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能源臨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劉孝孔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黨的核心地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對于我們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作為紅色國企的臨礦集團將在新時代激發新動能、創出新作為,讓新思想的 “魂”、新征程的“根”更加靈光、更加堅固。
十九大勝利閉幕后,山東能源臨礦集團黨委在學習貫徹和落實上主要抓了四件事情。
一是原原本本學。下發通知,提出學通是基礎,弄懂是關鍵,做實是根本。要求領導干部拿出“工匠”精神,下功夫學原文、記原句、悟原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出堅定的信仰信念,學出強烈的使命擔當,學出對核心的絕對忠誠。
二是帶著問題學。帶著新時代、新征程“臨礦怎么看、怎么走、怎么干”的新“臨礦三問”,集團黨委常委帶隊第一時間走進浙江大學、走進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新發展理念、新舊動能轉換的企業現場,系統地領悟十九大精神,全新地觸摸新時代的脈搏,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激發豪情、激勵斗志、激活新動能。聚焦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科學論斷上,緊緊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加快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步伐,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
三是對表對標學。對照十九大規劃的“兩個一百年”和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深入調查研究、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召開了臨礦黨委一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完善和優化了臨礦未來五年和今后一個時期建設“四個領先”“四富臨礦”的發展目標、發展節點和路徑舉措。
四是立足實際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會議,專題學習山東能源集團提出的建設“四新山能”的發展戰略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位民提出的要著力解決“十個問題”的工作要求,在全集團開展“問題引領2018”的大討論、大查擺、大整改、大提升活動,少言成績、少言輝煌、多講自信、多講危機、多找問題、多找差距,改進作風、改進工作,破解影響和阻礙改革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綱領,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投身新時代,收官2017,奮斗2018,實現2018年各項工作的大提升、大前進和大跨越。
通過一段時間的以學促悟、以學促知、以學促行、以學促干,我們深刻地感悟到:山東能源集團黨委確立的建設“四新山能”的發展戰略目標,貫穿和體現了黨的新發展理念,貫穿和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完全符合十九大精神的,是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完全一致的。臨礦集團自去年以來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印證了山東能源集團發展戰略的正確性和可行性,是符合十九大提出的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質量、效率和動力三大變革精神的。作為煤炭企業、傳統的采掘行業,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開辟新境界、創造新作為,必須牢牢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主題主線主旋律不放松,才能大有作為、大有可為。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總體部署。這表明,以進入新時代為節點,過去那種高耗能、粗放型、污染型、人口紅利型的發展之路已經終結了,我們正面臨著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升級換代。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是實現高增長到高質量的轉變,重點是持續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縱觀煤炭行業的發展,目前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轉型升級的“關口期”“窗口期”和機遇期,我們不但要進行深刻地反思,也要牢牢地抓住。
從臨礦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曾經得益于高速發展、跨越發展,把臨礦由一個年產量不足100萬噸的企業發展到目前的3000萬噸礦業產能。但我們所經歷過的規模效益型、投資拉動型、速度擴張型發展之路,是把“雙刃劍”,在帶來發展的同時,更帶來了資產包袱沉重、經營管理粗放、轉型升級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從根本上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相比2011年實現“千萬百億”的歷史新高,2017年我們能夠“再造一個新臨礦”。全年商品煤產能達到1526萬噸,較2011年的859萬噸接近翻一番;資產總額實現345億元,較2011年的154億元翻了一番還多;人均工效實現700噸/人,較2011年的399噸/人增長75.4%。
但是,這更多的是量上指標。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建設“四個領先”的“四富臨礦”,就是要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新時代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路徑和基本方略,堅定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信心,不斷實現企業改革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三大變革。
