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于蘭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成為了需要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本篇文章從高中語文教學的實際出發,對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夠對以后的語文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發和建議。
關鍵詞:情感教育; 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價值; 途徑
新課程將學生的情感態度作為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這主要是由情感的價值所決定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實際上就是對語文學科的一種本質回歸。然而,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地講授學生語文知識,卻沒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和變化,這對高中語文教學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因此,筆者將從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出發,提出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實際上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與自身需求符合而產生的態度和體驗,如果客觀事物能夠符合人的情感,那么就會產生滿意、愉快的情感體驗。相反如果客觀事物與人們的需求是背道而馳的,那么就會產生痛苦、難過的情感體驗。在語文教學中,情感就是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產生的感覺、體驗和態度等。可以說學生的情感狀況會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積極向上的情感能夠進一步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得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相反地,消極、被動的情感則會壓抑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嚴重阻礙語文的學習,使得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厭惡感,從而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總之,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實施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主要側重于學生興趣、學習動機和合作等方面的情感因素進入高中后,學生的自我規劃和自我控制能力不斷提升,從而會產生比較積極的學習動機。新課程要求學生務必要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明確語文學習的目的,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并且有較強烈的自信心等,只有通過情感教育才能幫助學生培養這些能力,提高學生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合作情感方面,則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懂得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和資源,理解并主動幫助他人。然而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下,情感教育的實施顯得“有心無力”,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情感“空白”,容易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正常發揮。因此語文教師務必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因素,不斷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情感教育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途徑
(一)更新教學理念,挖掘情感因子
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和強化,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為了實現這種教學效果,教師務必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一方面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單一地傳授知識轉變為重情感培養,由局限地關注學生轉變為重視學生心理的整體性,由對學生的成績評價轉變為綜合素質的評價等等。同時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的人格和情感素質得到健全和發展,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發展。
(二)尊重學生差異,消除情感障礙
要知道每個學生的具體狀況是不同的,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一般來說成績好的學生會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地配合和響應教師的教學;而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則會搗亂課堂的秩序,使教師的課堂教學難以順利開展下去。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務必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來幫助學生消除情感障礙,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習計劃,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來設置難度不同的學習任務,并且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賞;對表現欠佳的學生,教師也不要一味地責罵學生,而是更要耐心地引導學生,理解學生的難處,并且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做歸因處理,讓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更好的學習辦法,確保學有成效,從而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
(三)構建平等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教學環境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完全的掌控權,學生即使在語文學習上遇到問題,也懼于教師的威嚴,不敢詢問教師,久而久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師生之間的溝通也越來越少,教師難以理解學生的情感變化,學生也不愿意和教師分享自己的內心想法,這種尷尬的師生關系嚴重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因此,教師應當適當轉變角色,從知識傳授者和控制著轉變為引導者和朋友,盡可能地拉近與學生的關系,不管是學生的生活或是學習,教師都能夠主動地去了解和詢問,當學生遇到難題時能夠幫助學生解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從而對教師的敬畏逐漸消除,愿意主動地和教師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念,教師也可以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使得整個高中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和諧,情感教育的效用也就發揮到最大的效用。
三、結束語
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運用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教師重新審視情感教育給語文教學帶來的價值,明確情感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從而更加重視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運用。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給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且實施差異化的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最后教師也要增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不斷地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將情感教育的效用發揮到極致。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真正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余忠鳳.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目標及實施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2]李媛媛.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
[3]周東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探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4]黃淵.高中語文課程中的情感教育問題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4.
[5]付秀琴.談高中語文情感教育目標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