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
〔摘 要〕自從我國制定實施素質化教育方針之后,國家開始逐漸加大對高校公共音樂等藝術課程開展工作的重視力度基礎上,做出愈加明確嚴格的指示??涩F實中,許多高校領導仍舊對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工作不以為然,使得這部分課程發展前景極為不樂觀。在此類背景下,引發了對高校開展公共音樂藝術教育的現實意義、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工作規劃布置的實際狀況,以及日后富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等相關思考。
〔關鍵詞〕普通高校 公共音樂 教學現狀 整改策略
公共音樂藝術作為普通高校中的基礎性學科,能夠愈加清晰地將現代社會大眾多元化的思想、情感與生活狀況映射出來,確保日后大學生能夠結合實踐經驗愈加理想化地創造想要的生活環境。作為現代專業化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藝術教學主體,其核心使命,便是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塑造學生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為該類群體今后全方位發展,提供保障。
一、高校開展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工作的現實意義
現階段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才競爭持續激化,無形之中給普通高校學生造成嚴重的身心壓力,如若長期放置不管,便會產生嚴重的焦慮、抑郁和煩躁等心理問題。相比之下,音樂可以輔助學生很好地舒緩心靈壓力,同時鍛煉他們高超的審美技能并且塑造健全化的人格,因此高校領導和教師務必要加大對公共音樂藝術教育的重視力度。須知科學合理的高校公共音樂藝術教學,絕非如以往般進行填鴨式的理論灌輸,而是要求教師時刻引領大學生保留美感,將多元化的情感灌輸到既定的理論之中,使得原本單調的概念煥發出無限的生命活力。長此以往,大學生就會在公共音樂藝術課堂之中自由翱翔、提升個人精神品位、挖掘無限的美感要素、樹立起理想化的人生觀念。
二、現階段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工作的實際狀況
音樂藝術的美育功能是其它任何一種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過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對于培養新時代合格的大學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膳c之相互沖突的是,因為各類高校實踐經驗有限,開展公共音樂藝術教育,不可避免地遺留諸多缺陷。
(一)既有的管理機構與團隊不夠完善。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普通高校開展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工作的時間較晚,因此難免會出現實踐經驗不足、既有管理團隊不夠完善、專業化公共音樂藝術研究部門嚴重缺乏等問題,最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仍舊存在許多普通高校領導,始終將公共音樂藝術教育放在嘴邊,一直未能提供系統、妥善化的理論指導。如若長期放置不管,將會引發教學設備欠缺、課程組織效率低下、音樂課程教材規范力度不夠、任課教師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等危機。歸結來講,如今社會諸多領域都在推崇素質化教育和全面發展理念,而公共音樂藝術教育作為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的核心載體,卻始終未能貼合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
(二)教學活動組織期間偏重于理論灌輸,忽視學生的活動參與和體驗需求。現階段我國各類普通高校設置的公共音樂藝術課程形式,都偏重于理性和知識化方向,即時刻強調教師口頭灌輸,而不能實時規劃布置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急切的參與和體驗心理遭受壓制。須知在如此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經常會將多元化的社會音樂生活背景和學生課本音樂需求等拋擲腦后,大學生在長期被動接納孤立的知識點而并非完整音樂的前提下,便會逐步喪失對公共音樂藝術鉆研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所以,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藝術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存在這類矛盾狀況,即大學生普遍內心都是鐘情于音樂藝術的,但是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厭倦上音樂課。專業化傾向嚴重的教學模式勢必不利于實現現代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課程的教學指標和自身價值,因此需要及時地予以革新調試。
