是長樂市“一軸兩翼、三城三群、一帶兩湖、三港四區”結構中的三城之一海港城的產業核心區,“三港”輻射圈內,區位優越。海港城的城鎮發展與人口集聚是“數字福建”產業園的發展支撐,而“數字福建”產業園的發展又將成為海港城產業發展提升的動力引擎,進而促使“產業區→新區→新城”的實現。
3.2 產業與配套的可持續發展
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應建立自我配套與區外補充完善的混合配套服務模式,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生產、生活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配套設施體系。近期園區內建立自我配套,滿足建設初期的生產需要;遠期則應考慮融入周邊區域,實現區域配套設施共建共享。
3.3 混合土地的利用模式
隨著高新技術的應用與信息網絡的普及,建設用地涵蓋的功能已有別于傳統的用地分類?!爱a城一體”理念強調功能與用地布局的復合性,在區內實現職住平衡,提高出行效率。其根本是要協調好“產業”與“城市”之間的關系,“以產帶城、以城促產”,“產”“城”更加協同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居住與工作的融合需求、產業與商業融合以及產業與研發融合的需求,使得用地多元復合的屬性也逐漸顯現。適時引入混合土地利用模式,將有利于促進“數字福建”產業園產業發展,促進智慧城市的空間創新。
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總體規劃應主動對接福州濱海新城規劃形成的功能分區、道路系統、生態格局等,并對周邊相接的功能組團進行綜合分析,以產城融合的思路進行設計,實現與周邊產業以及生活組團的互動,實現區域高品質整體發展。在用地空間上積極落實和滿足產業規劃中對數字產業的構建,做到“合中有分,分而又合”,細化各個功能組團的職能定位,特別考慮以職住平衡為導向,對其規模結構進行控制與引導。園區在大區域格局下的服從對接,結合園區自身產業功能與配套的組織關系,形成“一心、兩廊、兩軸、三區”的空間布局結構。
“一心”即園區公共管理與商服中心。規劃于福??焖俾放c漳江大道兩條主干道交接的園區中部區域,形成“數字福建”園區的中部園區公共管理與商服中心。中心利用百戶三河生態廊道在中部形成的開暢空間和景觀水面,建設包括管理、接待、展示、商務、培訓等多種功能的公共管理及商服設施。
“兩廊”為北部防護林生態走廊和百戶三河水體生態走廊。北部防護林生態走廊是以綠化與濕地為主的生態走廊,走廊寬度約500 m,是本區所在重要的生態廊道和休閑景觀帶。百戶三河水體生態走廊結合防洪排澇規劃,滿足安全水道寬度要求并結合濱水綠地形成。
“兩軸”為漳江大道城市發展軸和福??焖俾穲@區發展軸。漳江大道城市發展軸南北向貫穿濱海新城的多個城市功能組團,是園區對接并融入整個濱海區域的重要發展軸;福??焖俾穲@區發展軸則偏重于園區自我完善和聯系的建設軸線,是組織園區生產、生活和管理服務的建設主軸。
“三區”分別為中部數字產業區、北部產業配套綜合區和南部產業配套綜合區。中部數字產業區是承載產業發展規劃中六大園區的主體空間,是“數字福建”產業發展的承載空間;南部產業配套綜合區毗鄰中部產業區,是直接服務于園區的居住生活區;北部產業配套綜合區位于北部防護林生態走廊以北,對接漳港新區(行政辦公和商務金融),是園區遠期建設的城市發展區。
“產城一體”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總體規劃中引入“產城一體”理念,以協調融合的思路進行設計,通過合理布局園區空間結構,實現與周邊產業以及生活組團的互動,實現區域高品質整體發展。本文是對產城一體視角下現代產業園規劃實踐的初步探索,希望能為其他的產業園區規劃提供一些參考。
[1] 姚 南,李竹穎.“產城一體”理念在山地城市新區規劃中的實踐——以廣元市三江新區為例[J].規劃師,2012(6):38-42.
[2] 楊 芳,王 宇.產城融合的新區空間布局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2):29-30.
Discuss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Digital Fujian(Changle) Industrial Park based on the idea of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Chen Zhen
(ArchitecturalDesignInstitute,FujianInstituteofTechnology,Fuzhou350014,China)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Digital Fujian(Changle)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industry-city integration”in terms of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planning strategy and planning layout practice, and further provides the guidance for re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 and city integration.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Digital Fujian(Changle) Industrial Park
1009-6825(2017)22-0015-02
2017-05-23
陳 震(1969- ),男,工程師
TU9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