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毅
(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第五分公司 362000)
樓面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曾曉毅
(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第五分公司 362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建筑行業得到持續繁榮發展,同時房屋質量和安全性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鋼筋混凝土樓面裂縫是目前較難克服的質量通病之一,本文通過分析混凝土樓面裂縫產生的原因,并對其防治措施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以供參考。
混凝土;樓面;裂縫;防治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工程建設規模迅速擴大,公眾對建筑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然而,工程結構中的裂縫問題始終存在,是具有普遍性的技術難題,也是建設者和管理者的困惑。
2.1材料缺陷引起的裂縫
①干燥收縮。有關數據表明,水泥加水后會成為水泥硬化體,它的絕對體積則會減小,會造成混凝土抗拉強度低和極限拉伸變形小。在混凝土處于干燥條件下,毛細孔縫中會有水逸出產生毛細壓力,使混凝土產生“毛細收縮”,所以容易起干縮裂縫。
②塑 性收縮。由于混凝土在初凝前發生蒸發反應、水分會發生遷移于混凝土的表面,在塑性階段使混凝土的體積收縮,在施工時溫度高,而相對來說濕度就會降低,這個時候混凝土內部水分往表面遷移。由于溫度的緣由,它的蒸發量過快使其供應不足。因此混凝土表面會發生失水干縮的現象,受下面混凝土的約束,表面會出現不規則的塑性收縮裂縫[1]。
第三,溫差收縮。水泥硬化是個放熱過程,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區,夏天室外地表溫度高達45℃左右,夜晚平均氣溫在25℃左右,這樣的溫差使混凝土產生的應力也會引起結構出現收縮裂縫。此外,自身收縮、減水劑的影響、混凝土后期膨脹以及形變等都會導致混凝土樓板出現微裂縫。
2.2結構設計問題引起混凝土裂縫
在起初設計該結構時,該建筑物的梁板配筋不夠且安全儲備不高,使成型后的梁板剛度不夠。導致整體撓度偏大,引起澆板四角翹起,最終使其角裂。并且設計人員太重視承載力但忽視了其形狀的變化——需設縫處而未設縫。導致混凝土收縮過大產生開裂。此外,現澆鋼筋混凝土板中,其鋼筋運用的是粗鋼筋或者高強度鋼筋,間距過大,使構造的要求滿足不了。所以,于鋼筋混凝土言局部較弱、抗拉能力不均勻。
2.3現場施工管理不當引起混凝土裂縫
第一,由于技術施工出現問題,在進入下一步的混凝土的澆筑前,現澆板施工縫留置不當或者是由于縫處強度未達到1.2N/mm。 極易導致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遭受破壞或者混凝土施工縫處產生裂縫。此外,樓面混凝土沒有達到規定的拆模強度或者是由于承受上方的荷載及施工荷載,提前拆模使之受損,導致裂縫。
第二,個別施工單位管理不當,偷工減料。現澆板厚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導致承載的能力也無法達到設計要求而有裂縫產生。
第三,混凝土塌落度或水灰比偏大,最終引起混凝土成型后收縮量變大,尤其是預拌混凝土澆筑的樓面。
2.4混凝土養護不足產生混凝土裂縫
在目前的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的養護方案基本沿用過去簡易的方法,這種方法無法適應泵送混凝土的較大溫度收縮變形的硬性要求,特別是南方酷熱天氣施工時,使其養護時間不充分,讓混凝土提前出現干縮形成裂縫。
3.1結構設計中要著重加強的部位
作為樓板裂縫中最主要的問題,四周的陽角處樓面板配筋需要加強,負筋應根據房間全長應適度加密加粗,實踐證明,用這種方案設計的建筑產生裂縫現象的機率極小。
再者加密加強雙向雙層鋼筋,并用此來代替放射形式的鋼筋。這時縱、橫方向上的鋼筋網合力已經足夠抵抗和預防四十五度斜角發生裂縫等現象。放射形鋼筋通常只有上部一層,在進行綁扎的時候也常擱置在縱橫板面鋼筋之上,導致鋼筋交叉重疊的現象,使板面負彎矩鋼筋的有效高度降低,同時澆筑時鋼筋彎頭會翹起造成平倉困難,因此建議著重加強加密雙向雙層鋼筋即可。
3.2改善混凝土性能
于政府相關部門而言,混凝土生產的行業的管理需要盡快的統一起來,且根據成本投入的不同比值,對于混凝土的市場價格,可以適度的提高一個層面。且要有效控制原材料質量,對于混凝土的收縮值有所改變。
