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校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策略研究
張林波
(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校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化學專業的師范生是今后各學校的化學課教學的主力軍,因此化學師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充分地掌握好本專業的學科知識及相關的教育知識外,還應該掌握畢業之后的在課堂上的實踐教學技能的培養,這對于化學師范生今后能否成功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化學教師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目前我國的師范類院校在培養化學教師的今后實踐教學技能方面存在著各種問題,師范學校的教師們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通過加強對化學師范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著重強調對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方面的培養策略,從而為今后化學師范生畢業后順利地走進化學課堂做好堅實的基礎。
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策略
目前我國各學校的化學課教師基本都是在由師范類學校經過系統學習的化學師范生來擔任的,由此可見,化學師范生在學校的學習教學技能對于從事的化學教學工作的重要作用。鑒于目前師范類院校在化學師范生的教學方法上面存在的種種問題,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在提高化學師范生學習本專業的專業知識之外,更要加強對學生們的教學技能的培養,在化學課的教授知識的過程中融入對今后化學課教學的技能方面的訓練和培養,從而為今后的化學課教學培養出合格的教師。
化學教師的教學技能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師都要具備的基本教學技能,如普通話的水平、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學板書的能力、繪圖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等;二是對教學的整個設計安排的能力,主要是編寫教案、備課、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總結評價等能力;最后是教師的教學的綜合運用能力,是指教師綜合運用自身的知識進行課堂表達,多媒體的運用,組織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教學內容。
2.1化學課教學中要堅持持續原則
化學師范類學生掌握化學課的教學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場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該貫穿化學師范類學生在校學習的整個過程。目前在許多師范類院校,教師平時只重視對學生課堂理論知識的講解,將教學技能的培養放在學生們要畢業的最后一年的教育實習上,而教學技能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需要平時的系統性訓練,因此要堅持持續原則,貫穿于教師教學的始終,從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2.2化學師范生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知都要有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直觀的感受到抽象的循序漸進的領悟過程,化學師范生技能方面的培養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師范類院校的教師在培養學生們的教學技能訓練上也要堅持這項原則,制定出周密的計劃,要加強于其他學科的密切聯系溝通和協調,共同做好這項工作。教師最先可以采取簡單的一些演講競賽、辯論賽、朗誦賽等形式讓學生們掌握簡單的技能,然后再逐漸深入,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從而循序漸進地達到提高教學技能的培養能力。
2.3因材施教,堅持個性化原則
化學師范學生每個學生的特點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千篇一律,籠統地課堂灌輸,要針對學生們的不同特點采取各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掌握。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接受能力等進行充分的分析,然后對癥下藥,采取措施。如對一些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表達,組織能力也比較差,學習積極性又不高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技能實踐中就不要急于求成,教師可以幫助他們完成一些教學實踐基本功的訓練,對他們進行鼓勵,激發他們的表達和實踐的能力,然后再讓學生們上講臺鍛煉,這樣在尊重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的能力。
2.4要堅持有效性原則
學生們在校學習時間使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學習基礎知識又要參加各種教學活動,同時要培養教學的技能,因此就要堅持有效性原則,提高教學技能的學習效率。教師要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教學的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引導,有效地組織,可以把簡單的內容讓學生上臺講解,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這樣學生們就會把狀態發揮的最好,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3.1教師要轉變觀念,激發學生們提高教學技能的興趣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教師在教學技能實踐能力的培養中,要轉變傳統保守的觀念,采取多種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激發起學生們教學技能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化學內容,中間適當地穿插進一些化學的發展史,歷史上著名的化學家們教學和科研的實例。如講授化學元素的課程時,可以介紹化學家比稀在研究化學元素過程中的具體事例和在化學領域中取得卓越的貢獻等,同時安排學生們課下查找一些偉大的化學家們的學習工作經歷,這樣學生們通過這些感受到了化學家們的探索科學的精神和優秀的品質,激發起學生們對前輩科學家的崇拜精神,從而激發起學習教學技能的興趣。
3.2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指導學生參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應用的各學科的教學領域,化學師范生的教學中同樣離不開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化學專業的教師大多不懂信息化課件的制作,這樣可以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請信息技術的教師來指導學生們制作和設計各種化學的課件。教師事先要周密制定計劃,根據教學的內容分配給學生們制作課件的內容,然后學生們收集材料,自學專業課,在信息技術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不但知道了知識的結果,而且還知道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同時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培養了創新的實踐能力,可謂一舉多得。教師還可以趁熱打鐵,組織全班學生參與課件制作競賽,從而可以充分調動起大家的設計教學技能課件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3.3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模式,把講臺更多讓給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臺上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這種情況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強,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要轉變這種傳統的保守的教學模式,可以嘗試讓師生互換角色,將講臺更多地讓給學生,既滿足了師范類學生今后教學技能實踐的要求,又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對教學起到意想不到的促進效果。
例如在上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課時,因為這部分教學內容在初中時學生們已經接觸過了,為了讓知識點能夠銜接,可以安排學生上講臺來講解初中這部分知識,類似的簡單的容顏理解的知識點,教師都可以讓學生們勇敢地走向講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從以往習慣于坐在課下聽講變成站在講臺上面對班級幾十名學生的關注,會感到“責任重大”,把自己當成真正的教師,就會為了準備“上課”而全力以赴,搜集資料,備課,組織語言,教學技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講課結束后組織班級的學生對授課的學生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從而形成良性的互動。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真正提前融入到了教師的角色中,教學技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對培養學生們的教學技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化學師范類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教學技能的能力對今后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化學教師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師范類學校的化學專業課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們的教學技能實踐能力的培養,轉變觀念,采取多種靈活的方式,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等信息技術設計制作課件的能力,同時要轉變課堂模式,讓學生們更多地在課堂走向講臺,從而達到提高化學師范生教學技能的目的。
[1]王煥超.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
[2]劉寶.高效化學師范生的教師素質培養[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2,(4)
G322
B
1007-6344(2017)06-0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