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偉
公路工程施工中關鍵部位施工技術研究
李紅偉
(駐馬店市公路工程開發有限公司 河南駐馬店 463000)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水平在不斷提高,公路建設也在不斷的發展,公路已經是居民正常出行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交通元素,公路不僅僅是人們出行的一條道路,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的建設量每年都在逐步上升,其建設成果也是非常的明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公路也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成分。因此,在公路的建設中,一定要把握好公路的質量,公路要想長時間的供人們應用,在建設的過程中就應該嚴格執行標準,不偷工減料,作為施工人員,必須狠狠地抓住好關鍵部位的施工技術,才能更好的提高公路工程質量,助推我國公路工程建設水平邁上新的臺階。因而本文主要就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關鍵部位施工技術進行了研究。
公路工程;關鍵部位;施工技術
在公路的建設中,最為注重的就是公路的質量,而公路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公路質量。因此,公路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公路關鍵部位的施工技術做好管理和技術分析。公路關鍵部分大概有以下方面,路基、路面基層、橋梁、涵洞。這四個關鍵部位在建設的工程中必須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保證施工質量,建設出更多質量比較可靠的,能夠長期使用的公路。
路基的施工技術要點。特殊路基施工要做好相應的方案設計,處理方案有多種多樣,常用的方法有深沉攪拌法,搶奪法,灌漿法,振沖法,加筋法,但是正是因為路基處理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特殊路基的施工準備和施工方案設計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要結合環境,設備技術水平,結合工期以及成本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從多種方案中選擇一種,選擇最適合的部分,因地適宜,達到最好的效果,做到變換靈活。
簡單的說,公路施工中路基的選擇以及施工準備可以從組織設備技術,清理場地,地基處理等考慮,建筑者在設計公路時,首先就是需要測量地基偵探,結合各種情況,根據地基選擇較好的設計方案。地基清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公路路基施工前,需要對場地進行處理,包括一些垃圾物,一些廢舊的物體,或者一些建筑殘留物,還有一些花草樹木的枯萎,地基表層也需要處理,將含有一些易腐朽土層的,對地基表層按要求進行翻動和壓實處理,使其坡度,密度符合建筑要求,為下一步的建筑實施方案作好準備。路基壓實技術是公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為確保路基壓實的進行,利用實驗方式對土層進行含水量的測試,使含水量控制得當。保證填土有良好的水穩性以及較好的密度。然后再采用分層建筑,以及利用壓實方式進行路基的壓實作業,對壓實密度和壓實均勻性尤其要特別的注意。確保路基的穩定性能以及強度,路基壓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鞏固公路質量的方式,所以有關職員在進行路基壓實工作時,應該掌握一套比較正確,合理的實施方案,先兩邊后中間的壓實技術有利于中間隆起物的形成,先輕后重可以讓土地有較好的適應能力,先慢后快則可有效避免機械設備將松散土弄散,此外,為避免路基出現不均勻沉淀的現象,應注意嚴密性與壓實性。
路面基層內水泥穩定土中水泥劑量以水泥質量占全部粗、細土顆粒(礫石、砂粒、粉粒、粘粒)的干質量的百分率表示。水泥穩定中粒土或粗粒土用作基層時,應控制水泥劑量不超過6%。實厚度不得超過15CM,用18T—20T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層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對于水泥穩定中粒土或粗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應分層鋪筑,每層的最小壓實厚度為10CM.
對于一級公路和高速公路水泥穩定粗粒土底基層中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應小于37.5mm,基層集料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1.5mm,二級或二級以下公路基層和底基層集料粒徑不大于37.5mm和57mm。對于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水泥穩定土基層和底基層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穩定土施工時,嚴禁用薄層粘補的方法進行找平。水泥穩定土采用集中廠拌法施工時,從加水拌合到碾壓終了,延遲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路拌法施工時間不應超過3-4小時。
適合做水泥穩定土基層的材料有:級配碎石,未篩分碎石,砂礫,碎石土,砂礫土,煤石干土和各種粒狀礦渣。水泥穩定土中碎石和礫石的抗壓碎能力應符合下列要求,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不大于基層35%,一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大于30%。水泥穩定土工地實際采用地水泥劑量應比室內試驗確定的劑量多0.5%~1%;其中廠拌法施工時可只增加0.5%。路拌法施工時增加1%。水泥穩定土結構層施工前,應當在所定料場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樣進行哪些試驗。水泥穩定結構層施工前,應在所定料場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樣進行顆粒分析,液限與塑限指數,相對密度,擊實試驗,碎、礫石的壓碎值,有機質,硫酸鹽含量試驗。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工藝應用于施工當中,這些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我國路橋建設的質量,并推動了我國道路橋梁事業的快速發展。但是現階段橋梁的建設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道路橋梁工程安全事故發生率的不斷攀升,給國家及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
橋梁對于公路的建設也是非常至關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對此,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施工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操作,做好工程安全防護工作。提高其施工技術水平,加大質量管理力度,不僅可以確保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延長工程的使用周期,同時還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如果采用的施工技術不正確或技術水平較低,都會導致地基失穩、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產生,最終將會對道路橋梁工程的正常建設及使用造成嚴重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必須十分重視技術及實踐經驗等,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實踐能力,才能具有較強的預見性,只有這樣才能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有效處理。由于橋梁工程還涉及到水下作業,因此必須提高水下澆筑的處理技術,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混凝土出現坍塌問題。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選擇符合施工規范的混凝土,才能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為了使公路順利通過水渠不妨礙交通,設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過水通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讓水從公路的下面流過。用于跨越天然溝谷洼地排泄洪水,或農田灌溉作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礎、端和冀墻等,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常用磚、石、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
如果涵洞建設的不好,及其容易破損,那么對公路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由于大部分涵洞都處于大自然環境中,受到的條件非常的不好,所以建設的涵洞必須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就是滿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證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況下,順利快捷地排泄洪水。然后就是具有足夠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保證在設計荷載的作用下,構件不產生位移和變形。作為公路建設中的支柱,公路橋梁和涵洞建設在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中必將發揮更加突出明顯的作用。因此,需要在涵洞的建設上面投入更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注重涵洞的施工工藝,以利于涵洞質量保證和環境保護,以適應公路建設的需要。
我國的公路建設事業發展迅速、業績斐然。但是,國內公路建設市場還遠未成熟,同發達的歐美國家相比,無論市場規模、產品檔次、品種規格、消費水平等方面都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要想建設具有獨特特色的公路,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從點滴做起,從各個方面做起,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施工技術要按照施工設備選用,在注重施工各個方面的同時,更要加強施工關鍵部位的施工質量。關鍵部位的選用,對于公路的建設有一定的影響的,所以一定要嚴格控制關鍵部位的質量,本文對公路中關鍵部位的分析,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余昌文.基于公路施工關鍵部位施工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07):28.
[2]張建新.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關鍵部位施工技術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08):55.
TU75
B
1007-6344(2017)03-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