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學
摘要:“一帶一路”這一多層次多維度的立體國家戰略雖然是以國家間經濟合作為基礎,但共享文化、互通文明更是這一戰略推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撐。河南省作為“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的重要地區應當以此為契機,科學規劃發展模式與進程,積極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河南省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總量已位居全國前列,也擁有豐厚多元的文化資源儲備,然而目前還稱不上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大省。中原文化內容豐富多樣,涉及“根”“中”“農”“商”等多個方面,這些文化財富都應該通過科學合理地整合成為向世界各國宣傳河南省的優質傳播資源。
關鍵詞:中原文化;外宣研究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部署的提出,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政治、文化和經濟領域的交流溝通成為我國目前最重要的國際戰略。“一帶一路”這一多層次多維度的立體國家戰略雖然是以國家間經濟合作為基礎,但共享文化、互通文明更是這一戰略推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撐。河南省作為“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的重要地區應當以此為契機,科學規劃發展模式與進程,積極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調研時強調“河南要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做貢獻” 的指示要求,更為我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包括5條線路,輻射亞非歐,其中有兩條線路分別連接鄭州-巴黎和鄭州-歐洲。在國家多邊經濟合作背景下,不論是河南產品“走出去”還是法語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引進來”都需要一條強有力的紐帶來將河南省與法國和歐洲、非洲的法語區國家和地區聯系在一起。
目前中國已然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之列,然而西方國家對我國片面甚至歪曲的報道不時出現,對我國形象的曲解和誤讀依然突出。此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在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等方面與西方世界仍存在著分歧和矛盾,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西方人對中國語言、文化和歷史缺乏基礎性的認識。中華文化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與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相符。為此黨的十七大突出強調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號召“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了響應國家“文化走出去”的號召,河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構建“華夏歷史文明重要傳承區”和“提升中原文化影響力,深入挖掘和弘揚中原文化兼容并蓄、剛柔相濟、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深厚底蘊,發揮文化遺產豐富的優勢”。在中原地區特別是河南省與法語區國家和地區間的聯系和交流之中,展示中原文化魅力,使其能夠被法語文化社會認識和接納,贏得法語國際友人對中原地區,特別是河南省的青睞,正是中原文化轉化為中原地區,特別是河南省“軟實力”的體現。
一、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的傳播現狀
厘清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的現實傳播情況進而刻畫出中原文化目前在法語受眾中的形象是本項研究開展的基礎。法語作為世界上七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一語言,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二語言或者常用語言,其語言覆蓋地區廣闊,因此也推動了法語媒體的發展,聯合國網站統計的法語媒體共計200余個,涉及到法國、瑞士、比利時、喀麥隆、剛果共和國、科特迪瓦、塞內加爾、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多個歐洲和非洲國家。由此可見,法語媒體在歐洲和非洲的影響力不容小覷,那么這些媒體發布的信息中有多少是關于河南省或者中原地區文化的,信息具體內容是什么,法語受眾的態度如何都是本部分的研究內容。
(一)研究方法
1.搜索關鍵字的選擇與翻譯
中原文化是以河南省這一地理行政區域為中心輻射地帶的地域文化,文化涵蓋面廣,包涵文化元素眾多,為了保證資料收集的全面性,本研究決定從行政地理區劃、文化特色及政治經濟三個角度出發選定“河南”“中原文化”“中原經濟區”作為關鍵詞來進行法語有關中原文化信息的收集。關于這三個關鍵詞的法語翻譯在此做如下說明:“河南”作為專有地理名詞其法語翻譯就采用了直接的音譯HENAN;“中原”一詞蘊含著地理、歷史和文化的多重涵義,并且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筆者通過搜索中央電視臺法語頻道和人民網法語版的網站,發現有直接音譯為ZHONGYUAN和翻譯為la plaine centrale的兩種翻譯方式,所以為了避免信息的遺漏對這兩種法語翻譯都進行搜索。因此“中原文化”對應的法語搜索詞為:la culture de ZHONGYUAN和la culture de la plaine centrale,“中原經濟區” 對應的法語搜索詞為 la Zone économique de ZHONGYUAN和la Zone économique de la Plaine centrale.
