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倩
淺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張 倩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523000)
改革開放近40年以來,建筑行業迅速發展,主要突出表現在建筑施工技術更新快、現代化科技特征明顯。先進、可靠的建筑施工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建筑的全新感受,但隨之而來的安全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如何在享受先進成果的同時,實現安全管理,是我們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本文系統的闡述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隱患及對策,旨在為加強施工技術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施工技術;管理;安全;對策
21世紀的建筑時代已經開啟,新型綠色環保材料的使用,建筑產業對環境的危害逐漸減少;建筑產業工業化的發展,帶來的是勞動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以及施工進度的加快;新型建筑施工技術的完善,如何建設超高層建筑已經不再是我們的難題;優越的管理模式的產生,為建筑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效益。但是,盡管我們有先進的施工技術、優越的管理模式,卻不能掩蓋的是從未間斷的建筑安全事故的報道。因此,我們應當意識到建筑行業的發展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安全施工問題,并且需要我們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目前,我國建筑建設處于一個平穩階段,建筑施工技術也相對成熟,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有關建筑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施工標準,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安全監督體系,保證了建筑的施工安全。但是,隨著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和建筑施工技術更新換代,相應的安全管理模式的更新應該跟上步伐,否則將會影響整個建筑施工質量。
(1)安全管理制度不到位。EPC是近期發展起來并逐漸完善的一種工程建設模式。EPC總承包是指工程總承包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承擔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一體化服務,并對承包工程的建設質量、安全、工期、造價等全面負責。主要是為了充分發揮設計在建設過程中的主導作用。EPC工程建設模式不僅克服了傳統施工模式中設計、采購、施工相互制約和脫節的矛盾,能夠有效的控制質量、進度和費用,而且有利于追究工程質量責任[1]。雖然在這種管理模式下,能夠使資源更優化,但是并沒有根據這種新型建筑管理模式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不能對實際的施工現場進行針對性的安全管理。
(2)施工技術人員技術不過關。2016年政府決定大力推性建筑產業化的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逐漸占有建筑市場。通過樓板、樓梯、墻板、陽臺等預制構件工廠化生產,推進了節能降耗的建筑進程,在建筑市場中走出了一條新型道路。相對于現澆式施工工藝,預制構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加快了施工進度。但是,大型的預制構件安裝是一項難度系數較大的施工技術,很大程度影響著工程質量。所以,需要施工技術人員有過硬的施工技術,如果技術不過關,很容易在安裝過程中出現工程事故,輕則影響施工進度,重則危害生命安全。
(3)建筑施工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把關不嚴。我國絕大多數建筑工人的來源都是農民工,沒有接受高等教育,建筑知識儲備低。由于施工現場的復雜性,在進入工地前,需要對其進行安全知識培訓。但是,目前很多安全培訓重形式、輕能力。另外,對于嶄新的施工技術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安全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的要求,并沒有達到標準,為施工安全管理埋下了隱患[2]。
(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體制
制度是一切行動的規范,制度模式和施工管理模式特點沒有對接上,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有極大的影響。故需要根據新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特點建立相應合理的安全管理體系。例如EPC管理模式,施工總承包管理界面增多,使工程安全管理變得復雜,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難以滿足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一種業主+PMC+EPC模式的推進,通過控制權分解,業主對PMC實施控制權,PMC對EPC實施控制權,EPC對分包商實施控制權。控制權自上而下、層層分解、互相監督,能夠確保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3]。此外,規章制度并不能保證執行的程度,為了保證人人都能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還需建立監督體系和獎懲體系。監督體系主要通過成立專業安全管理小組,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檢查、指導和服務中實現。獎懲體系主要是通過明確制定獎勵和處罰條款,對優秀員工進行獎勵,對違規行為進行懲罰中實現。
(2)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
技術人員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專門對施工過程進行指揮,對施工質量、進度和安全起到決定性作用。針對這類技術人員,建筑企業在施工前,需送其參加相應的培訓,尤其是新型技術的培訓,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保證工程順利完成[4]。如不參加,盲目的按照施工經驗施工,無法保證建筑質量,并且很容引發安全事故。例如,裝配式結構安裝施工技術,構件的吊裝、下落、上下層預制板墻鋼筋連接、預制板墻的灌漿工藝以及節點處理,這些工作都需要在技術人員的指揮下完成,其中一步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工程質量。第二種是特種施工機械的作業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塔吊、起重機等這些都屬于特種作業,因為操作不當、技術不過關等原因造成的建筑事故屢見不鮮,這類事故受害面積大,死亡人數多,尤其是起重吊裝大型裝配式構件。這類人員要經過系統的安全培訓和專業的技術才能上崗[5]。
(3)加強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提高作業人員的建筑施工安全意識是避免建筑安全事故問題發生的有效途徑。一、建筑企業要制定合理的安全培訓計劃,保證安全知識培訓落實到實處。二、建筑企業要認真進行安全培訓考核,并頒發培訓證書,保證作業人員安全教育質量。對于不通過考核的作業人員不許上崗,直到通過考核測試。三、對于引進的新型施工技術,需要在施工前對作業人員進行專業性安全知識培訓,保證施工能夠順利進行。四、建立安全知識抽查制度,對作業人員進行不定期抽查、考核,對不合格者進行重新培訓直到合格為止,通過這種方式激發作業人員的學習安全知識的動力。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個復雜管理體系,是施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優秀的安全管理體系能夠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和工程質量達到要求。新型施工管理模式的產生和新型施工技術的發展對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總結了新型施工管理模式和新型施工技術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旨在對提高安全管理,創造一個“安全第一,以人文本”的良好施工氛圍,為創建和諧社會主義做貢獻。
[1]張學利. EPC總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項目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2]彭本. 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3]蔣程君. 論項目業主+EPC+PMC管理模式下工程項目安全管理[J]. 化工管理,2015,(23):252-253.
[4]郭雨薇. 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5.
[5]左林濤.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
張倩,女,1990年4月24日生,漢族,畢業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建筑工程工程師。2016年9月進入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建筑工程系從事教學工作至今。主講過建筑施工技術,建筑識圖與構造、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市政工程施工工藝等多門課程。
TU714
B
1007-6344(2017)03-02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