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彬 索 耀 施戈亮 趙丹陽
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在室內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研究
吳 彬 索 耀 施戈亮 趙丹陽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建筑工程系 442000)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也不斷提高,特別是在室內裝修時,人們經常會采用藝術化手段進行處理,以此展現出人們的藝術表現。裝飾材料是展現室內裝修藝術性的重要工具,其本身的藝術特征可以帶給人們良好的藝術美感,對此,本文就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在室內設計中的創新應用進行闡述。
裝飾材料;藝術特征;室內設計;應用
裝飾材料是室內設計的重要基礎,其不僅具有良好的裝修使用功能,同時還具備一定的藝術特征,能給人帶來良好的藝術感受。目前,越來越多的人看重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期望通過裝飾材料來充實室內空間環境,提高室內的藝術意境,下面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在進行室內設計時,裝飾材料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物質,設計者在進行室內設計思考時,必然會對裝飾材料進行考慮。進入新世紀以后,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室內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人們不僅對室內裝修材料的質量、使用年限提出了要求,同時也對材料的藝術內涵、氣質提出了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設計者需要對各種室內裝飾材料進行了解,掌握各種材料的優勢、缺陷,從而實現不同室內風格的設計。在實際中,開展室內設計活動時,創新性的應用裝飾材料,能極大的提高室內空間、環境的意識特色。
2.1 質感特征
對裝飾材料而言,其本身的結構特征是一種自然屬性,與質感有很大的關聯。在設計中,質感是指材料融入后給人們帶來的視覺感知情況,需要注意的是裝飾材料的表面質感有可能隨著溫度、其他條件的改變而發生改變。很多時候,人們對室內設計方案的喜愛程度與質感有很大關系,由于不同的裝飾材料,會產生不同的質感,從而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如金屬材料會帶給一種現代性氣息;石質材料會帶給人一種深沉的感受;木材會帶給人大自然的感受。因此,在進行室內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在選擇裝飾材料時,需要對其質感進行全面考慮,設計出讓人滿意的方案。
2.2 色彩特征
在室內設計中,設計者經常會通過色彩來表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特別是在營造意境、氛圍過程中,色彩的運用特別明顯。裝飾材料本身帶有獨特的色彩氣息,在光照環境下,人們很容易收集到材料的色彩信息,同時不同的色彩會帶給人們不同的心情,如紅色帶給人們愉悅的心情;黃色帶給人溫暖的感覺;黑色帶給人深沉厚重的感受。在室內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充分結合人們對色彩的感知規律,選擇色彩相宜的裝飾材料,將室內空間的立體感、藝術感良好的展現在人們面前。
2.3 肌理特征
肌理主要是指裝飾材料表面蘊含的現象,在裝飾材料中,肌理是一種十分獨特的藝術特征,在室內設計中,設計者可以通過肌理,實現與材料的溝通,讓人的視覺與裝飾材料代表的屬性連接在一起,增強人們對環境細節的感知。在實際中,裝飾材料的肌理可以分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兩種情況,其中自然肌理是裝飾材料本身具備的肌理特性;人工肌理是指人類創造制作的肌理。在具體的室內設計中,設計者需要對裝飾材料的肌理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創新性應用裝飾材料的肌理效果,從而帶給人不一樣的空間感受。
3.1 創新設計裝飾材料的圖形
在進行室內設計時,可以利用裝飾材料的色彩特征和肌理特征,對其圖形進行組合創新,從而滿足審美需求。對裝飾材料而言,其表面的色彩、肌理蘊含著多種變化,很容易構建出獨特的圖形元素,如在單元形的基礎上,通過不同方向的改變,結合相應的規律,組成獨特的表面圖形,也可以在原有固定單元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圖形,傳遞出新的視覺效果。此外,還可以利用裝飾材料的肌理效果,形成不同的表面效果,一般情況下,裝飾材料的肌理紋路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和大小性,在設計中,通過節奏、比例等手法,賦予裝飾材料肌理空間活力,如通過鑲嵌石條的方式,構建出方向感很強的線條圖案,實現視覺運動,從而改變原來單一的視覺平衡感。最后還可以在裝飾材料固有圖形的基礎上,通過其藝術特征,利用重復、拼接等方法,重組裝飾材料的表面圖形,展現出更有層次感、空間感的藝術語言。
3.2 質感的轉換創新
裝飾材料的質感是人類視覺藝術的展現,在室內設計中,可以通過“改變”裝飾材料質感的手法來滿足審美要求。例如“瓦”是傳統建筑中最常見的材料之一,會帶人一種冰冷的感觸,如果通過大面積曲線排列的手法,構建一個面貌柔軟,如絲如滑的質感,則會帶給人溫暖、柔軟的感觸,這就打破了人們對裝飾材料質感的認識,營造出一種全新的審美意境。裝飾材料的質感轉換,可以極大的豐富室內空間藝術效果,增強室內空間情感的表達。在實際中,設計者可以根據裝飾材料的規格、質感、色彩、特征等藝術特征,在保留裝飾材料部分屬性的基礎上,改變一小部分的屬性,從而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如在對“竹”這種裝飾材料進行設計時,可以保留竹的色彩、形態特征,用金屬質感代替其木質感,帶給人一種貼近自然又充滿現代感的藝術效果。
3.3 天然有機材料的創造使用
在室內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天然有機材料的質感、色彩、肌理,對其進行有機的組合、排列,將人的主觀意念加入其中,形成新的形態,從而塑造出更強的表現效果,例如將天然的貝殼制成燈罩。一般情況下,天然有機材料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同時來源比較廣泛,因此,可以結合地域特色,就地取材,并創新性的應用這些材料,從而形成獨具一格的風格。
對室內設計而言,其實就是對裝飾材料的再次創作過程,實現裝飾材料藝術特征的創新性應用不僅能增強裝飾材料本身的藝術特質,同時還能提高室內藝術效果,增強空間情感,才能打造出個性化、舒適、優越的室內設計效果,才能為今后的室內設計藝術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李悅.分析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在室內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研究[J].科學導報, 2016(9):141-142.
[2]廖夏妍,費怡敏.探究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在室內設計中的創新與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 2014(3):33.
[3]薄嵐.探析室內設計中如何創新應用裝飾材料的藝術特征[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36):96-97.
[4]張璐月,萬淼.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軟裝飾材料的應用研究[J].鴨綠江月刊, 2014(10):52.
G322
B
1007-6344(2017)03-03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