2.搜索數據來源
本課題組自2016年5月成立以來,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了中原文化法語信息的搜集上,然而受條件限制,未能搜集和接觸到實體信息資源,搜索調查均在互聯網上進行。網絡上的搜索也受到了,如:注冊查詢、付費查詢和網絡連接等問題的干擾,使得數據來源并不能覆蓋全部的法語媒體,不過在全體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搜索結果還是非常富有代表性的。
(二)搜索結果
1.法國媒體
法國文化是世界法語文化的中心,所以尋找中原文化在世界法語地區的痕跡必須從法國開始,而且法國大眾傳媒發達,傳統媒體比如費加羅報和觀點報等的傳播和影響的范圍廣闊力度強大;新興媒體在法國的發展迅猛,比如搜索引擎yahoo.fr、社交媒體facebook和twitter等與法語傳播受眾的聯系緊密。本課題組在進行初步的調查搜索實驗后,依據本課題組的時間和成員能掌握到的資料情況,決定選擇費加羅報、觀點報的媒體網站和搜索引擎yahoo.fr作為本次搜索調查的對象,其他法國媒體上的信息搜索調查在之后有條件的情況下會繼續進行。
經本課題組統計,在費加羅媒體網站www.lefigaro.fr上搜索上述關鍵字共得到112條結果,最早的報道出現于2010年,其中報道主題主要集中在社會問題,比如: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獨生子女、礦難和艾滋病等方面。2015年12月該媒體在網站上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示了少林塔溝武術學校學生的武術表演。此條新聞的標題是:Chine: l'impressionnant spectacle synchronisé d'étudiants en arts martiaux,翻譯是:中國學生整齊劃一令人驚嘆的武術表演,在該新聞的下面出現了8條匿名法語評論均對這場武術表演表達了積極正面的贊美和欣賞。除此之外,在該網站上搜索到了關于劉震云和李耳兩位河南作家的簡要介紹。
采用相同關鍵字在觀點報媒體網站www.lepoint.fr上共搜索到175條結果,最早報道出現于2000年,報道主題與費加羅報媒體網站上出現的主題有很大的相似性,此外新增加的主題有:墓地征用、拐賣兒童、由電影1942而引發的關于歷史上河南農村饑荒的問題以及通許縣的金色毛澤東雕像等。在一篇介紹遠嫁中國的越南新娘的報道中,記者對河南做了如下的補充說明:Henan, l'une des provinces les plus pauvres de Chine, 翻譯是:河南,中國最窮的省份之一。不過筆者有幸在這些結果中找到一篇介紹老子、道家和道教的文章,文中記者對老子的評價是:Lettré et devin, il recherchait la paix et le calme dans la vaste nature, loin des intrigues de palais. Pour lui, l'homme doit prendre conscience de sa vraie nature, qui est la liberté. 翻譯是:文人和預言家,他在無限的自然中尋找和平和寧靜,遠離廟堂的喧鬧。對于他,人類應該意識到自身的屬性,這才是自由。文中還提及莊子、列子等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在yahoo.fr網站搜索“HENAN”得到的信息主要有維基百科介紹河南的頁面和法語旅游網站,如: TripAdvisor和Routard等對于河南旅游資源特別是龍門石窟的推薦。另外,法國有一個名為H?NAN的酒莊,因為與HENAN的拼寫類似,所以大部分搜索結果是關于這個酒莊的信息。然后在yahoo.fr搜索“ZHONGYUAN”得到的信息主要是維基百科介紹中原地區和中原官話的頁面。由于“中原”在華語文化中被廣泛應用,在搜索中出現的中原路、中原塔、中原商貿大廈均與研究對象無關。另外,由于是“ZHONGYUAN”是音譯,它還可以對應中元節,所以搜索結果中也出現了關于這個節日的信息。最后將中原的翻譯換為la plaine centrale之后的搜索結果都指向了法國中部平原地區信息,所以不具備研究價值。
2.歐洲法語媒體
法語在歐洲的使用范圍超出法國本土,瑞士、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境內都法語區,這些地區的法語媒體也是本項調查不可忽略的部分。通過網絡搜索在瑞士La Liberté媒體網站www.laliberte.ch和比利時La Libre媒體網站www.lalibre.be上搜尋到與中原文化或河南相關的報道。上述關鍵字詞在www.laliberte.ch網站上的搜索結果共27條,最早報道出現于2007年,報道主題包括了法語媒體一般偏好的艾滋病和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外,新增的主題有:煤礦開采對所在地區生產生活的影響、社會底層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兒童鉛中毒事件和流浪動物保護等。 2007年第一篇有關河南的報道是關于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區農村存在的“配陰婚”現象的文章。值得慶幸的是在搜索結果里還是有一條關于少林武術這種積極正面的中原文化的報道。另外,在www.lalibre.be網站上搜索的結果共30條,最早報道出現于2006年,是關于鄭州升達學院文憑“變臉”事件。其余報道主題與上文提到過的法語媒體相似。
