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強
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管理
盛 強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0011)
鐵路隧道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極高。而在鐵路隧道施工過程中,實行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有利于科學決策,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本文結合新建青島至榮成城際鐵路QRZH-5標段北山隧道工程實例對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控制進行分析。
鐵路隧道;管理意義;風險管理措施
下文筆者將分析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意義并且從風險辨識、評估以及控制三方面具體探討風險管理的實施方法。
新建青島至榮成城際鐵路QRZH-5標段北山隧道,隧道起訖里程DK229+850~DK231+730,全長1880m。工程主要內容有:洞口工程、洞身開挖、復合式襯砌及隧道附屬工程等。隧道軌面以上有效凈空面積為92m2。襯砌內輪廓采用250km/h雙線隧道內輪廓,不考慮曲線加寬。北山隧道以光面爆破開挖為主,人工和機械配合。采取“先治水,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穩步前進”的施工原則,建立以多功能臺架配合風動鑿巖機鉆孔、裝載機、挖掘機、自卸汽車裝渣運輸,全斷面液壓鋼模臺車泵送混凝土澆筑襯砌為主的大型機械設備配套施工體系,實現開挖、裝運、噴錨、襯砌等機械化作業線的有機配合,嚴格機械設備管、用、養、修制度,科學管理,達到優質快速施工的目的。本隧道正洞進、出口明暗分界處沿拱部開挖輪廓線外設一環大管棚超前支護,以保證隧道進洞安全。大管棚采用熱軋無縫鋼管,管棚30m,直徑108mm,環向間距40cm,外插角1~3 o,每節鋼管兩端均預加工成外絲扣,以便連接接頭鋼管,并壓注水泥漿。嚴格控制注漿壓力和注漿量,防止欠壓和超壓現象,確保質量和安全。
風險管理是指系統的識別和評估風險存在的因素的形式化的過程。由于鐵路隧道工程建設的特殊性,其對于系統化安全風險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系統化的安全風險管理,鐵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無法有效控制,造成嚴重后果。依據鐵路隧道施工的具體情況,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體系,有利于科學決策,減少發生風險的因素,從而有效地規避安全風險事故,合理地控制風險,也可以減少鐵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
2.1 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通過開展風險管理工作,可以對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預估。列如,通過對施工環境進行風險識別與評估工作,對施工過程中發生安全風險的概率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風險情況進行預估與推測,從而使施工方可以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提前采取準備措施以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或者徹底消除風險,保證了施工人員生命安全。
2.2 有利于減少事故后果帶來的損失
對鐵路隧道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評估,以及對施工環境進行實地勘測,如果遇到工程施工氣象、水文等條件差的情況要及時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從而將施工風險減小到最低。事實證明,在進行風險預估以及風險處理措施之后,可以使工程施工效率以及工程質量極大提高,以達到當時為了減少損失而進行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管理的目標。如果提前啟用早期的主動風險管理方案,可以在保證施工人員安全、保證施工質量、減少風險損失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3.1 關于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辨識的研究
核對表法是研究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辨識的主要方法,該方法是指找出所有可能發生的施工安全風險并且根據實際施工情況以提問的方式將發生安全風險的各種因素列入表格,并且進行核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全面了解。通過使用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核驗清單將風險一一列出,并對照這些清單中列出的各種風險去檢驗施工過程中是否會出現,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據已找出的風險因素去預測施工過程中潛在的風險。這種方法十分的有效,并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是工程單位經常選擇的一種風險辨別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降低甚至消除施工中風險的發生,可用于判斷在施工過程中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在發生事故后查找出發生事故的原因以避免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3.2 關于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的研究
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是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的重點,對施工安全進行風險評估的目的是了解鐵路隧道施工環境的具體安全風險水平,對于工程安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發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嚴重后果的等級進行綜合評估。對于安全風險發生的概率等級以及事故后果的等級取值時,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搜集得到大量有效準確的風險事件的統計數據的基礎上找出工程安全風險發生的規律,從而預測出安全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事故后果大小。另外一種是在缺少足夠的有效參考數據的情況下,通過專家以及專業的評估人員根據鐵路隧道施工的具體環境進行實地考察得出的數據對安全風險發生可能性的等級以及事故風險的后果等級進行綜合判斷。
3.3 關于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控制的研究
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在全面了解事故風險的因素的條件下,利用各種資源,采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各種工程安全風險事故的發生,并且降低風險事件發生可能造成的損失。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控制是管理與技術綜合統一的工作。風險控制可以分為宏觀控制和微觀控制兩種形式,宏觀控制主要是從工程管理的角度出發,運用科學、系統的管理策略、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對工程安全風險進行預估與處理,從而有效地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微觀的風險控制主要是指以工程施工過程中具體的風險事件作為控制對象,從而得出相應的預警,并且找出合理的處理方式,以減少安全風險帶來的損失。
3.4 超前地質預報
通過招標形式選擇專業的的超前地質預報隊伍,對全標段隧道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超前地質預報進行監測,同時把超前地質預報作為系統工作開展,從預案-組織-實施-監控等各個方面進行管理控制,結合北山隧道,以光面爆破開挖為主,人工和機械配合。采取“先治水,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穩步前進”的施工原則,采取不同的超前探測方法;分別為地質調查法、物探法、超前鉆探法。
綜合利用各種預報方法,合理施工。有效監控防范,認真對比分析,準確預報前方地質狀況,避免突泥、突水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同時對超前預報所得的原始記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評判,相互驗證,并結合地質條件、發展規律、趨勢及前兆進行預測、判斷,做好相應的優化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及結構安全。
3.5 做好監控量測工作
監控量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動態設計提供理論指導,及時調整支護參數,有效避免隧道施工風險,確保隧道施工安全。監控量測工作貫穿整個隧道施工的全過程,必須做為隧道施工的關鍵工序進行管理。與地質超前預報工作一樣,可以知悉催到的地質狀況、發展規律,從而可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少隧道施工的風險。監控量測小組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為施工提供有關圍巖穩定性、支護可靠性、二次襯砌合理施工時間、圍巖級別及支護參數調整、施工方法改變的信息和依據。
通過上文中筆者對北山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意義的分析,應認識到系統的安全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各單位也可以參考上文中筆者提出的風險管理的具體方法策略,做好鐵路隧道工程的的安全風險管理,確保鐵路隧道項目的施工安全處于受控狀態。
[1]劉明國.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管理[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2,(6):98-99.
[2]李立強.鐵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風險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3,(5):234.
盛強;出生年月:(1980—02)男;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鐵路隧道施工管理;工作單位: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年限:14年;畢業院校:東南大學
TU714
B
1007-6344(2017)03-02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