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城市住區公共空間使用
覃 涵
(四川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居住區公共空間是生活空間的拓展和延伸,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對于居住區的公共空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和使用為切入點,在對公共空間特性和當前階段使用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試圖探索城市住宅區公共空間設計和規劃的相關問題。
住區公共空間;問題;設計;人性化
城市住區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場所。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住區不僅承擔著維持人們基本生活的需求,而且應該要滿足隨之而來的公共活動與交往交流的功能。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住宅區公共空間大量閑置,鄰里之間關系冷漠,居民對住區沒有歸屬感。住區公共空間的合理利用關系著城市規劃與建設,更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必然選擇。
1.界定
對于住區公共空間的界定,目前在學術界尚沒有統一的認識。結合學者的研究,筆者在這里所講的住區公共空間指的是: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
2.特性
(1)功能性
住區公共空間空間首先仍然是為人們的生活活動提供服務的,所以從根本上來講,城市住區公共空間承擔著城市住宅區的各類公共活動,比如說交通、集會等。因此在公共空間的建設中,要以居民的集體利益為出發現,使公共空間的功能性能夠得到恰如其分的展現。
2.公共性
就城市住區公共空間而言,它是屬于全體居民的,任何人或者任何集體都不能夠占有它。住宅區的公共空間被人們認可后,住區公共空間才能夠稱得上是“公眾的空間,人民的場所”。作為一種社區公共資源,任何人都有權利維護和建設公共空間。
城市住區公共空間使用存在的問題
1. 住房建設占用公共空間
如前所述,城市住區公共空間是社區公共資源,即使是開發商也不能夠占用。但是隨著城市住房面積的不斷縮小,一些商人將目光放在公共空間上,意圖占有公共空間修建住房,這樣的現象在小區內屢見不鮮。小區內的人行道和健身廣場等被拆除,開始建造房屋。拆除人行道為住房所用,對人們的交通出行造成了很大的隱患。健身廣場和小公園面積的縮減,讓人們正常的社區活動難以為繼。
一.公共空間建設質量較低
公共空間建設是伴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的豐富而出現的,開發生為了滿足居民的需求,在住宅區規劃了適當的公共空間。但是我國關于空間設計的專業人才比較少,許多開發展為了追求單方面的經濟利益,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在公共空間的開發方面,只是照搬照抄所謂示范小區的建造模式,導致許多社區的公共空間大同小異,沒有能夠真正地體現小區的特色,人們也不能夠從真產生歸屬感。
公共空間的管理關系著公共空間的持續利用,在目前城市住宅區內,普遍存在著公共空間管理不到位的情況。比如說社區的人行道,一些小區的人行道由于各種原因,有的地磚翹起來,有的地磚被壓成碎塊,還有不少地磚呈現破損、松動、缺失、高低不平的現象,踏步其上,地磚發出哐哐的響聲,這對于老年人的出行是極大的安全隱患。組織專門的人力、物力對社區人行道破損處進行維修,方便群眾出行,也為社區開展文明創建工作提供了基礎條件。另外還有一些社區利用公共空間進行一些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占用了公共空間,而且對社區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住宅區公共空間的設計是為了向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公共空間價值的實現也正在于使用者的認可和肯定。住宅區公共空間在使用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也向人們提出了警示,只有在設計中體現出“人”的主體地位,才能夠讓空間設計更具有價值。
1.設計原則
(1)人性化
不管是城市還是公共空間,其主要參與者仍然是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在設計中體現人性化的原則,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原則。城市的鋼筋水泥像是包裹著人們心靈的鎧甲,在急速的都市生活中把人偽裝得冷漠。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愿意接受這樣的陌生,公共空間便是一個能夠給予人充分交流的地方。筆者發現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非常喜歡在社區的人行道上稍作停留,聊一聊家常;小孩子也喜歡在這里嬉戲打鬧。人行道除了作為社區的交通基礎之外,還能夠成為人們交流交往的平臺。針對這樣的現象,涉及者在設計中可以做出一些適當的改變,比如在人行道旁搭設小亭子或者是擺放一些小椅子,通過這樣的改變讓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
2.多樣化
多樣化原則主要是針對社區功能而言的。住宅區公共空間設計之所以會出現趨同化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在于公共空間功能的趨同,幾乎所有的住宅區都會有小花園、健身場所、小廣場等等,這些是應該存在的基本功能,但這并不是公共空間唯一具有的功能。在公共空間中生活中不同的群體,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比如說城市中的“布布族”。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讓許多人開始過去悠閑愜意的時光,“布布族”就是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有一定的固定財產,追求情懷和精神享受。傳統的空間功能顯然并不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可以在商鋪中適當增加一些具有格調的咖啡館。另外,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和兒童的活動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社區的公共空間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露天舞會、球類運動以及棋牌類運動,讓社區公共空間實現其功能的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
3.特色化
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中體現特色化是展示住宅區文化的內在要求。千篇一律的空間設計很難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音像,也就不可能對于小區有著較深的感情。要想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中體現特色,就要了解住宅區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自己的公共空間。有些小區靠近河水,那么就可以利用附近的水源打造特色的水上景觀;小區如果依山而建,可以利用地勢建造一些觀賞性的梯田花園景觀。當然,除了這些天然的位置優勢之外,空間設計的獨特性還可以通過地面鋪裝、技術形式以及植物配置來體現。地面鋪裝指的是地面鋪裝的材料,如在人行道上使用鵝卵石也是不錯的選擇。材料的排列組合也能夠產生不同的變化,從而具有不同的風情。通過技術形式來體現特色化,也就是要通過技術的變革改變自然空間的展示方式,比如說利用光影技術來構建社區的公園。植物配置的關鍵是植物的選擇,比如植物物種的選擇、植物的形狀以及植物的分布等等。
4.住區公共空間的使用和維護
為了使住區的公共空間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空間的使用和維護非常關鍵。居民應該和公共空間互相合作,制定妥善的空間管理章程,定時進行公共設施的維修維護,及時進行花草樹木的修剪。
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公共空間的功能性是人們實現生活需求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居民心理和精神文化狀態的反映,只有當住宅區的公共空間設計得到人們的認可和試用之后,公共空間才能夠真正成為一個詩情畫意的生存空間。
[1] 鄭瑋鋒.居住區公共空間的環境行為研究[J]. 四川林勘設計,2004.
[2] 朱惜晨, 何小弟,俞麗琴.居住區公共空間的人性化環境營造[J].中國城市林業,2008.
[3] 周進.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規劃控制與引導[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 孟聰齡,沈濤.淺談居住區景觀環境中的人性化設計應用[J].山西建筑,2007.
[5] Shorna R. Broussard,Attitudes toward policies to protect open spa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overnment planning offici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8.
G322
B
1007-6344(2017)06-0353-01
覃涵(1987-),男,四川達州人,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歷史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