3.非洲法語媒體
由于歷史和地理原因,法語在非洲的使用范圍廣頻率高。聯合國網站上登記的非洲法語媒體數量有一百多個,可惜的是經過本小組成員的搜索,真正可以登錄并進行查詢的網站屈指可數。搜索結果顯示只在突尼斯La Presse媒體網站上找到關于河南或中原文化的信息。通過關鍵字詞在www.lapresse.tn網站上的搜索共得到7條結果,最早的報道出現于2010年是一篇關于河南省人口將突破一億大關的文章。該文對河南的人口和經濟做了較為準確的評價,比如:une province rurale du centre de la Chine,中國中部的一個農業省份; l'une des régions qui a le plus participé à la transformation économique du pays,最積極地參與國家經濟轉變的地區之一;en fournissant notamment une quantité de main-d'?uvre importante aux p?les de croissance chinois,為中國發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資源等。除此之外,其余報道主題都集中在空難和礦難兩個方面。
(三)搜索分析
根據以上搜索結果,可以看出河南或者中原文化在法語區國家和地區的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傳播效果。對于法語傳播受眾來說應該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特別是少林功夫通過電影等藝術手段的傳播在全世界引起關注,讓少林寺成為很多法國友人非常神往的地方。然而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的傳播現狀也確實不容樂觀。首先,涉及到河南省或者中原地區的法語報道數量不多,而且隨著搜索媒體傳播覆蓋范圍的擴張,相關報道數量逐漸減少。雖然在法國媒體中搜索出數百條結果,可這與媒體發布信息總量相比,根本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然后,中原文化相關報道的數量極少,搜索結果中只出現了關于少林功夫和道家學派兩個中原文化元素的報道,而且報道數量也僅有三篇,這完全不能使這些文化元素完整地滲透到法語受眾的文化環境中,而中原文化中其他優秀的文化元素還根本沒有進入“法語區”。最后,搜索結果中文化主題以外的報道多是聚焦社會問題,雖然這些問題都真實存在,但也只是社會的一個層面而已。對于這一層面集中地相對大量地報道非常容易讓法語受眾對河南地區或者中原文化產生偏見,進而拒絕去了解和認識中原文化的真正內涵。因此,為了構筑河南省與法語國家和地區間溝通的橋梁,促進雙方在經濟貿易和文化教育等多領域的合作,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的宣傳已經勢在必行。
二、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的宣傳策略
跨文化傳播是指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個體、群體或組織之間的信息流動、共享和互動的過程。在中國歷史上早就有了跨文化傳播的先例,比如自漢朝始的絲綢之路連接了當時中國與中西亞國家間的經濟與文化;明朝鄭和率領船隊曾遠航至東非紅海地區,沿途拜訪了三十多個國家,使得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媽祖文化遠播東南亞各國。在中華大地上存在多個以地域命名的傳統文化,如:嶺南文化、巴蜀文化和燕趙文化等,但是中原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中原文化是“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承載地,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母源的地位”。中原文化發祥于黃河中下游流域,即現在的河南省及周邊地區,自炎黃二帝開始到宋金時期,有二百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此,夏、商、周、漢、宋和金等朝代均已此地區為政治中心,這樣的政治歷史背景和地位既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絢麗多姿的中原文化,同時也賦予了中原文化包容開放的特性。在歷史上,中原文化一方面以貿易或戰爭的方式不斷吸納周邊文化,如:胡人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的精華,另一方面通過人口遷徙等渠道將自身不斷與各地文化融合,比如:在閩臺文化和客家文化中都可以尋見中原文化的影響痕跡。由此可見,中原文化從不曾受到所謂的地域限制而成為一種故步自封的守舊文化,恰恰相反的是其發展過程塑造了中原文化極強的可塑性和傳播力。
(一)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的宣傳背景
