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九局集團礦業投資有限公司阜新市排山樓金礦項目部 遼寧 阜新 123000)
金礦開采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分析
張 沖
(中鐵十九局集團礦業投資有限公司阜新市排山樓金礦項目部 遼寧 阜新 123000)
為確定金礦開采企業職業病的危害程度,并分析識別職業病的危害因素以及控制對策。本研究主要采用現場調查、統計分析等方法,金礦開采企業進行職業危害情況以及危害因素的識別和分析。金礦開采企業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為矽塵、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噪聲以及手傳振動等。經過檢測,CO與NO2的檢測合格率最高,噪聲合格率次之,粉塵與手傳振動的檢測合格率最低。金礦開采企業可以通過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的方法減少危害因素對職工帶來的身體損害,并對極易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崗位進行切實有效的防護措施,以增強對相關職業病的預防和控制。
金礦開采;職業病;識別;分析
為保證金礦開采企業勞動者的身體健康,明確在開采及生產過程中哪些因素會對職工的身體造成危害,并提出相應的防護措施是一項重要的課題。為能夠給相關企業提供合理的對策和建議,本研究對3家金礦開采企業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分析工作,以期為今后加強職業病的預防及處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采用實地調查的方法對金礦企業進行生產過程及工藝等基本情況的調查和記錄,同時調查企業中可能危害身體健康的因素以及相關防護措施情況。在確定主要危害因素在之后,采用國家規定的檢測方法檢測這些危害因素的濃度,并進行統計分析。
2.1采礦過程及工藝
總體來說,礦區進行采礦的主要工藝程序分為以下六個步驟:一是開采切割工序。在確定并布置好采礦區域之后,使用鑿巖機進行采礦工序。先是對礦體方向挖掘出礦穿,其間距控制在15m左右,且出礦穿的長度一般在5至7米,之后于礦塊兩端進行人行通風通道的挖掘。二是回采鑿巖工序。回采采用從切割水平開始,逐步向上進行分層回采的方式,每層的高度約2m。三是裝藥爆破工序。礦區采用需要人工裝藥的2#巖石乳化炸藥,引爆導爆管進行爆破,在此之后,較大的礦塊需要在采場內進行二次爆破,以保證出礦塊度在350mm之內。四是放礦工序。在進行采礦作用時,一般是利用貫穿風流進行通風的,使用電耙子進行放礦之后,應及時進行平場和撬頂等工作,此工作工序應在風速不低于0.2m/s的環境下進行。五是井下運輸工序。這一工序主要包括將爆破后的礦石從地下進行運輸,隨后將其利用提升機提升到地表的倉庫內。六是采空區回填工序。在結束礦石的開采和運輸過程之后,需要分層回采由于開采造成的空區區域,一般使用采礦時產生的尾礦或框內自身的廢石進行空區的填充,這樣不僅可以讓礦區地壓達標,更能減少采礦過程中固體廢棄物的排放量和運輸成本。
2.2職業病的危害因素
通過對采礦工藝及相關過程的調查,結果顯示,容易對勞動者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因素包含在以下幾處開采過程中。一是在鑿巖過程中,鑿巖機的使用會產生大量有害粉塵(主要是矽塵),這些粉塵除了一部分會沉降至地面或巖壁之外,還有大部分細顆粒物將隨空氣運動擴散至井下或其他工作區域。此外,鑿巖所帶來的噪音以及手傳振動也嚴重影響著工人的身體健康。二是在爆破過程中,一方面,乳化炸藥的爆破會伴隨著大量CO、NO2氣體的產生,這些高濃度氣體也會隨著通風氣流擴散至井下或其他工作區域。另一方面,爆破時工人一般會撤離至安全區域,因此爆破所產生的巨大的、瞬時性的噪聲對工人造成的影響較小。三是在使用風機進行強制通風的過程中,風機會產生持續性的噪聲,同時,氣流在管道輸送時的噪聲也會對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四是在出礦過程中,在使用鏟運機對開采出的礦石進行運輸時,會揚起部分粉塵并產生噪聲,尤其是細顆粒物極易長時間聚集在出礦區。五是在進行礦石的運輸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噪聲和粉塵,如在礦車進行運輸時,產生的主要粉塵一般會存在于運輸道中。
