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生產中雜菌防治技術
香菇生產多在低溫季節,雖溫度低,但雜菌也不少?,F將香菇生產中常見的雜菌及防治介紹如下:
(一)鏈孢霉。長速快、后續污染重,一旦處理不當,原培養室及周圍可能成為新的污染源,繼續擴大污染。防治措施:
1.菌袋培養期間,每3~7天噴灑1次防雜菌的藥劑。藥劑濃度根據季節、環境狀況等確定,一般百病傻不低于500倍液,賽百09不低于300倍液。
2.嚴格檢查剔除雜菌,發現有鏈孢霉污染跡象時,應剔出菌袋單獨處理。
3.發現袋口長出橘紅色鏈孢霉孢子團時,不要隨便移動,可使用方便塑袋,自上而下輕輕套住污染菌袋,慢慢移出培養室予以處理,不可在培養室中進行處理。
4.移出菇棚外的污染袋,可采取兩種處理辦法:一是焚燒。二是深埋或埋土一段時間,鏈孢霉暫時失活后,將菌料倒掉,曬干后可繼續利用。但不要將污染菌袋隨意暴露空間。
(二)木霉菌。木霉菌能造成成批污染,甚至可造成毀滅性的污染。對木霉菌的防治應早發現、早處理、能治則治的原則:
1.對小斑點、斑塊性的污染香菇,可選擇200倍賽百09藥劑防治。防治效果好的仍可繼續出菇,尚可收回生產成本,甚至還有利潤。
2.對成片性初發的污染香菇,可采取藥物浸洗方式,即將菌袋褪去塑膜后置于200倍賽百09藥液中浸過,根據污染程度確定濃度及浸泡時間,一般以0.5~1分鐘為宜,然后單置發菌。
3.氣溫低于4℃以下,可將藥物處理后的菌袋置于棚外單獨發菌,一般該溫度條件下,木霉不再發展。又因藥物作用,使之失去活性,待氣溫回升或置于棚內時,食用菌菌絲仍可繼續生長。
(三)曲霉菌。曲霉菌中的黃曲霉,除對食用菌生產危害外,還作為一種致癌物質,對人體十分有害,因此,生產中更應嚴格剔雜處理。具體處理措施可參考上述(一)、(二)等相關內容。
(四)酵母菌。該菌多在春季或氣溫較高時發生,但在良好的條件下,冬季同樣可發生。具體處理措施可參考上述(一)、(二)等相關內容。一般可將菌料倒掉,曬干后原料可做二次利用。
(五)毛霉菌。毛霉菌活力極強,且菌絲生長速度快。防治建議:生產中一旦發現毛霉菌污染,應迅速剔出,使用賽百09藥物100~200倍液等浸洗菌袋,待藥液被吸收后,再撒以石灰粉覆蓋,然后作為廢料處理。
(六)細菌。細菌污染香菇后菇棚內發出臭味,有的細菌品種甚至會發出惡臭味。發生原因與酵母菌相似,防治措施參考(四)等相關內容。
1.石灰粉。地面撒施:每平方米撒施石灰粉50~150克。菇棚進出口:撒布面積以成人三步距離見方即可。發菌棚:每平方米撒施石灰粉100克,或10%石灰水地毯式噴灑。
2.多菌靈。僅限于室外環境。一般可兌配800倍溶液進行地毯式噴灑。但不可對原料、基料、菌袋等噴灑。
3.賽百09。300倍液噴灑發菌棚及操作車間。每100千克基料(風干)使用50克拌料。200~300倍液噴灑發菌棚。發菌期間的預防使用300倍液。
4.百病傻:500倍液噴灑發菌棚及操作車間。300~400倍液噴灑發菌棚。發菌期間的預防使用400倍液。
5.黃菇一噴靈。根據往年病害雜菌發生情況,出菇前400~500倍液噴灑菇棚;出菇期間500倍液噴灑。
當雜菌病害發生后,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藥物的使用方法。一般情況下,可按照預防性用藥增加30%左右的濃度,曾經發生較重污染或病害的菇棚,可以考慮倍量用藥,比如,發生雜菌后,賽百09可以使用100倍溶液進行涂刷,防治效果較好。
(黃悅華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農業局 曹德賓 山東省農科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