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佳霖 張忠良 劉鑒輝
?
基于規范化與專業化的供電所網絡管理優化
佟佳霖 張忠良 劉鑒輝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電的需求逐漸變大,因此變電所的壓力也逐漸增加。為了確保我國電力供應,對其供電管理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在供電管理這方面還有這很多的不足之處,筆者就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決策略。
規范性;專業性;供電所;網絡;管理優化
傳統供電設備的不規范之處有很多,主要表現為器材的集成化程度不高,項目的實施與預制方案可靠性不強?,F階段,我們要將供電所的環境打造的合理有序,就要對經營手段進行升級,將信息化的手段結合進去,做到網絡的優化管理。
(一)現網拓撲描述
以云南港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為例,探究供電所的拓撲圖。供電所的預期目標都是實現全面性覆蓋的效果,以光纖接入器作為主要模板,實現不同供電場所之間的連接。但目前大多數的供電所都遠遠但不到這個水平,甚至還停留在傳統的階段。主要表現為絕大多數的供電場所都是以轉換器為紐帶,在營業廳設置多個網絡接口,用交換機實現信息的輸送。這樣的接網方式離不開電線的幫助。它會使得整體環境都變的相對混亂。在云南港這個單位中,除了除守望供電所、樂居供電所、舊圃供電所三個供電所已經脫離了電線的接入方式,在運用了先進的光纖手段外,其余部分的網絡質量都相對較差。大多數供電所的電量都在35kV左右徘徊。而目前我們想要實現的是無光線狀態,在順序性接通的前提上整合網絡,從而實現光纖覆蓋。第二,在變電站部分,云南港變電所的發展是比較好的。它雖然沒有實現千兆的速度,但也根據網絡的標準方式,進行了重新組合。最重要的是,它建立了變電所網絡之間的聯系,將電網進行部分平攤,讓部分35kV變電站也承擔著供電所的網絡接入[1]。
(二)變電供電所的優化目標
變電供電所的優化目標結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想要達到預期性也是非常不易的。整個過程主要是實現營業廳、會議室、綜合辦公室三者之間的聯合,以AP接入口為傳送紐帶,在總的供電所出擺放一個千兆的交換機,實現端口間的信息交換。在預期目標實現的過程中,交換機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由于營業廳與會議室的距離非常近,所以二者可以共用一個交換裝置,將AP地址設置成相同的數據,就可以實現信息節點上的聯系[2]。
(一)建設目標
想要了解系統的集成手段,就要對整體的建設目標進行規劃。每個供電所的位置和情況都不同,網絡的預期實現性也是非常困難的。管理者可以在每個供電所都擺放一臺交換機,交換機的位置最好是在辦公樓的角落處,這個既能夠保證網絡連接的質量,又在位置上進行了合理化設計。管理者最好要保證網絡機柜與交換設備之間的順暢性,也可以在辦公室的中心位置設置千兆網絡機柜,按照每個地區所需網速的不同進行靈活性調整。同時,我們要注意擺放的手法,以平行或者是交叉的方式在跳入線上連接交換機,使網絡機柜節點上的信號更加顯著。如果發現會議室與綜合性辦公室的無線接入網絡不穩定,要對AP水平線進行追蹤,不斷調試接入口的位置,實現固定的目標[3]。
(二)目標拓撲描述
在上述建設條件的基礎上,我們對目標拓撲進行描述。傳統的供電所網絡優化方式是用一個交換機取代原有的光纖裝換器。但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會使網絡變的不穩定、不牢靠。設計人員可以在調度的基礎上,對整個平臺進行規劃。例如:選擇連續性更強的交換機型號,一般我們都是用H3C 5130型號的交換機進行完善的。它的功能相當于光纖轉換器,能夠使供電所實現千兆行走速度。另外,這樣也有利于IP位置的設計,供電所的網絡接口一般有三個節點,交換機將三者都匯集到一處,接著進行網速的合理分配[4]。每個交換點之間的調度功能都不盡相同,只有將各匯集點進行整合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實現千兆互聯。另一方面,技術人員也可以擴大網絡的實施平臺。在每個供電所處增設交換機,以無線接收傳遞的方式分配管理地址。這樣用戶就不用自己再進行反復的調試,我們可以在交換機的核心節點處做上明顯的標記,利用DHCP系統進行分配,實現整座大樓的網絡覆蓋。另外,要對無線信號的調節途徑進行注意。調整時不能從樓外安裝和接通,要在內部功率整合的基礎上達到預期的目標。對于實現方而言,他們也最好對弱電項目進行調整。在安裝、捆綁、布局的基礎上進行標準施工,施工的過程不能超出國家的規定。施工人員要將電力系統的手冊通讀一遍,按照既定的要求進行。如果中途有連接不暢的地方,要做好標記后再實施二次核查的工作。
(三)實施原則
在實施的過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則。第一,實施前要檢查各辦公場所的通信回路。簡單來說,就是確定通信方式的正常模式。如果通信設備發生了一系列故障,是不能夠達到準確的檢查,合理性優化的。一些網絡鏈接端口可能會存在單向路徑或者是中途崩潰的情況,針對這種現象,我們要和輸送方進行協調再實施。第二,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等待方案確定后再進行規劃。在此期間,我們應該檢查用戶的通信資料是否齊全,在進行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做到設備的全面建設。另外,當國家有重大活動或者是通信信號不穩定時,也要將工作停下,等到一切條件準備充分后再進行[5]。
綜上所述,供電所的網絡管理優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想要將措施做到完善、健全,就要在整體的大環境下制定合理的優化目標,整合網絡信息資源,使供電所的實施過程更加科學,為我國電力的有效運輸奠定良好基礎。
[1]王政,姜譚,徐汝軍. 基于規范化與專業化的供電所管理優化[J]. 中國電力教育,2013,17:180-181.
[2]陳志強. 基于規范化與專業化的供電所管理優化探討[J]. 山東工業技術,2016,04:157.
[3]于偉強. 基于規范化與專業化的供電所管理優化[J]. 山東工業技術,2015,17:110.
[4]吳智鋒. 基于規范化和專業化的供電所管理優化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2:84.
[5]楊寧劍. 基于組織變革的婁星區農電總站績效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8.
G322
B
1007-6344(2017)03-0293-01
佟佳霖,專業:法學,學校:沈陽理工大學
張忠良,專業:網絡工程,學校:沈陽理工大學
劉鑒輝,專業:網絡工程,學校:沈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