由此可見,在金礦開采的過程中,造成職業病的最主要危害因素為粉塵(矽塵),其次為噪聲及有害氣體。此外,鑿巖工何爆破工還會面臨著手傳振動所帶來的傷害。
2.3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
本研究依照相關檢測標準,對金礦開采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CO、NO2、噪聲及手傳振動等因素分別進行了現場檢測。結果顯示,金礦開采企業的有害氣體控制合格率最高,CO、NO2的排放均未超標,檢測合格率為100%。采礦過程中對噪聲的控制也整體較好,檢測隔閡率達到74%。相比之下,開采過程中粉塵超標的情況較為嚴重,合格率僅為40%左右。在進行開采作業時,鑿巖、裝礦或出礦能過程中均主要采用濕式作業,因此可以減少一部分的粉塵揚起,但依舊會在鑿巖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粉塵,此外,在礦石的運輸過程中,礦石的灑落或泄露也會造成揚塵的發生。最后,檢測合格率最低的危害因素是手傳振動。在礦區的鑿巖工手傳振動進行檢測時,檢測結果均超標,合格率為零。鑿巖工在使用鑿巖機進行開采切割時,工人接觸鑿巖機的時間均較長,因而造成手傳振動的整體超標。
2.4職業病的防護措施
經過調查,金礦開采企業均采取了相應的防護措施,例如,采用濕式鑿巖或對井內礦堆、廢石堆及時進行灑水等措施,以盡量減少這些過程中粉塵的產生;采用強制通風的措施,加強采場的通風效果,以確保有害氣體的快速擴散;給進行鑿巖等相關工作的工人發放防噪聲耳罩,以盡量降低持續噪聲對于工人的損害程度。
通過對于采礦的工藝過程、相關設備布局等實際情況的調查,主要能夠造成職業病的危害因素包括CO、NO2、噪聲、粉塵和手傳振動等。這些危害因素在實際采礦過程中體現出不同的危害程度,如CO、NO2等有害氣體的產生均通過良好的通風設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雖采用佩戴防噪耳罩和濕式作業等控制方式,在生產過程中仍會不可避免的產生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噪音和粉塵;鑿巖工人在進行切割工作時,必然會長時間接觸鑿巖機,并沒有有效的防護措施,因而鑿巖工手傳振動的檢測指標均超過規定標準。
因此,為進一步提升和改善金礦開采企業對于職業病的防護措施,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改進方式。一是在爆破完成之后,工人最好先沖洗爆破區的巖壁,并向空中噴水,以有效減少爆破后的粉塵揚起。二是企業應當合理調整工人的工作制度,主動降低工人接觸危害因素的頻率,同時利用培訓或實踐過程,加強工人對職業病防治知識的了解。三是改進給一線工人配發的防護產品,要選擇較為優質的防塵口罩、眼罩、防噪音耳罩和防振動手套等防護產品,注意提醒工人要按照佩戴要求進行正確的佩戴,并在工作現場加強監督和指導工人的佩戴情況。此外,還需要定期更換這些防護產品,以保證防護效果并減少意外的發生。四是對長期暴露于這些危害因素中的工人要進行規范的健康監護工作,定期對他們進行及時的檢查和治療,同時加強施工作業人員的健康教育工作,以進一步提高采礦勞動者的職業素質,預防相關職業病的發生。
[1]秦彩明, 孔慶宇, 柏中波,等. 遼寧省金礦開采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J].職業與健康, 2014, 30(9):1165-1167.
[2]溫海飛. 我國金礦開采行業職業衛生現狀[J]. 安全, 2014, 35(9):30-31.
[3]何青芩, 楊立新. 某金礦選礦廠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J]. 中國農村衛生, 2015,56(12):71-72.
[4]王鑫, 李濤, 胡偉江. 金屬礦山采選企業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分析及對策研究[J]. 中國職業醫學, 2015,4(4):443-445.
[5]王科霖, 安曰東, 陳超,等. 某金礦開采項目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J]. 中國工業醫學雜志, 2015,14(2):443-445.
G322
B
1007-6344(2017)06-03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