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合作社 種出好藍莓
本欄目由山東省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總站與本刊合辦
日前,在山東科技大學逸夫樓報告廳里,優秀創業青年閻勇在乳山團委舉辦的“青年人回報桑梓”活動中為學生們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他是“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威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威海市鄉村創富好青年”等多項榮譽稱號的獲得者。
已經34歲的閻勇出生于山東威海乳山,2008年畢業于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一手創建了乳山市順泰果蔬合作社、膠東伯瑞藍莓示范園。在新西蘭求學5年的時間里,那里的發展給了閻勇很多靈感。2006年他參加了“奧克蘭世界農業展銷會”,在這次大會上他首次接觸了小漿果代表:藍莓,并預見到了小漿果產業的前景和龐大的產業鏈。回國后他與吉林農業大學和加拿大農業部小漿果事業部合作,通過土地流轉建起了36.7公頃有機藍莓示范基地,通過7年的努力他打造了“膠東伯瑞”藍莓品牌,果品銷售范圍覆蓋全國12個省27個城市。
2009年4月,閆勇在拿到33.3公頃流轉土地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將土壤樣本送到吉林農業大學進行檢測。發現土壤化肥含量超標之后,他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在土壤中摻入了從東北運來的草炭土,然后用花生殼、蘋果渣、牛羊糞進行土壤培植。直到2010年10月,才將地表以下至1.2米深的土壤改造成適合藍莓生長的酸堿環境。“記得當時光從東北運草炭灰就運了50多車,還從煙臺引進蘋果渣,從周邊購入成噸的花生殼和牛羊糞”,閻勇說。在艱難中閻勇摸索了5年,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走有機種植的道路。“我們的藍莓從來不使用農藥,都是自然生長的。”膠東伯瑞藍莓堅持純綠色生態種植,不用化肥、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只用花生殼、蘋果渣、牛羊糞等有機物做養料,確保藍莓品質有機天然。每年,他還會花巨資購買幾萬條蚯蚓對土壤進行松土,確保藍莓根須的健康生長,為藍莓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
正是這些田間管理細節的改善提升了伯瑞藍莓的品質。因為不使用化肥、農藥,他的藍莓基地的結果率低,制約著藍莓的產量。正常情況下,667平方米藍莓地種植330棵樹,能結果800千克左右,但為保證藍莓的品質,閻勇將他的藍莓基地總產量控制在250噸以內,雖然產量降低了,但閻勇對堅持無公害種植一點也不后悔。“保持有機種植是我種植藍莓的靈魂。”閆勇道出了他的信念。
藍莓鮮果打開市場后,他又開始籌備發展觀光農業,建設藍莓主題都市化農場。線上、線下共同發展讓閻勇的藍莓產業越來越壯大。目前,他正在籌備建設藍莓主題都市化農場、藍莓旅游采摘等多個全新觀光項目,設采摘區、都市化農場區、游客中心、生態餐廳、加工廠等設施,打造全新現代化農業園區。
2016年,順泰果蔬專業合作社正式與“首農集團”建立合作關系。首農集團50%的藍莓由合作社提供,全程保證有機種植。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出具的農產品質量檢測報告,是伯瑞藍莓最耀眼的名片。閻勇的誠信經營打動了首農集團,承諾今年為合作社免費提供“農產品質量追溯2.0系統”,成為該集團全國僅有的兩家合作單位之一。在發展企業的同時,閻勇跟農場周邊的幾個村子都簽訂了脫貧協議,幫助家鄉的百姓共同致富。
在多年的誠信經營下,順泰果蔬專業合作社先后獲得了“中國藍莓有機種植精益化基地”“山東省藍莓標準化示范基地”等榮譽,閻勇的藍莓事業越走越順,越走越遠。
(孫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