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江紅
【摘要】 近年來,我國計算機信息產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且有效帶動了其他相關領域的發展。作為計算機通信質量和通信效率的關鍵影響因素,通信網絡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直接決定了網絡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此,本文則以計算機通信網絡的日常維護和管理作為主要研究內容,對前人關于此方面內容的相關研究進行論述和分析,以期為營造安全、可靠的計算機通信網絡環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 計算機通信網絡 身份識別 防火墻
前言:
計算機通信網絡的日常維護與管理需要從技術和管理兩個層面予以開展,在技術上,通過解決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各類安全問題,從而確保網絡通信安全;在管理上,通過做好計算機病毒入侵的防工作,進而提高計算機通信網絡的管理效率,通過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的配合,營造和諧、安全的網絡環境。
一、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病毒是對當前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一旦計算機遭遇病毒入侵,輕則造成信息篡改、損毀,重則導致計算機癱瘓。因此,有必要也必須加強對計算機病毒的防御力度。次旦羅布(2013)指出,對計算機病毒的防御應以設置權限和口令為主。對于網絡管理員和終端操作員而言,應根據自身的相關職責和權限,以不同的口令實現對各類應用程序與信息的合法操作,避免用戶越權訪問信息和非法利用網絡資源。此外,在口令的設置上,應以5-8個數字和字母相結合的字符為宜,并通過對口令進行不定期的變更,提高網絡防護效果[1]。
張健立(2015)指出,權限與口令的設置實際上就是對用戶進行身份識別的途徑之一,因此,可將這一措施的根本視為身份識別技術的應用上,其進一步指出,身份識別通常包括兩種形式,分別為基于口令的身份識別與基于電子設備的身份識別,其中,基于口令的身份識別與次旦羅布所提出的計算機病毒防護的權限、口令法相似,通過設置相應長度的字符串,用于驗證用戶身份;而基于電子設備的身份識別則以個人持有的電子設備為依托,計算機通過對設備中的相關標記進行識別,從而驗證用戶信息,避免非法用戶進入到系統當中[2]。
韓松成(2015)指出,防火墻技術是提高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關鍵技術。目前,防火墻技術主要分為邊界式防火墻和分布式防火墻,其中,邊界式防火墻通過在內網與Internet間設立屏障來保護網絡不受外部入侵,此類系統對于家庭用戶而言,具有較強的適用性。而分布式防火墻通過對網絡安全策略進行集中定義,并將其發送至節點處,由節點獨立實施安全策略,從而確保通信網絡中各部分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因各安全策略的執行全部發生在終端節點處,從而彌補了邊界防火墻對于終端安全策略的缺陷,使系統抗入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分布式防火墻的防御能力相對較強,故適用于企業計算機通信網絡的維護和管理[3]。
二、網絡管理工作的強化
保證計算機通信網絡環境的安全僅依靠技術是無法實現的,必須應以相應的管理工作進行配合,方能夠提高通信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唐景麗(2015)指出,網絡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良好上網習慣的養成是提高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和運行效率的關鍵,包括網絡管理員在內的用戶不僅應安裝正版的病毒防護軟件,還應定期手動查殺病毒,以確保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同時,為了實現對病毒入侵的實時監測,還應設置相應的病毒監控中心對疑似為病毒的程序代碼進行準確判斷,若為病毒,則利用殺毒軟件將其全部刪除[4]。
何牡(2015)指出,網絡管理工作不僅應包括軟硬件的購置、設計和維護,還應要求網絡管理員能夠熟悉網絡結構布局和實際運行狀況,其認為,網絡管理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了解當前網絡物理鏈路和各類設備性能的基礎上,對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下的網絡內的各類資源予以科學、合理分配,而在網絡狀態不穩定或設備出現異常后,應冷靜、準確地分析出問題原因并加以處理,以保證當前網絡通信的質量和效率[5]。
三、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通信網絡的日常維護和管理直接著網絡安全,相關研究涉及到了技術和管理等多個層面,具有一定的全面性。筆者認為,未來,還應進一步加強對計算機通信網絡日常維護和管理的方法分析與應用,在技術上,將數據加密、數據備份和存取控制等納入維護和管理工作中,而在管理上,則應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和培養力度,進而從整體上確保通信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營造和諧、安全的網絡環境提供良好的技術和管理保障。
參 考 文 獻
[1]次旦羅布.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維護措施分析[J].數字化用戶,2013,06(13):38.
[2]張健立.計算機網絡日常維護與管理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01(14):19.
[3]韓松成.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維護措施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01(25):70-71.
[4]唐景麗.現代通信網絡安全防護技術分析[J].電子測試,2015,07(16):101-103.
[5]何牡.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維護措施分析[J].通訊世界,2015,10(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