于施工單位而言需根據工程的不同方面和性能對混凝土的質量,做出明確的規定,不能因低成本而忽視了混凝土的品質,現場也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保證混凝土熟料的成品質量。
3.3采用合適的施工技術方案
對樓面上層鋼筋網保護加強。具體如下:通道及樓梯等必畢經之處,搭設簡易的工人通道讓施工人員通行;其次在教育方面需要提高,通過教育方式讓全體施工人員明確保護板面上層的負筋位置。最后合理安排保種交叉的作業時間,在對板底鋼筋進行綁扎后,線管的予埋和模板封鑲收頭應及時穿插完成,板面鋼筋綁扎后,施工人員的數量也要減少。
預埋線管處的裂縫防治。在鋪設線管時應盡可能的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一定要采用交叉布線時可采用線盒。另外,多根線管聚集處可采用放射形分布的方式,為了線管底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密實,也要避免緊密平行排列。當線管數量眾多,使其集散口的混凝土截面被大面積削弱時,可根據予留孔洞構造規定,在四周增設2Ф12的井字形抗裂構造鋼筋。
材料吊卸區域的樓面裂縫預防和治理。一是不能一味追求對主體結構的施工速度,必須保證樓層混凝土澆筑完后的必要養護(一般不宜≤一天)。主體結構階段的樓層施工速度最好控制在一周左右,這可保證樓面混凝土必要的護理時間;二是在模板安裝時,應盡量分散吊運(或傳遞)上來的材料,不可過多地堆放集中在一起,用以分散振動及荷重;三是預先考慮采用加密立桿和擱柵,以避免搭設臨時大開間面積材料吊卸堆放區的模板支撐架空間不夠。且需在該區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鋪設舊木模擴散應力,防止發生裂縫現象;四是科學計劃安排樓層施工作業,在樓層混凝土澆筑完成24小時以前,僅限做準備工作——做測量、定位、彈線等,禁止吊卸大宗材料,避免沖擊振動。在24小時后,可先分批的安排吊運小批量的暗柱以及剪力墻鋼筋進行綁扎工作,第3天才允許吊卸鋼管等大宗材料和做樓層墻板及樓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工作;
3.4科學使用外加劑
為保證混凝土的工程質量,防治裂縫的產生,對混凝土的耐久性進行提高,需科學使用外加劑,其具體作用如下:
首先,水灰比將對混凝土收縮產生重要影響,減水防裂劑的使用可讓混凝土用水量減少25%。同時,關于混凝土收縮率的重要因素還有水泥的用量,在保持混凝土強度的情況下摻加減水防裂劑的混凝土,可讓水泥用量減少15%,該體積用增加骨料用量來補充。
其次,由于減水防裂劑的使用,對改善水泥漿的稠度有很大作用。減少混凝土泌水以及減少沉縮變形,提高水泥漿與骨料的粘力,使混凝土抗裂性能顯著提高。
最后,摻加外加劑可加強混凝土密實性,同時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碳化性,減少碳化收縮,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水分蒸發將會減少,干燥收縮也將減少。
3.5對樓面混凝土的護理得當
混凝土的保濕養護的好壞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極其重要,尤其對于早期的妥善養護可大量減少混凝土初期伸縮裂縫現象的發生,以及避免表面層的脫水現象發生。在實際施工中,由于工期快速完成和澆水會影響彈線及施工人員后期工作安排,會造成樓面混凝土澆水護理的時間不夠充分。因此采用噴HL等養護液進行養護,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也減少對施工的不利影響。
對于結構裂縫的控制不僅僅是一門邊緣科學,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對材料、設計、施工和維護四個方面問題進行解決。只要按規定執行,讓設計與施工相互配合,是完全可以做到裂隙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的。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是嚴格采取了控制裂隙措施的很多工程,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為建筑物的工程質量提供了保障。
[1]楊懿昕.某高層住宅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的裂縫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04):145
[2]顧慧.防止樓面裂縫的技術措施[J].陜西建筑.2011.3(01):87
[3]陳建新.淺談現澆鋼筋混凝土樓面裂縫控制[J].江西建材.2013.4(01):74
G322
B
1007-6344(2017)05-02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