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萍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及關鍵技術
高金萍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23)
我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目前出現了許多問題,需要不斷改進,尋求一種更好的管理模式。對于該項目中出現的關鍵技術,也應該著重了解并根據不同情況適用于不同地區。
地下管廊;運營管理;關鍵技術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包括了各類基礎建設管線,包括電力、電信、供給水、排水、熱力等各種各樣設施。這些設施的建設對一個城市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它決定著一個城市發展的穩定性、安全性,是城市人口的重要基礎支柱保障,同時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根基。雖然它的空間位置深埋地下,不能被我們發現,但是一旦地下綜合管廊出現問題,城市的正常運行就會陷入停滯。因此,做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須,探索其中關鍵技術也是該領域的重要任務。
全世界第一條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于19世界末期的法國巴黎,在一個浪漫之都建起了當今城市基礎建設中最發達的管線模式,隨后各國紛紛效仿,不斷改進技術。我國最初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是在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由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龐大、牽涉眾多、技術難度大、前期投入多,一般而言前期建設均由各國政府出資建設,后期維護部分會采取企業承包制,維修費用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當然,這樣的管理模式各國均有差異,各國在近些年也在不斷探索中。
目前,由于我國在綜合管廊建設管理運營方面并未從上層直接明確立法,因此,實際操作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最主要表現在沒有明確規章制度可循,各地為政,互不統一。在費用方面一般均為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但是承擔比例及具體分攤項目不清,致使互相扯皮。政府主要靠股利政策及不同管理部門的規章辦法并行,但各地并不統一,專業部門職責劃分不清,導致很多事情無章可循或者規則矛盾。因此,現實中,各部門辦事效率不高、積極性難以提升、管理難度大、費用收取不便等問題不斷涌現,一時間難以解決。由此,我們需要從管理模式方面進行改進,杜絕此類問題的出現。
1.1 加強立法
針對目前出現的完善法律法規不足的問題,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立法,讓各單位有法可依;同時,針對從前的各類規章制度,需要從上層開始一一清查,對不合適的法規予以取消,對各地不同的法規予以統一。明確各地區、各部門關于管理、經營、收費、支出等各項任務的劃分,做到明確立法,各地統一,權責一致。
1.2 建立PPP投資模式
PPP投資模式是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共同為社會公共建設服務,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一種新型投資模式。[1]目前我國實際采取的投資模式無外乎政府全額出資和政府部分出資兩種。但是政府全額出資模式僅適用于財政收入收平高的地區,不具有普適性;但是政府部分出資的投資模式又很難確定一致的標準,如政府具體出資比、建成后維修管理出資與收益比等等。因此,需要在其中加入市場調節,引入社會團體的資金支持,不僅能營造全民共建公共設施的氛圍,還有利于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建成更好地下管廊。這是新時代下投資的必然趨勢。
1.3 引入專業運營管理團隊
專業的事情應該交給有專業技能的人。雖然城市地下管廊建設是公共事業,應由政府牽頭,但是運營管理政府并不一定是最專業的。為了減輕政府部門工作壓力,更好實現地下綜合管廊的利用價值,應該引入公司化運營模式和物業化管理模式,公開透明競標,讓有實力的專業公司進行運營管理,這樣可以做到權責分明,在資金管理層面的問題也可迎刃而解。這是目前最高效、最專業、最明智的選擇。
1.4 確定有償使用
堅守有償使用的基本原則,對入網的單位收取一定的管理運營費用。這樣不僅僅能夠更好為管廊使用單位提供日常管理服務,還能減少政府財政壓力。同時,有償使用模式更能引起使用方和維護方的重視,使用方因為自己有償使用而加強對品質的要求;管理方因收取了費用而需要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定期維修、科學管理。對雙方都有極佳的促進作用,對城市地下管廊而言也是使用效率最大化的表現。但是,費用如何收取、收取多少的問題不容馬虎。2015年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已聯合發文明確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定價應交給市場機制來協調。同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加強此方面的統一立法,規范各部門行為,以免出現收費亂象。[2]
2.1綜合管廊施工工法分類研究
2.1.1 明挖現澆施工法
明挖現澆法的特點是工期短、效率高,普遍適用于新城區的建設。但是該方法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全線排水,并且會嚴重損壞路面。因此,使用該方法需謹慎。但在我國目前新城區的建設中,該方法的使用頻率依舊最高。
2.1.2明挖預制拼裝法
明挖預制拼裝法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施工技法啊,目前廣泛出現在歐美發達國家。該技法的主要特點是施工規模大,需要施工現場有起重機以及有強大運載能力的垃圾運輸處理能力。自然,這種技法所需要的技術含量較高,成本較大,目前在我國的推廣范圍不可一次性擴大。
2.1.3淺埋暗挖法
淺埋暗挖法施工所要求的機械化程度比較低,對地下管線影響較小,整體而言是在表層做淺處理,破壞性小。其綜合管廊的斷面可以做成不同形狀,比如圓形、矩形或者馬蹄形,且不同斷面間的銜接可以自如轉換。總之,適應性強、環境破壞力小、噪音污染少,是比較環保的施工方式。但是缺陷在于工程難度大、花費大、工期較長。
2.1.4盾構法
盾構法的自動化程度相對來說比較高,施工所需工期短,受到氣候的影響比較小,可控性強,一次成洞并且開挖時可控制地面沉降。與城市交通的配合力強,不會過多影響城市正常運行節奏,且總體造價比較合理,適合在繁華市區施工。[3]
2.1.5頂管法
頂管施工一般采用邊頂進邊開挖的方式,總體來說施工規模小,工序少,工程所需時間短。但是此項方法在國外的應用較多,國內正在逐漸引入這種方法進行施工。
2.1.6預襯砌法
預切槽法目前在國外應用更廣泛,在國外的操作技術和應用水平也更加完善。事實證明機械預切槽工法很有效,能較好控制地層變形,適用于淺層道路施工和既有建筑物施工。
2.2軟弱地層區的施工技藝
綜合管廊是地下線性結構,施工過程中的沉降可能造成線性坡度改變,這對重力管線會有影響; 另外,還可能發生結構接頭或伸縮縫位置錯位的情況。因此,對于可能產生較大沉降的軟弱地層區應采取特別的結構處理措施進行防范。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目前出現的問題需要加大整改力度,探索更好的管理模式。同時,施工技藝層面的不同種方法的價格不同,對環境的要求和適應度略有差異,國內現有技藝操作水平也有差異,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考量和選擇。
[1]譚忠盛,陳雪瑩,王秀英,黃明利.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及關鍵技術[J]. 隧道建設,2016,(10):1177-1189.
[2]周亮.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安全監測系統建設關鍵技術研究[J]. 現代測繪,2016,(06):39-41.
[3]劉光勇. ppp模式下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分析[J]. 城鄉建設,2016,(04):31-33.
高金萍,性別;女,出生年月;1978.10,職稱;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橋梁,工作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年限;工作15年,畢業院校;畢業于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G322
B
1007-6344(2017)03-02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