學思感悟十九大精神,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煤炭行業作為一個傳統行業、高危行業、資源稟賦制約嚴重的行業,如果不認識新動能、把握新動能、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只能淪為“重復昨天故事”的“惡性循環”。煤炭行業的四年危機雖然結束了,但更大的危機、更大的風險、更大的挑戰在繼續加劇。
比如,過去我們提倡的“成本領先煤價”的降本增效經驗,在進入新時代之后已經過時了,甚至是極其危險的,因為成本壓到極限、安全風險必然要繃到極限;過去那種依賴拼設備、拼資源、拼人力的生產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山東核電的崛起、蒙電入魯、西氣東輸大通道的貫通、山東區域性的煤炭優勢將風光不再;特別是隨著開采困難的加劇、安全風險的加劇,五年之后可能沒人愿意從事煤礦一線作業;環保硬約束倒逼煤炭行業轉型升級更是大勢所趨。
在這種背景下,煤炭企業必須走以設備換人、機械化換人、大數據換人來解放礦井、解放安全、解放礦工、解放生產力之路,煤炭企業的騰飛必須插上智能化、智慧化的翅膀。臨礦實施的新舊動能轉換工程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企業管理正在發生著系統變革,信息系統逐步由企業管理的支撐系統、生產系統,轉換到今天的決策系統,系統變革最終靠數字說話,以大數據為引領的管理革命給企業帶來質的飛躍,企業管理正在由經驗管理躍升到數據管理,躍升到精準決策、精益運營。
今年,我們搶抓煤炭市場好轉的機遇,提出以“趕著鴨子上架”“砸鍋賣鐵”“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和氣概,組織300名礦處級以上領導干部、400名7個專業的管理技術人員進浙江大學“換腦洗腦”。投資10億元推進了以10大類26項工業3.0+改造升級項目、“云上臨礦”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全方位、全角度激發“臨礦+互聯網”“臨礦+大數據”發展新動能。加快以財務、設備管理、安全生產、人力資源、黨建五大共享平臺為主的智慧平臺、大數據平臺、決策平臺建設進度,做到方案成熟一個、研究一個、推進一個,力爭2018年上半年全部實現上線運行,搭建起綜合性的數據化信息化管理平臺。
集團拿出2000萬元獎勵20多個創新創造團隊,代表臨礦領先性、革命性、顛覆性的新動能、新趨勢、新亮點不斷涌現;代表臨礦先進生產力的“十個第一”樣板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管理由“人治”向“云治”的大數據五大共享平臺建設初具雛形;創建臨礦競爭優勢和品牌的十大核心技術日臻成熟;“上、澳、鐵”三大戰略資源的攻堅盤活戰全面打響,由“重”變“輕”、由“呆”變“活”的態勢已經顯現。特別是2017年在煤炭產能增加500萬噸、鐵礦石產能增加200萬噸的情況下,4個去產能煤礦的近1878人全部分流消化,采掘一線開始自動減人,裝備自動化水平、生產效率、管理效能、人均指標均實現了質的跨越、效的倍增,一個現代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新臨礦正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建設“四新山能”,我們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創新創造打造成臨礦新的稟賦,打造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要堅持理念領動,以新時代、新思想、新理念為指引,把“問題導向”作為臨礦全部工作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以問題為師、問題為引,在破解矛盾問題中實現新任務、落實新目標、取得新發展。要堅持對標撬動,依托大數據系統逐月發布各產業各單位利潤、成本和平均值、人均值、標桿值以及最差值,以對標的杠桿撬動主動找差、加壓趕超。要堅持創新推動,建立以科技進步、管理創新、資本運營和人力資本“四個貢獻率”為核心的考核模型,確保2018年新動能的貢獻率達到30%~50%以上。要堅持分配啟動,建立高效高薪、高貢獻高收入、高創新高收入和高薪養廉“六高”分配機制,實行“激薪”“績薪”制度,推出一批百萬級卓越經營管理者,百萬級科技創新人才、百萬級資本運營人才、百萬級技能大師。要堅持平臺鼓動,以五大共享平臺為依托,構建制度管權、流程管事、程序管錢、標準管物、計算機管人“五管”執行機制,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要堅持全員發動,建立面向全員的“常規指標+新動能指標+突破性指標”考核體系,發揮常規性指標的基礎性作用,新動能指標的引領性作用,突破性指標的攻關作用。要堅持黨建帶動,以“黨建大動力”戰略為總抓手,強力推進“黨建+互聯網+大數據”工程。在“黨建工作全面提升年”活動的基礎上,明年著力開展“黨建工作標準化年”活動,實現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流程化;開展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六大紀律”教育,發揮好黨建的生產力、競爭力、凝集力和大動力作用。
對表對標十九大對我國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和建設“四新山能”的工作部署,臨礦近期召開的黨委一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在今年初一次黨代會的基礎上,對今后5年和未來的發展也作出了戰略安排,即在2017年如期完成“再造一個新臨礦”目標任務基礎上,2018年我們要建成以“四個貢獻率”為主要標志的創新型臨礦,2019年建成“新動能發揮主力軍作用”的智能臨礦、智慧臨礦,2020年建成兩化高度融合、輕資產重價值的“敏簡輕”“云上臨礦”,2021年建成“四個領先”的“四富臨礦”,把臨礦真正打造成能源集團新的增長極和煤炭行業新動能的樣板,不斷為實現“四新山能”戰略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征程要有新奮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我在必使功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滾石上山、不進則廢”的精神狀態,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一年一個進步地實干、苦干、加油干,把今年的最高標準作為明年的最低要求,再出發、再發力、再攀新高峰,收官2017、打勝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