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琦劉 博
(商洛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中心站 陜西 商洛 726000)
建筑施工裂縫的成因及質量控制技術
閆 琦1劉 博2
(商洛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中心站 陜西 商洛 726000)
在當前我國建筑工程中影響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是施工裂縫的存在,而施工裂縫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于建筑施工裂縫的成因及質量控制技術未切入點進行分析。結合當下施工裂縫產生的成因為依據,從收縮混凝土技術、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結構的設計等方面進行的深入探索與研究,主要目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建筑施工;裂縫;成因;控制對策
引言:施工裂縫可分為兩種,其中包含了可見裂縫與不可見裂縫,在施工中引發質量問題的通常是可見裂縫,而可見裂縫又分為了有壞裂縫與正常裂縫。有害裂縫的存在于正常裂縫的存在是通過建筑環境與功能進行區分的,并且要根據施工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例如出現滲透的裂縫就是有害裂縫,但是經過簡單的處理可以不在持續滲透。處理裂縫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對其進行嚴格控制,二是將其細化到無害的地步。
(一)溫度與溫度因素
建筑施工應用的主要材料通常是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會因為溫度的不同,而導致其內部結構出現變化,進而使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當水泥水化之后會發散出很多熱量,而混凝土的材質在散熱方面是十分緩慢的。當眾多熱度都聚集在水泥的額內部結構中,就會出現混凝土內部出現熱脹的情況,但是由于混凝土的外層散熱速度要大于內部,因此使混凝土出現了較大的溫度差構建,致使混凝土收拉力作用,而產生縫隙,此種縫隙的產生大都是呈現不規則的情況,深淺也不一樣,這樣就容易導致表面出現集中應力,導致了裂縫進一步擴張。
在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設計時,它的結構容易出現斷面使眾多應力都集中在一個構件之上,致使其出現裂縫。在對其進行設計時因為施加的預應力與其承受力不符,導致構件的裂縫出現偏離或是應力太大等。在具體設計中因為構造鋼筋配置的數量較少或是較粗而引發的構件裂縫,比如在樓、墻體等。在進行設計時未全面考慮混凝土的構件會收縮變形。
(二)材料配比因素
在混凝土結構中或是含泥量過多的話,會造成混凝土的收縮變大。集料的配比不合理或是采用采取時出現間斷就十分容易導致混凝土收縮變大,進而出現施工裂縫。混凝土中的骨科粒徑越細,收縮量就會變得大?;炷两Y構中若是較大的水灰比例或是粉砂的含量較少都會使混凝土出現縫隙。當應用同樣等級或是同樣強度的水泥時,水灰比的大小就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直接因素。當水泥出現水化之后,混凝土結構中的就會殘留一些多余的水分,對其進行蒸發之后會形成氣孔,進而出現裂縫?;炷恋膿胶筒馁|、外加劑在選擇上若是不當的話,便會增加混凝土的收縮情況。對于混凝土的結構在設計上應用的強度越大,造成混凝土的脆性越大,出現裂縫的情況就會越嚴重。
(三)養護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出現裂縫的部位與裂縫的寬度都是因為不同的因素而不同,較為典型的裂縫也是較為容易出現的裂縫就是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時,在振搗過程中因為振搗的方式不夠規范或是振搗的不夠均勻等情況,造成混凝土的密實程度出現偏差,進而引發裂縫的出現。在攪拌時時間不夠或是不均勻。太長等因素的作用,都會造成施工裂縫的存在。在澆筑上時間過于長久,對接不夠合理,容易出現縫隙。在高空作業中對混凝土進行澆筑受風速、日頭暴曬的影響,使混凝土結構收縮較大。對于大面積的混凝土進行澆筑時,通常不能精準的計算出水化、施工現場對混凝土溫度控制工作不到位,進而引發混凝土內部結構的溫度要高于外部溫度,從而出現溫度裂縫。
(一)對于混凝土收縮技術
若想將混凝土的收縮縫隙進行控制,務必要應用混凝土收縮技術,收縮是在早期發生的,強度越大的混凝土收縮力度就會越大,因此在設計時不要應用標高太高的混凝土。對于比較容易出現裂縫的墻體部位或是建筑部位對其增加鋼筋,來加大穩固性。筋量的增多或是應用細密的鋼筋,可以有效的緩解裂縫分散問題,使裂縫的形態處于細密的情況下,進而實現不出現滲水或是通過右眼看不出來。比較常見的裂縫,有眾多都是因為混凝土收縮導致的,若想有效的解決因收縮問題而產生的裂縫,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適當的膨脹劑來避免混凝土收縮。
(二)混凝土的澆筑
為了獲取到均勻且密實的混凝土結構,在對其進行澆筑時要全面考慮澆筑混凝土的區域、混凝土的類別以及鋼筋配置情況、混凝土拌和物選用等,在設備的選用上以及進行澆筑之前要對模板進行檢查、對鋼筋進行預埋以及保護層厚度等都要做到萬無一失才可進行建筑。除此之外,還要對澆筑的混凝土繼續擰檢查倆確保其周遭不存在制約因素,若是有需要可以適當的對其施工方案進行修改,但務必要將施工情況與實際條件進行結合考慮,使各個施工階段的施工應力與混凝土的澆筑力度是相符的,必要時可以對其進行連續澆筑,并且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監控,在進行澆筑時不可以對其進行肆意加水。在降雨或是降雪的環境中不適合對混凝土進行澆筑,在混凝土進行澆筑時的高度要控制在不離析為標準,通常情況下不高于500米,進而保證澆筑的合理進行,確保施工質量。
(三)混凝土的養護
對于混凝土進行養護是避免裂縫的主要方法,管理人員需要加大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要派專門的養護人員對其進行養護。當混凝土澆筑之后出現凝結的現象,就需要對其進行保溫處理,防止出現急劇的變化,甚至收到外力的干擾等。當澆筑進行之后,可以采用灑水或是噴霧的方式來對其進行養護;對于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是硅酸鹽水泥參拌到混凝土之中,不得低于七天;對于引用了添加劑與增加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低于兩個星期。在樓板與底板等一些平面的構件上,混凝土的澆筑抹壓與收漿之后,需要應用塑料薄膜對其進行覆蓋,避免出現水分蒸發的情況,致使混凝土結構出現硬化,當混凝土結構達到施工標準時,可以將其覆蓋的薄膜摘掉,鋪上一層草簾或是麻袋,用大量的水對其進行澆透,若是有條件還是盡量應用蓄水的方式養護。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裂縫的成因及質量控制對于我國建筑企業發展具有一定影響,因為經濟全球化為時代發展背景,致使我國市場經濟快速增長,對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腳步不斷快速,為我國建筑行業而言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把握住機遇的同時要將挑戰有效的解決,才能有效促進建筑企業在經濟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步伐。
[1]王達俊.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施工控制措施[J]. 城市建筑,2013,(14):67+77.
[2]常樹坤. 淺議工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2):191.
[3]范春香. 淺析混凝土結構施工裂縫的成因及控制技術[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13):189-190.
TU75
B
1007-6344(2017)05-0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