河南省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總量已位居全國前列,也擁有豐厚多元的文化資源儲備,然而目前還稱不上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大省。中原文化內容豐富多樣,涉及“根”“中”“農”“商”等多個方面,這些文化財富都應該通過科學合理地整合成為向世界各國宣傳河南省的優質傳播資源。文中第一部分的搜索結果顯示出在法語國家和地區河南省多是和一些社會問題聯系在一起,在傳播受眾中形成了河南省的一個非常負面的形象。這一形象無疑會影響和阻礙到河南省與法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所以現階段非常需要通過跨文化傳播的手段將璀璨絢麗的中原文化展現給法語傳播受眾,讓他們真正認識到現代河南省的文化理念和精神內涵。目前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內基本“無”傳播的情況雖然很遺憾,卻也為之后中原文化的傳播留出了廣闊的空間。
(二)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宣傳策略理論
跨文化傳播是文化的橫向擴散過程,是文化傳播中最為復雜的傳播路徑之一,因為出于對自我的認同,人類會自然地排斥文化差異,也因此導致了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傳播信息的解讀會受到異文化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所以要傳達的信息受到傳播受眾的排斥或者甚至是被誤解也就在所難免了。那么跨文化傳播如果想達到既定目標,除了強調文化之固有品質外,還需要在化解文化差異方面進行審慎考量。為了解答如何在法語文化認知體系中提升中原文化的知名度和名譽度,本項目經研究后最終遵循了地區營銷的理論指導。地區營銷理論是在借鑒傳統營銷理論的基礎上,將“地區”看作一個品牌,為滿足特定目標市場的需求可對其進行規劃、設計、推廣,以促進地區或城市的發展,那么依據市場營銷理論,品牌形象即“區域形象”的推廣和營銷就要從目標市場消費者需要和感知特點出發,將區域獨特優異的形象資源與消費者的認知偏好建立聯系。下文將以這一個理論為基礎來提出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的宣傳策略。
(三)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宣傳策略
在市場營銷領域,SWOT分析法是用來確定某企業或品牌在特定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Strengths )、競爭劣勢( Weaknesses )、機會( Opportunities )和威脅( Threats ),從而將自身資源儲備與外部環境有機結合的一種科學分析方法,是提出營銷策略的基礎分析。
中原文化最主要的競爭優勢就是其所蘊含的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比如:武術文化中的少林文化和太極拳文化都已經在海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筆者就曾陪同一個比利時代表團參觀陳家溝太極拳博物館;在姓氏文化影響下而產生的尋根祭祖活動在外海華人中引起很大反響;道家文化早在19世紀初就被譯介到了法國,此后在法國研究和翻譯老子以及道家文化的傳統從未間斷。中原文化的競爭劣勢也是很明顯的,因為中文和法語差異較大,中原文化又多是傳達一些極具中國文化特色和較為古老的文化概念,所以翻譯難度高,信息傳播的效果差。不過,河南省經濟的發展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部署的提出為中原文化在法語文化區的傳播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作為人口大省,河南省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對于法語區的企業來說還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最后,中原文化在法語文化區的傳播也存在一些的威脅因素,特別是西方媒體對河南省或者中原文化的歪曲或者不實報道會阻礙法語文化受眾對中原文化的認識和了解。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原文化的跨文化傳播需要秉承“揚長避短”的原則,主動將積極正面的文化元素介紹給法語文化受眾,而在文化元素選擇中應考慮到法語文化受眾的接受能力,先采用某些易于翻譯且不容易引起誤解的文化元素來打開法語文化受眾的“胃口”,然后再介紹其他更有精神內涵和歷史寓意的文化元素,這樣逐步培養法語文化受眾對中原文化的興趣度和接受力。筆者在陪同一位法國教授參觀少林寺的過程中,當地導游在立雪廳前講述了中國禪宗二祖慧可自砍手臂感動佛祖讓天降紅雪來向達摩表達自己虔誠之心的故事。這個故事對于中國人而言當然有壯士斷腕的悲壯,可是對于第一次接觸中原文化的法國來賓而言就似乎與少林寺所代表的佛教講求慈悲的文化情懷有抵觸,自然感受到不中國式的悲壯。因此中原文化的外宣翻譯首先需要按照對外宣傳的要求來選擇中文宣傳文本,決不能將所有的文化元素不加甄別地全部翻譯,這樣既浪費翻譯資源也不能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三、結語
