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原 盛 開
(遼寧科技大學 遼寧 鞍山 114051)
淺談法院建筑設計
劉 原 盛 開
(遼寧科技大學 遼寧 鞍山 114051)
法院建筑的特殊性致使簡單的建筑形式必然滿足不了其的使用功能。特別是各種各樣的人員,導致流線的復雜性。但是,法院建筑的宗旨依然是要以各類法庭為設計重點,各種功能都必須圍繞法庭進行展開布置。雖然是象征著威嚴,但是大可不必做得千篇一律。在外形上可以探求更多的趣味性。
法院;建筑設計;特色
提及法院建筑,我們所能聯想到的往往只是莊嚴與嚴肅。應該對其作出一些改變,根據法院特殊的形象特點,參考建筑中古典造型的元素,并巧妙的運用現代的新型的建材,不僅展現法院的建筑個性與氣勢,并且創造出親民的古典和雅致的氣氛。
法院大樓是一種相當特殊類型的建筑,顯然區別于其他的類型的公共建筑。不僅須要在種種功能和技術方面滿足要求,更是要在自身的基礎上為環境做出最小的影響。
法院的各類功能流程線路紛繁復雜,可變,而且同時它也是特殊類型建筑——一種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建筑。隨著我國法制化步伐的加快,它的功用和形制上都顯示了很多改變。從中國的幾十年實踐結果上來看,固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累積了不少經歷,但在規劃設計和施工速率以及法律層面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法院建筑的特殊性致使簡單的建筑形式必然滿足不了其的使用功能。特別是各種各樣的人員,導致流線的復雜性。但是,法院建筑的宗旨依然是要以各類法庭為設計重點,各種功能都必須圍繞法庭進行展開布置。雖然是象征著威嚴,但是大可不必做得千篇一律。在外形上可以探求更多的趣味性。
2.1.總體布局
法院代表著國家的法制, 是對普通民眾進行法制教育的場合。在法院的總體布局中不妨通過樹的形式,生成公共空間陰影廣場、小廣場、并且伴隨著進行人行道的擴大,自然地形成綠色花園,自然不做作。為此,建筑物需開放門戶,給予這些公共空間的邊緣和作為公眾內部和外部之間的過渡空間和相應的街區以新的定義,讓公眾更大程度上的參與到建筑當中來。進而與現在倡導的法治社會而不謀而合,讓人們而是因為心中有法而畏,不再是因為法院的形制而懼。
入口數量必須要保證有兩個或以上方向與城市道路相通的出入口,譬如主入口,看押人員出入口,法官出入口,設計成一個立體平臺,將建筑物的室內、外空間有機的進行連接,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并且使人們由此行進軌跡和序列,從而無意識的進入閱讀建筑和空間過程中,使得建筑空間敘述性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并且伴隨著不同的空間體驗,利用不同的小品等,讓入口設計與法院建筑的莊嚴有機滲透。
2.2.平面流線組織
在流線組織上,法院的特殊性就再次顯現出來了。因為它本身的特殊的功能要求,將人以不同的行為方式分類,分為社會公眾、法院工作人員、證人、犯罪嫌疑人和旁聽人員,這些流線都應有著嚴格的界線分隔。通過流線的不同來分割空間, 將空間更加有序的組織起來,從而達到不同功能區域的目的。運用連廊形成通道,將辦公區和審判區隔離開來, 讓無論是內部執法人員、庭審人員還是外來得人員都可以做到相互之間互不影響。
2.3交通流線
在建筑設計中,交通設計尤為關鍵,盡管根據實際項目的不同情況情況,建筑交通也出現千變萬化,異常復雜的現象,但只要有著系統的理性分析,按照秩序,從外到內,從整體到局部,就會發現它還是有跡可循的。
建筑內部交通是建筑的關鍵部分,因為它本身的功能屬性,是直接聯系和服務于大眾的功能空間,可以稱得上是整體交通設計中最為復雜的部分。
而外部交通組織設計反映在具體的形式上,主要是人、車流的組織設計。在建筑物四周設置多個車道,滿足各種各樣的停車要求。并沿車道和集散廣場設置大量的停車位,同時在內院設置室內停車庫和羈押車庫,同時實現方便性與安全性。在快車化時代同樣滿足各類車輛按分區快捷停放,迅速融入城市道路,便捷的服務于大眾。
而法院建筑交通的外部圍合交通組織,在城市交通和建筑內部交通之間有著起承轉合的作用,既要與城市交通有交流,又要與內部交通相互契合,是整體交通設計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人流根據不同的功能分區可以劃分為辦公流線、公眾人流線、法官流線、羈押流線等流線,并將各流線進行合理的規劃、組織,做到互不交叉千擾,為司法工作提供最大的便利服務。
2.4材料的運用
因為大時代環境決定了如此,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短缺的國家,每年的新房建設中有80%為高耗能建筑,因此,目前我國的建筑能耗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巨大負擔。所以我們有責任讓建筑的壽命延長。而延長建筑的壽命就讓材料的妙用顯得尤為重要。建筑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由兩個方面展現:高舒適的用戶體驗和能量最優性能。確保建筑達到低能耗,交叉的運用被動和主動的策略,來展現一個相對緊湊的空間,從而實現空間利用率的最大化。在設計中可以利用雙層通風玻璃幕墻系統,來有效的減少熱損失,同時增加熱慣性。
法院不僅要滿足它自身的功能需求,法院建筑因為他本身的性質所決定,它的嚴明公正,決定了它是為公正執法服務的,所以法院建筑必須傳達出這樣的信息來,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至法的威嚴與公正。法院建筑不是一般的辦公建筑,其自身的特殊性使我們必須要以辦公建筑設計規范為依據, 以實用、經濟、美觀作為建筑設計出發點和基本依據,從功能、造型以及細部設計等設計因素上進行綜合的思考,通過總平面的合理布置,功能分區的明確劃分,流線組織的秩序井然,均能較好的反應法院建筑的特定要求,讓整個法院建筑有著獨特的生命力,在遵循建筑三要素的同時,挖掘出不一樣的建筑個性來。
[1]張玉濤,法院建筑設計研究——以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辦公樓設計為例,[D],四川大學,2005.
[2]劉艷,《淺談法院建筑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
[3]鄭怡,葫蘆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筑設計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4.
TU7
B
1007-6344(2017)05-0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