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穎
淺析市政工程資料管理現狀及如何規范
蔣 穎
(重慶建新建設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重慶 401336)
本文主要論述了市政工程資料目前現狀及規范措施,側重從工程技術資料的管理與各參建單位資料管理兩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規范措施。
市政工程;資料;現狀;規范
市政工程資料為工程前期報批、過程管控、后期檢查維護甚至擴建改建等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一套完整的工程資料不僅有施工單位編制的工程技術資料,還需要各參建單位參與并編制的工程資料等,所以工程資料應當真實完整地記錄工程從開始規劃、建設、投產使用、直至停用的整個過程。
從上世紀末開始,我國市政行業的先輩們在無數個國內外項目的實際施工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施工工藝,以努力縮小與國際的差距,同時政府層面為追求更加標準化、國際化的監管力度及驗收方法,因此諸多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城建檔案的規范應運而生,例如《市政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與《城市建設檔案著錄規范》(GB/T50323—2001)、《重慶市建設工程檔案編制驗收標準》( DBJ50-129-2011)等。
雖然上述規范及地方標準對市政工程資料的收集及整理、歸檔等提供了較為具體的要求,絕大部分市政工程資料均可依照規范及地方標準執行。但隨著國家大力推動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而相關規范卻未能跟上時代更新的步伐,使得現行規范無法面面俱到、與時俱進。致使許多工程資料人員在無規范可循的情況下生搬硬套或選擇性的缺項漏項,這勢必影響工程資料的全面性與完整性。
進入21世紀后,隨著城市建設力度的加大,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均出現井噴式發展,而當管理人員在嚴抓工期、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同時,卻未對工程資料管理工作給予足夠重視,造成目前資料管理難度較大。且資料人員自身素質不強也是主要原因。筆者就重慶市市政工程資料現狀做簡要分析:
3.1紙張、表格、書寫不規范
現行《重慶市建設工程檔案編制驗收標準》(DBJ 50-129-2011)對市政工程資料的編制進行了詳細要求。但在實際中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市政工程資料所用紙張、墨水、字體不符合要求,使用復寫紙簽章等問題,這些將直接影響到后期檔案歸檔移交。
3.2資料不完整問題
資料不完整的情況經常是工程資料人員自身原因造成的,如質檢報告缺失、原始資料未收集齊全、漏項、缺項等,但也有些是與技術人員或質量人員缺乏溝通造成的。
3.3資料內容填寫不正確
因市政資料所涉及的內容繁雜、表格較多、且具有較強的重復性,因此在資料人員進行資料編制打印過程中,常出現資料內容與工程實際不相符、不同表格中的相同內容填寫不一致、引用內容未與引用文件一致、計量單位錯誤、隨意劃除內容等問題,常造成返工重做,不僅浪費資源,也會造成無法順利歸檔移交。
3.4質量證明材料不真實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某些資料人員為減少送檢頻次,隨意篡改原材料進場數量;為避免混凝土取樣麻煩,部分人直接將混凝土攪拌站提前做好的混凝土試塊偽造為本工程試塊進行送檢;甚至與鋼筋廠商串通修改鋼筋爐號及批號、修改土石方壓實度報告等,此種連質量證明材料都不真實的建筑材料,勢必對工程施工及后期交付使用留下巨大安全隱患。
3.5工程資料“后補”現象嚴重
目前市政工程項目普遍存在施工難度大、工期緊等問題,施工單位為搶工期進行交叉作業或流水作業,導致某些需達到規定強度或齡期后才能施工的工序提前進行,致使工程資料報驗無法按實際時間進行,進一步影響下步工序報驗,依此類推,后期工序均無法按實際時間報驗,最終導致資料“后補”現象產生。
造成資料“后補”的現象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部分資料人員身兼數個項目工程資料,無法親自到現場實地了解施工進度及工序情況,造成現場技術資料、相關質量報告及材料未及時收集整理,到后期準備移交時進行偽造數據、后補等。
3.6 簽章亂象嚴重
筆者在從事工程技術資料收集與整理過程中,發現仍存在部分監理人員或甲方人員未仔細審核表格內容及工序,則進行盲目簽字蓋章的現象,也存在部分人員僅簽字而不簽時間,這就容易縱容資料人員隨意篡改工序或時間。
目前某些項目仍存在仿照筆跡代簽行為,如監理單位所有簽章均為同一人代簽,或使用私刻印章進行代簽,或在即將竣工驗收歸檔移交時組織多人進行混簽等。因此若不規范工程資料的簽章問題,必將影響工程資料的真實性。