在我國推動文化軟實力的政策指導下,基于對法語文化和法語地區的認識與了解,本研究從構建和傳播河南省形象,增強本省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高度,通過對中原文化在法語國家和地區外宣現狀和實例研究,來探尋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原地區,特別是河南省在漫長歷史中發展出的有別于我國其他地區的獨特文化風貌的宣傳策略。
注釋:
蘇瑩:《“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中原文化對外宣傳策略探究》,《安陽工學院學報》,2016年,第15卷,第五期,第46頁
趙翠俠:《提升國家軟實力:法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改革經驗及啟示》,《全球視野理論月刊》,2009年,第11期,第143頁
李娟:《提升中原文化影響力問題研究》,《前沿論壇》,2011年,第3期,第11頁
羅蘭京子:《中原文化跨文化傳播策略分析》,《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年,第12期,第150頁
http://video.lefigaro.fr/figaro/video/chine-l-impressionnant-spectacle-synchronise-d-etudiants-en-arts-martiaux/4668311709001/
http://www.lepoint.fr/monde/jeune-chinois-cherche-epouse-vietnamienne-pour-le-meilleur-et-pour-le-pire-22-08-2014-1855678_24.php#xtmc=henan&xtnp=3&xtcr=25
http://www.lepoint.fr/lao-tseu-quand-un-livre-devient-dieu-22-12-2011-1429894_19.php#xtmc=henan&xtnp =5&xtcr=44
http://www.laliberte.ch/news/le-bonheur-eternel-accompagne-un-privilege-de-celibataire-male-198746
http://www.laliberte.ch/news/regions/les-maitres-du-kung-fu-193341#.WLqvz-eF7gE
http://www.lalibre.be/actu/international/boycott-des-cours-a-l-universite-de-zhengzhou-51b88f2ce4b0de6db9ae2fa2
http://www.lapresse.tn/component/monde/?task =article&id=9056
任中云:《中原文化跨文化傳播現狀及對策研究》,《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第83頁
徐光春:《中原文化與中原崛》,《河南日報》,2007年
楊杰:《論中原文化的歷史傳統與弘揚傳播》,《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第186頁
羅蘭京子:《中原文化跨文化傳播策略分析》,《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年,第12期,第150頁
蔣廉雄,朱輝煌,盧泰宏,《區域形象的概念分析及其營銷框架》,《中山大學學報》,2 0 0 6 年, 第 5 期,第38頁
參考文獻:
[1]蘇瑩.“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中原文化對外宣傳策略探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6,05(第15卷):46.
[2]趙翠俠.提升國家軟實力:法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改革經驗及啟示[J].全球視野理論月刊,2009,11:143.
[3]李娟.提升中原文化影響力問題研究[J].前沿論壇,2011,3:11.
[4]曹德春.跨文化視域下河南省的國際形象:現狀與構建策略*—基于世界大國主流媒體的報道[J].中州學刊,2012,4:86.
[5]秦法躍.21世紀河南省文化資源的國際傳播現狀與對策[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2,10:76.
[6]劉靜.區域軟實力視域下的中原傳統文化輸出[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13,2:25.
[7]周麗梅.分眾傳播視角下中原文化傳播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2015,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