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波 曹會文
(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遼寧 鞍山 114000)
日本養老案例研究與借鑒
于欣波 曹會文
(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遼寧 鞍山 114000)
在日益嚴重的全球老齡化的背景下,中國的養老問題,養老金改革已成為一個熱門的討論,如何借鑒其他國家好的養老方式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模式必須解決的問題。日本是人均壽命最長、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工業化國家,也是亞洲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所以近年來,日本的養老產業已經發展的相當完善。所以在日本良好的養老情況下,希望發揮積極作用在中國養老產業的發展上。
日本養老院;養老類型;養老實例;借鑒
1.1家庭養老
中國和日本作為傳統的東方國家,受文化的影響,長期以來形成了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老人選擇與家人生活在一起,這種生活方式讓他們感到熟悉和自由,同時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家庭養老社會硬件成本幾乎為零。
但家庭養老在新形式下的問題顯示其歷史局限性,現代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負擔重,使家庭養老的人力成本飆升,導致大多數家庭很難承擔,所以家庭養老的傳統模式將逐漸過度為社會養老。
1.2機構養老
針對老年人的不同情況,日本有多種形式的養老院。包括:
1.2.1 老年人日托服務中心:
65歲以上因身體殘疾或精神有障礙而不能進行日常生活的老人,為他們提供洗浴、餐飲服務。
1.2.2 老年人短期入住設施:
針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因病或其他原因無法得到家庭護理,讓他們居住在設施內,提供保健服務。
1.2.3 養護老人之家:
接收超過65歲由于生理、心理或環境,經濟原因,無法在家里得到養護的老人。
1.2.4 特別養護老人之家:
以超過65歲由于身體或精神上的嚴重障礙,需要日常照顧老年人為對象。
1.2.5 收費養老之家:
日本的民間團體還針對健康的老年人開設了收費的養老院。
由于日本社會的變化,日本家庭的規模、結構、功能、概念已經改變,僅僅依靠傳統的家庭養老來照顧老年人在客觀上是不太可能的。養老的模式在日本正朝家庭和社會并重的方向轉變,養老模式多樣化。但在中國,家庭養老仍占據主要地位,養老院的數量相對其他國家較少,老人們還是喜歡選擇在家養老。
2.1日本東京新宿櫸公園全面的福利設施
位于日本東京新宿櫸公園綜合福利設施,由一所看護保險設施、一所有障礙者綜合看護設施和其他公共房間構成。其中,看護保險設施不僅可以容納100位老人長期居住,10位老年人短期入住,還可以為24名智障老人提供白天的看護服務。有障礙者綜合配套設施的服務主要針對各類的殘疾人。
新宿櫸公園占地面積2600m2,總建筑面積8046m2。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臨近地鐵站。雖然位于東京都的中心,但由于周邊為住宅區和街心公園,環境非常安靜。園內所有居室全為單人間,保障了老年人的私密性。
新宿櫸園設有醫療服務設施,如急性期醫療,該園與鄰近的兩所醫院合作,確保每一位入住者都能及時得到高水準的醫療服務。除此之外,園內的康復醫療水平堪稱日本一流,其憑借高水準的康復醫療技術,有效的維持甚至提高了老人的日常生活品質。
2.1.1 居室設計:
居室設計的精髓是打造家庭式的空間以產生居家的感覺。四層共設有40間單人居室,每10間單人居室組成一個居住單元,在各居住單元的入口,仿照日本普通人家那樣,編排門牌號碼,通過周圍的裝飾可以看出主人的風格。
進入單元入口可以看到公用的客廳、餐廳與廚房。老年人可以在這個空間喝茶聊天,充分體現家庭的感覺。工作人員可以在這個區域看護、照顧老人,給他們家人般的關愛得到老年人的信任。
2.1.2 衛浴設備:
衛生設備滿足了老人的使用要求,而且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心理。例如,對于輪椅老人,采用輪椅式入浴方法來減輕老人的身體和心理負擔;對于有行動障礙的老人,采用無障礙衛生間設計;對于只能匍匐行動的入居者,還專門設計了匍匐式便器。
2.1.3 屋頂花園:
屋頂花園可供老人們培育花草,不僅使老人身心舒暢,還能達到健身效果。
2.1.4 入口門廳設計:
為了促進老人與周圍居民的交流,在一樓設置了地域居民交流大廳,打開沿街的落地玻璃門,便可在大廳中與周圍居民共同舉辦各種聚會,增加互動性,也可以體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
