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曉陽(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任醫師) 編輯|覃靜
搜索那些寶寶生病的高發點
文|盛曉陽(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任醫師) 編輯|覃靜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某些特殊時期是他生病的高發期,這些時候,要格外小心!

孩子的成長過程不是平平穩穩、毫無起伏的,他們要過一個個的“坎兒”,會經歷一些特殊的時期——生病的“敏感”期。在這些敏感時期,需要格外小心地看護。
嘟嘟快6個月了,純母乳喂養,長得很壯實,一直讓媽媽很省心。可是,一直健健康康的嘟嘟卻發燒了,這讓媽媽有點手足無措:“我們一直很小心地護理寶寶啊,也沒讓他到人多的地方,怎么就生病了呢?”

為什么?
寶寶6個月以后,體內來自媽媽的抗體逐漸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統又沒有發育完善,這時候正是免疫力最弱的時候,所以很容易感染疾病。
大多數寶寶第一次生病是在6個月~1周歲。這一階段的寶寶正處于快速生長的時期,如果這時候生病,會對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產生不良的影響。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沒有完成規定的計劃免疫,免疫系統又正在發育中,身體通常難以抵御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因此,盡量延遲寶寶第一次生病的時間,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很重要。
怎么辦?
● 最重要的防范措施是盡量減少寶寶接觸病原微生物的機會。這個月齡的寶寶基本上接觸的都是家人,所以,要保護寶寶的健康,家人一定要有預防疾病的概念,外出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凈雙手,尤其是在抱寶寶、與寶寶親近前,一定要洗干凈手。家里如果有人生病,要避免與寶寶接觸。不要帶寶寶到人多、空氣流通不好的場所,尤其是在疾病流行期間等。
● 如果條件允許,6個月以上的寶寶盡可能繼續母乳喂養,這對寶寶的健康很重要,因為母乳中含有配方奶所不具備的多種抗病成分,母乳喂養的寶寶明顯比配方奶喂養的寶寶有更強的抗病能力。所以,媽媽應堅持母乳喂養,如果媽媽已經開始上班,也要使用吸奶器將奶吸出來,保持乳汁的分泌。即使在寶寶添加輔助食品后,繼續母乳喂養仍然可以幫助寶寶獲得更強的抗病能力。
● 按時給寶寶接種疫苗。雖然接種疫苗可能引起寶寶輕微的不適,但計劃免疫可以通過刺激寶寶的免疫系統,使免疫系統產生抵抗一些針對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疾病的抗體,所以,一定要按約定的時間帶寶寶接種,這是防病的一個重要措施。
小雪入園半個多月了,雖然上幼兒園時每天都要哭一通,但媽媽還是堅持每天把她送到幼兒園。這天媽媽接小雪回家時,發現她的身上有些熱,小雪精神也不好,有些發蔫。回去一試表,37.8℃,發燒了。到了晚上,小雪開始嘔吐,呼吸也有些急促,爸爸媽媽趕緊將她送到醫院,一檢查,肺炎!把爸爸媽媽嚇著了。