工程技術資料管理是現場施工質量和施工管理問題的直接反映,因此針對工程資料管理的動態糾偏已勢在必行。筆者結合經驗,從工程技術資料管理及各參建單位資料管理進行簡要分析:
4.1促使工程資料人員技能提升
4.1.1市政工程資料人員需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且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崗位合格證及個人專用章后,方可從事資料管理工作;且每年需定期進行繼續教育。
4.1.2加強對相關規范、標準的學習,除學習工程資料管理的相關規范外,還應加強對相關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學習,特別是新規范、新技術、新材料的學習與應用。
4.1.3加強工程資料管理人員自身素質培養,熟練掌握Auto CAD、品茗、筑業、Microsoft Office等軟件的運用;需常駐施工現場,熟悉施工工序、施工圖紙、施工驗收規范、施工所用材料等。
4.2重視工程資料收集與整理過程
4.2.1工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必須在符合法規及標準的前提下,根據施工進度進行,同時做到過程受控。主要表現為每道工序施工前應提前報驗、施工過程中及時收集原始資料、施工完成后加快資料整理工作速度、盡快將已形成的資料簽字蓋章確認、后期妥善保管、建立臺帳以便隨時查閱等。
4.2.2建立工程管理人員聯動機制,因工程資料管理是十分繁瑣的工作,且不僅是資料人員的分內工作,也與質量員、技術員、安全員等相關管理人員密切相關,需明確項目工程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崗位職責需上墻展示且用心學習。
4.3提高工程資料編寫質量
4.3.1在項目開始時,資料人員應結合本單位、本項目實際情況,積極與城建檔案館對接,在法規與行業規范許可下,對工程技術資料的紙張、表格、字體、墨水、簽章等進行統一要求,便于日后查閱及使用。
4.3.2在資料編寫過程中,應如實反映現場實際情況,需精確顯示實際尺寸的,可利用相關資料編制軟件在空白處附圖標注。若無法在已有表格中附圖的,可采取在表格后另附圖的方式,以達到準確形象的描述現場實際情況的目的。
4.3.3項目管理人員等發揮相互監督作用,針對工程資料中的漏項、錯項、打印錯行、污損、瞎編亂造、不符合實際情況等問題及時提出并整改;監理單位及建設單位也應定期對工程資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責令整改。
4.4增強各參建單位責任落實
建設工程資料不僅是施工單位的工程技術資料,還應包括各參建單位編制并形成的工程資料。各參建單位需將責任落實到各單位資料人員頭上,各自對己方單位編制的工程資料負責。
4.4.1建設單位
建設單位應配備專業的資料人員,對整個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工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負責。不僅包括工程準備階段文件資料及竣工驗收文件資料。還應對招投標文件、工程預算、工程決算、設計變更、工程簽證、會議紀要等按要求進行整理、歸檔。
4.4.2勘察、設計單位
按合同約定及規范要求提供成果報告并對其負責;參加施工過程中的驗收及竣工驗收并簽署意見;參與工程變更并簽署意見;對出具的報告、證明材料等負責。
4.4.3監理單位
監理資料應真實完整地反映現場實際情況;監理日志、旁站記錄應如實記錄實際情況;加強對設計、勘察、監測單位出具的文件及報告的監督;加強對施工單位工程技術資料的監管力度等。
4.4.4施工單位
工程技術資料是整個工程資料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工程質量與工程項目管理好壞的最有力體現,因此做好工程技術資料,不僅為項目質量管理提供強有力支持,也為施工單位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打好基礎。
作為貫穿于項目全壽命周期各階段的重要工作,工程資料的管理工作應得到足夠重視,不能只依靠施工單位的技術資料來反映整個項目的建設,還應得到各參建單位的通力配合。只有加強各參建單位資料管理工作的責任意識、規范意識、審核監督意識,才能保證工程資料的真實性、整體性及完整性。
[1]李毅華. 淺析市政工程資料管理常見問題及規范管理[J]. 現代物業(上旬刊),2013,(10):60-61.
[2]談力洲,蘆惠. 市政工程資料管理的進一步完善措施[J]. 工程質量,2014,(S2):438-440.
[3]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DBJ 50-129-2011重慶市建設工程檔案編制驗收標準[S].重慶市建設技術發展中心,2011.
TU723
B
1007-6344(2017)03-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