2.1.5 總結:
新宿櫸園以其人性化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各種情況的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并且以其專業的看護團隊和完善的醫療設施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2.2淑德共生苑
淑德共生苑位于日本千葉市,該養老院包括養老機構和附設的醫療診所,是一所以重度監護為主的養老院。該養老院的護理對象主要是居家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淑德共生苑總建筑面積7646m2,所有入園者的費用均來自其養老保險,沒有自費情況,屬于非營利機構。
該養老院位于城市近郊地區,臨近高樓大廈,綠樹環繞,環境優雅。與高速公路城市干道相鄰,交通十分便利。建筑根據場地的形狀設計,采用兩組院落圍合的形式并將這兩組建筑組團連接組合。根據地面高差,在較低的入口空間建立一個醫療診所,相對獨立又可以聯系內部,可以為老人提供服務,并方便周圍居民。
淑德共生苑以護理單元為核心,兩個護理單元組合成一個護理組團,組團內兩組之間的護理人員、設備可以相互借用,提高效率,也增加了兩組老年人之間交流的機會。每個護理組圍呈圍合式內院布局,整體感覺非常強。
護理單元的公共空間設計參考了家庭生活的模式,設有廚房,家庭式餐廳,家庭客廳等,老人們住在這里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老人的獨立臥室相對隱私,配有衛生間,衛生間內有洗手池和坐便器設施。從安全的角度來看,不設置獨立洗浴設施,在每個護理單元建立一個獨立的浴室。浴室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建立了一套無障礙輔助入浴設施,這個系統大大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減少了老年人由于洗澡而受傷的風險。
總結:淑德共生苑的特點是先進的醫療看護設備,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生活上的便利,同時減輕的看護人員的工作負擔。養老機構和醫療診所的結合在最大程度上確保老年人的健康。
3.1養老院選址注重交通便利
這兩所養老院的交通十分便利,不僅方便拜訪老人的親戚和朋友,而且方便老人參與熟悉城市生活。
3.2注重環境設計
上面的兩個實例是土地使用緊張的情況下,試圖構建優雅的環境。如新宿櫸公園綜合福利設施的屋頂花園。
3.3養老設施與醫療機構共建
淑德共生苑內有醫療診所,新宿櫸園內設有急性期醫療設施和康復醫療設施,最大程度保障了老年人的健康。
3.4先進的醫療看護產品
如淑德共生苑的全程無障礙輔助入浴設備,方便老人的生活,減少護理人員的壓力。
3.5護理單元設計
護理單元的設計非常關鍵。兩家養老機構從設計到布局都努力營造出溫暖的家庭氛圍,不僅有老人的私密空間,還有交流和共享空間,滿足老人從身體到精神層次的需求。
3.6與養老保險結合
可以解決老年人養老問題的成本,確保非營利性養老設施的正常運營。
3.7提供多元化服務
日本養老體系最重要的特點是根據本國國情,根據人群進行細分,最終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中國的非盈利養老組織運營模式還處在建設和摸索階段,需要不斷深化對老年產業的認識,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根據自身國情特點開闊思路,適當的借鑒和發展。通過研究日本養老產業的特點,新宿櫸園綜合福祉設施和淑德共生苑,總結出以下幾點啟示。
4.1養老產業專業化
專業化不僅需要培養專業的醫療看護人員,更要采用先進的設備,不僅可以方便老年人的生活,使其生活更加舒適,還可以解決看護人員過度勞累問題。
4.2設計應當符合老年療養院的需要
養老院的設計不僅要滿足老年人的生理需要,使老人生活方便,還要滿足老
人的心理需求,日本的兩所養老院都以家庭為設計理念,給老人一種家的溫馨。注意私密空間和公共空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合理的綠化和活動空間,以確保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王橋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老齡化與非營利養老組織》
[2](日)曾我千春文,查建華譯《日本老年人養老設施的現狀與趨勢》
[3]朱蓉馬建國際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日本養老設旋案例分析及啟發》
[4]劉爍《日本養老設施的人文化設計》
[5]磯山優 王麗華 周穎《位于日本東京都心的養老設施案例研究》
G322
B
1007-6344(2017)05-03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