為什么?
幾乎每個寶寶從家居生活過渡到集體生活時,都不可避免地會病上幾次,所以,寶寶在剛進入托兒所、幼兒園時,會迎來一個疾病的高發時期,這是因為寶寶在家時接觸的人相對較少,接觸到的病原微生物也相對有限,而在幼兒園里,寶寶開始過上了與之前居家生活截然不同的集體生活,幾十個寶寶吃、睡、玩都在一起,相互之間的接觸非常密切,所以容易相互傳染所攜帶的不同的病原微生物。
另外,寶寶剛進入集體環境通常都不太適應,加上寶寶穿脫衣服不熟練,喝水沒在家時多,抵抗力容易變弱,導致生病的情況明顯增加。有的寶寶發燒、咳嗽剛好沒多久,緊接著又迎來下一次的發燒、腹瀉,讓家長焦急不已。不過可以放心的是,大多數寶寶經歷了最初幾個月的反復生病,再往后,生病的次數就會明顯減少。
怎么辦?
● 要想讓寶寶入園時少生病,寶寶入園以前就要開始做防病工作。比如,教會寶寶怎樣洗手,并告訴他,在幼兒園里要經常洗手。
● 提前掌握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根據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調整好寶寶的作息時間,盡量與幼兒園同步,這樣入園后寶寶能較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教會寶寶自己吃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讓寶寶能更容易、更快適應集體生活。
● 入園前和入園后都要利用寶寶在家的時間讓他進行適當的體格鍛煉,增強他的抵抗力。
● 接種疫苗。在寶寶進入幼兒園之前,除了完成規定的計劃免疫以外,還可以給寶寶選擇接種一些自費疫苗,比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等,在冬季來臨前,還要給寶寶接種流感疫苗,這也是預防寶寶入園生病的重要措施。
進入冬季,元元已經感冒2次了,媽媽給他穿得已經夠暖和的了,天氣冷或刮風都不讓他出門,就這么小心,仍然避免不了感冒。難道孩子冬天就是愛得病嗎?
為什么?
寶寶出生后,就要經歷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要慢慢學會適應各種天氣,這是必然的,而在寒冬、酷暑這樣氣候惡劣的時候,也正是各種病原微生物蠢蠢欲動的時期,大人在這些時候都免不了會生病,更別說免疫力低的小寶寶了,所以,寒冬和酷暑成了寶寶生病的敏感時期。
怎么辦?
● 無論是氣候宜人的春秋季節,還是氣候惡劣的寒冬酷暑,都要盡量到戶外去,讓他感受各種天氣變化,感受季節更替,經受大自然的洗禮,這樣他才能很好地適應季節改變。如果天氣一冷就讓寶寶待在暖和的屋里,天氣炎熱也不出門,待在空調屋里,寶寶的身體不能適應冷暖的變化,反而容易生病。
● 經常帶寶寶到公園、綠化帶等空氣清新的戶外場所活動,多曬曬太陽,是增強寶寶體質和自身抵抗疾病能力的好方法。
● 按季節和氣候變化,及時調整好寶寶的衣食住行,及時讓寶寶換上穿脫方便、應季適宜的衣著,一味地捂著或凍著寶寶,會讓寶寶更體弱多病。

● 寒冬和酷暑季節,除了要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還要注意室內空氣的衛生。擁堵、密封的空間往往給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創造良機,因此,只要不是霧霾天氣,每天都要通風換氣,并定期清洗空調,保持室內空氣清潔。
豆豆一家春節是在巴厘島度過的,空氣很好,景色很美,酒店也很舒適,美中不足的是,豆豆生病了,又吐又拉,讓本來打算悠閑度假的爸爸媽媽著實著了一把急。
為什么?
寶寶隨同父母外出旅行,作息不再像平時那么規律,這會使寶寶的免疫力下降。加上旅途的勞累會使機體的自我調整、自我防御能力下降,而目的地氣候、餐飲習慣的不同,寶寶容易出現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水土不服的胃腸道不適的癥狀。
怎么辦?
●盡量保持原有的起居習慣。剛到目的地時,不要急于讓寶寶玩得過于興奮,盡量做到起居有度,生活有序,能夠保持或接近原有的起居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
●讓胃腸有個適應的過程。剛剛到達旅游地,不要著急去品嘗當地的各色美食,即使要吃,也應該先吃一些原來接觸過的食物,再慢慢增長種類、增加量,讓腸胃有個適應過程。
●讓寶寶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膳食,保持大小便通暢。如果寶寶排便不正常,也會容易生病。可以適當多吃水果,但要少吃容易過敏的水果。
●補充活性益生菌。比如酸奶、乳酸菌飲料、雙歧桿菌飲料等,可以保障腸道菌群穩定,緩解胃腸不適。
●備好旅行用藥。 比如小兒消食片、大山楂丸、藿香正氣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