三、新形勢下科學化開展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工作的策略
現代普通高校的公共音樂藝術教育,主張向每個大學生敞開大門,但與之相沖突的是,經常會有一些學生因為個人天賦不佳和自信心不足,或是因為該類課程學分占據比例不高,而使得預設的藝術教育目標難以順利達成。須知不同學生智能結構存在顯著性差異,發展結果自然不盡相同,因此作為普通高校領導和音樂教師,理當想方設法為大學生創造滿足其心理需求的音樂課程,并實時制定實施富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模式,令學生能夠時刻在多元理想的音樂文化和生活背景下自由徜徉,進一步開發出該類群體更高等級層次的音樂智能。
(一)持續加大對高校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工作的重視力度?,F階段我國素質化教育方針已然得到全方位推廣執行,許多高校領導和教師開始將注意力集中投射在大學生身心健全化發展層面上,而其間最為有效的處理方法就是進行公共音樂等基礎性藝術教育。特別是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其能夠令大學生時刻感受音樂藝術美感的熏陶效果基礎上,樹立起完善可靠的審美理念,為日后成才與發展奠定基礎。
(二)強化對傳統公共音樂藝術教育體制的創新改革實效?;谥两裎覈胀ǜ咝惨魳匪囆g教育始終未能予以精準化定位的狀況,希望有關機構能夠協助領導集中化探討日后公共音樂教育方案的創新改革舉措,進一步透過不同途徑修繕既有的音樂教育體制。
首先,督促各類普通高校盡快地將公共音樂藝術鑒賞課設置為公共必修課程,同時確保提供充足的課時。
其次,要求普通高校全面設置專業化的公共音樂教育領導組織,保證特定時期范圍內探討論證公共音樂教育的科學有效方式。
再次,創建由音樂教育管理機構專門負責管理的公共音樂藝術教育活動中心與相關科研活動室,同時實時性地將公共音樂教育內容規劃到高校總體教學大綱,保證日后這部分藝術教學計劃制定實施的實效性。
最后,激勵高校不斷加大在公共音樂藝術教育領域投入的前提下,快速地將公共音樂藝術教育經費列入到年度經費預算體系之中,并且逐漸滿足國家預設的公共音樂教育經費儲備要求。借此保證公共音樂教育所需的技術設備能夠及時革新供應,多元化的教學引導活動能夠順利布置延展。
(三)編輯優質化的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藝術教材。諸多實踐經驗論證,想要確保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藝術教育工作得以有序且高效率的布置延展,第一要務便是編輯供應足夠優質化的公共音樂藝術教材資源?,F階段我國許多普通高校沿用的教材內容,都遺留粗-細、優-劣、充實-殘缺等嚴重的沖突隱患。面對此類狀況,便希望公共藝術教育主管機構,能夠及時地將公共音樂教材全新編輯任務列入到整體教育綱領之中,同時時刻關注并結合大學生音樂基礎狀況,進一步編輯出兼具深度-廣度、理論闡述-實踐指導等功能特性,又能夠很好地適應當代中國基礎國情和高校學生現狀的公共音樂藝術課程的一系列教材。
另外,就是處理好師資培訓工作。須知教師始終是普通高校公共音樂藝術課程布置延展的參與主體,如若這部分師資力量不足,一切完美計劃都將是一句空話。因此,今后不同區域普通高校在開展現代公共音樂藝術課程設計工作過程中,要爭取竭盡全力培訓出了解學生實際狀況、精通公共音樂課程機理、實踐應用能力高超的音樂教學師資團隊。具體來講,就是定期組織音樂藝術鑒賞、表現和創造等培訓指導活動,借此持續大幅度提升普通高校音樂藝術指導教師業務實力并促進他們革新傳統教育理念。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我國普通高校想要貫徹和落實公共音樂藝術的科學化教育指標,必然要經歷較為漫長艱辛的挑戰適應過程,保證其間處理好理念的革新解放、行動和決策上的果敢堅決等自我改造使命。與此同時,更要求廣大普通高校領導能夠持續加大對公共音樂藝術課程的重視力度,保證督促相關指導教師全身心地投入,以及相關機構全面化的支持。只有這樣,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才能在我國得以順利推行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明.音樂藝術教育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9(01):177-179.
[2]張剛.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現狀與改革分析[J].音樂時空,2014,21(15):179-184.
[3]吳貞.新形勢下音樂藝術教育的路徑抉擇[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28(12):166-184.
[4]趙晶霞.關于高校音樂藝術教育的思考[J].音樂時空,2015,14(12):133-142.
[5]周振宇.提高高校音樂藝術教育質量的途徑探索[J].音樂時空,2015,37(19):1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