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桂芝
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在農村公路養護中的運用
余桂芝
(廣德縣交通運輸局 安徽廣德 242200)
基于公路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基礎設施,為車輛與行人出行提供便捷性這一實況,對其進行有效而全面的養護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文章主要對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在農村公路養護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對這一新興現代化公路養護方法的構成與應用優勢進行探究,最后較為詳細的闡述了與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施工下相關的工藝技術,希望在優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方面有所幫助。
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公路建設;路面養護
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技術在國內已經有十年之久的應用歷程,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作為一類耐磨性建材,具有一定的粘接性。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養護進程中的應用,對相關施工技術與設施提出了較高的標準,從而確保磨耗層的施工質量[1]。將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合理的應用于現代公路養護進程中,在降低公路養護成本、延長公路使用年限等眾多方面體現出巨大的優越性。基于此,本文展開相關論述。
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材料大體上是由乳化瀝青粘結層、各種集合材料組成以及各級配規劃組成的。乳化瀝青粘結層在公路養護中的應用發揮的是粘結作用,其粘結效果與公路使用年限,維修頻率密切相關。
乳化瀝青混凝土平鋪于路面上能夠強化農村公路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此時公路性能被大幅度提升。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與普通的公路瀝青混凝土之間最大的差異性在于材質的不同,具體是在材料顆粒直徑上體現出來,其會大于其他瀝青混凝土的直徑,其耐久性處于較高層次上。為了強化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應用效率,要參照不同農村公路區域的氣候特征與地理條件對其材料進行科學的選擇,從而實現強化公路工程施工質量這一目標。
各類集合材料組成以及各級配規劃也是公路養護中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運用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其與超薄磨耗層瀝青耗層瀝青混凝土的質量息息相關。磨耗層在應用的環節中,其厚度務必要低于2cm,在規劃環節中,不能出現絲毫偏差,杜絕磨耗層出現多樣化問題,從而使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綜合性能免受干擾。
2.1 適用范圍廣,耐磨性強
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材料的應用區域性色彩濃烈,主要是因為其組建材料的選擇受公路區域地理環境,溫度與濕度等氣候條件的影響[2]。為了強化超薄磨耗層對不同區域公路的養護效果,采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方式方法,遵循因地適宜這一原則擇選出優質材料,并對其進行嚴格的把關,從而實現從根源上管控公路質量這一目標,此時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適用范圍也實現不斷被拓展這一目標。
基于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應用過程對技術與材質均提出較高標準這一實況,因此其可以被應用到多種路面養護進程中,耐久與抗磨性更高,這樣各種惡劣因素就不會對公路性能產生較大的損傷,大大降低了重復施工維修工作開展的頻率。
2.2 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
因為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對材料的選擇以工程實況為基點,所以材料的選擇環節體現出嚴謹性,從而確保了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功能的完整性與實用性,在其協助下各種惡劣氣候、大型車輛輪胎摩擦以及沖擊等外界因素給公路路面造成的危害程度大幅度降低。之所以認為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在農村公路的應用能夠延長其使用年限,主要由于其協助路面擺脫客觀條件的束博,這樣車輛對路面的沖擊力度與破壞力度也會相應降低,農村公路使用年限勢必會延長。此外,基于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應用高效率的處理了道路夏季橫向排水問題、冬季面結冰問題以及抗滑等問題,使車輛運行的安全性有所保障,達到延長農村公路使用年限這一目標。
2.3 降低公路的施工成本
現代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大批量的建材,從而使高額運輸費用衍生出來,此時公路施工成本費用居高不下也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而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應用,確保建材選擇與配置的合理性,同時竣工以后的道路工程地面結構也與本地域地理條件、氣候變化特征相滿足,降低了路面破損現象發生的概率,這樣公路重復維修與養護費用就被節約出來。可見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應用,實現壓縮施工成本費用的同時,也優化了公路的使用性能。
3.1施工工藝
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在公路養護進程中的應用,對相關技術與設備提出了較高的標準。具體是在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技術與有關設施的協助下,使特質型改性乳化瀝青粘結層的灑布工序與改性瀝青混合料平鋪工序同步進行,最后在壓路機的重力作用下使公路路面得到整體碾壓,實現一次塑性這一目標[3]。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技術與相關設備在應用的過程中,乳化瀝青會膨脹、體積擴大,并在上升環節中觸及到熱拌瀝青,將其收入囊中,繼而再經過破乳工序,在壓路機設備的協助下,乳化瀝青與熱拌瀝青融合的完整性再度升級。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歷經一定的固化時間以后,在對公路性能全方位檢查以后,其便可以投入使用了。
3.2關鍵技術
在上個世紀,國內公路在養護的過程中就已經采取了鋪設瀝青混凝土這一方式了。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在農村公路養護環節的應用,其程序絕非是復雜化的,只要科學的應用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技術,并且對有些技術實施改造手段,就能夠使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實用價值充分的發揮出來,提高農村公路的使用效率。
但是過去對公路質量養護的過程中,因為在設施與技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造成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應用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在對其成因進行探究的過程中,發現主要是因為優質的改性瀝青沒有被應用進公路養護過程中,混合料膠結料的批量使用為理想化公路養護結果的產出設置了障礙。另外,破損道面性能也沒有被有效的評價,在修復上體現不出時效性,此時面層瀝青混合料的耐磨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下滑的趨勢,再在惡劣氣候環境、施工質量長期得不到提升等因素的困擾,導致瀝青處治碎石薄層罩面技術的實效性難以充分的發揮出。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中,上述與公路養護相關的問題得到切實的處理,具體是在新型技術與高端設備的協助下,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技術日趨完善化。站在宏觀的角度分析,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技術實效性的發揮得力于優質的改性乳化瀝青黏結層、面層混合料 ( 改性瀝青膠結料與高強集料和優秀級配 )、科學型舊路面評價體制、高端型攤鋪工藝與設備的同步應用。
超薄磨耗層技術在農村公路養護環節中的應用,噴灑與碾壓工序在運行上體現出一定的連貫性,時間間隔務必被控制在5s以下,并且對溫度提出了較高的標準,通常為170℃~150℃,80℃~60℃之間。在熱瀝青混合料被平鋪到路面上以后,借助振動熨平板對其整體性、勻稱性燙壓,確保燙壓的時效性與平整性,繼而再雙鋼輪壓路機器械的協助下,強化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在此期間務必要使瀝青混凝土材料的標準值有所保障。
由全文論述的內容,對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的基本構成以及應用價值有了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具體體現在強化農村公路適應能力、耐磨性以及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施工造價成本等眾多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技術將會日趨完善化,并且在與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相關技術的協助下,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在優化公路質量方面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1]游欣雨.研究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在公路養護中的應用[J].信息化建設,2015.
[2]鄭嬋娟.超薄磨耗層瀝青混凝土用于公路養護的實踐探究[J].江西建材,2016,.
[3]張書華.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薄層罩面施工成套技術及地方標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
U45
B
1007-6344(2017)03-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