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洋 本報記者 倪浩 ●盧戈
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8日在北京稱,對于股市的“鐵公雞”即長期無正當理由不分紅的上市公司將采取“硬措施”,并將對財務造假等行為加強打擊。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政府監管部門已經瞄準了股市上的“鐵公雞”,試圖采取干預措施,糾正中國上市公司“一毛不拔”,回報股東意識淡薄,反而制造市場投機氣氛的現象。
超220家公司最近10年未分紅
路透社9日報道稱,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8日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講話中,他重點強調了現金分紅問題,稱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回報投資者的基本方式,也是股票內在價值的源泉,而不分紅的公司股票則淪為投機買賣對象。他表示,現在股市“有大力度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值得點贊,也有一些有能力分紅卻長年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中國證監會已經高度關注這個問題,“不會放任不管,會有相應的硬措施”。
中國目前有3100多家上市公司,眼下正值上市公司集中發布年報時期。截至目前,在今年發布年報的上市公司中,超過70%發布了分紅送轉預案,仍有近30%的公司決定不分紅。而在2016年,約2000家上市公司實現了現金分紅,分紅總額約8300億元,占全部上市公司的約67%。在上世紀90年代,現金分紅的公司占上市公司總數的約30%—40%,進入21世紀后上升到50%—60%。數據顯示,中國上市公司分紅意愿逐漸增強,但資本市場上尚未形成穩定現金分紅的“主流”,股票配送仍是大多數公司的主要分紅方式。
路透社稱,在中國股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政策差別很大,分紅比率差距懸殊,既有一擲千金者也有一毛不拔者。總體上,中國上市公司近3-4年的平均股息率在0.2%—0.6%之間,不僅低于歐美日等發達市場,甚至大幅度低于巴西等新興市場,反映出投資者所獲回報偏低。根據公開市場數據,目前滬深兩市仍有40多家上市公司超過20年未分紅,超過220家公司最近10年未分紅,成為資本市場中名副其實的“鐵公雞”。其中一些公司受困于經營不善、利潤微薄,但還有不少企業累計凈利潤過億,依然堅持不分紅。
發達國家股市這樣分紅
彭博社稱,在美日等成熟股市,固定分紅政策及具體比率的穩定性,是公司經營一大重要特征。在美國,除尚不具備分紅能力的初創期、增長期公司外,處于成熟期的大公司每年會將利潤的50%-70%用于派發現金紅利。穩定的分紅被市場認為是業績和財務狀況的直接反應,如果公司不分紅則很可能在競爭中處于下風,并立刻在股價上受到“懲罰”。《日本經濟新聞》稱,日本上市公司所追求的目標是擁有和吸引長期投資者,形成支持公司戰略的“忠誠群體”,為此穩定的分紅是前提條件。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國外發達的資本市場也并沒有明確的關于上市公司分紅的制度。“但是市場會以是否合理分紅作為甄別好公司和壞公司的重要標準。那些長期不分紅的公司往往估值比較低,也不是好的投資標的,最終會被市場邊緣化”。
李大霄稱,相比于西方成熟的資本市場,中國的投資者并不成熟,投機心理比較嚴重,熱衷于追逐股票的高溢價轉讓,而不是通過公司分紅來獲利。他認為,中國的投資者也應該追逐價值投資,注重公司的分紅,而不是熱衷于題材股,炒短線。
建設雄安新區機遇難得
對于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態要對“鐵公雞”出臺硬措施,李大霄認為,監管層明確指出一些上市公司無正當理由長期不分紅的問題,值得稱贊。他分析稱,以往都是監管層以約談、勸誡等口頭方式督促上市公司,而劉士余“硬措施”的措辭表明,證監會可能在制度上對上市公司長期不分紅的行為進行監管。“硬措施有很多種,一是監管上的冷淡對待;二是約談上市公司;第三就是在上市公司的業務申請上如再融資、發行債券等采取不予受理,或者拖延受理,甚至駁回等措施”。
除了點名批評“鐵公雞”行為,劉士余在講話中還要求上市企業強化使命擔當,尤其提到建設雄安新區,上市公司既機遇難得又責無旁貸。路透社稱,為盡快規范市場秩序,彌補制度空白,中國政府試圖約束上市公司行為,并對投資行為進行引導。《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眼下,雄安新區在中國股市中還只是一個主題性概念化的表現,但其發展必然長遠而真實。對于雄安新區的投資機會,不要緊盯著短期的主題概念下的股價暴漲,未來會有更合適的時間、機遇參與其中。▲
環球時報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