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小說《望春風》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望春風》是格非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后創作的一部新長篇,小說描繪了“儒里趙”村數十個人物的生活軌跡,展現了一幅生動的鄉土中國的畫卷。在研討中,評論家談到,《望春風》通過具有色彩和畫面感以及飽滿張力的語言,寫出了鄉村變革中的蒼涼詩意,呈現了傳統農村的走向,特別傳達出對人性的依戀和關注。作品體現出自然、親切、單純的特質,格非尊重了歷史原樣,尊重了個體的生命體驗,將其還原成了一部當代鄉村的日常生活史。談到《望春風》的寫作,格非說,人類歷史上有很多回望過去的時刻,在這些時刻,答案先于問題而出現,在寫作中,自己也是有很多困惑。“《望春風》是我對故鄉的最后一次回望”。格非表示,自己在城市生活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在農村的時間,特別是故鄉經歷了拆遷之后,自己對鄉村的記憶已經停止生長,今后也想創作一些關于城市生活的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