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縣城鄉規劃管理局, 江西 上高)
淺談城市規劃設計及其相關問題的探究
張 勵
(上高縣城鄉規劃管理局, 江西 上高)
城市規劃設計作為影響城市綜合素質和城市文明的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城市整體建設中的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城市規劃的重要意義出發,對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設計要素,最后對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強化措施進行了探究。
城市規劃;設計;分析
城市是一定區域內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中心,而城市規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對城市進行科學的統籌規劃和合理的規劃布局,進而充分協調好城市各類資源,進而提升城市的經濟、社會以及環境效益,最后實現科學規劃城市的未來發展的目的。其中,城市規劃設計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依據,不僅體現了我國城市規劃學科發展的歷程,要做好規劃和設計的結合,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城市規劃工作的特點和實際。
1、計劃作用
城市規劃設計主要是為了加強城市的合理布局,綜合布署城市各類工程建設,進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其方案是根據城市建設的總體設想來制定,并結合城市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實際情況加以執行。另外,在城市規劃設計的項目管理工作中提出城市整體建設的具體實施計劃和分階段實施計劃,進而讓城市整體建設活動得以有序的進行,確保各項建設活動能夠按計劃實施。
2、有效促進城市整體建設工作的順利實施
由于城市整體建設工作涵蓋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治安等諸多方面,并且實際工作的實施過程還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的協助參與。城市規劃設計的作用是使工作要具體化,并把建設的具體職責落實到有關部門或單位,切實保障整個城市建設工作秩序,促進整體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3、科學合理的調控城市建設
城市規劃設計能夠有效的起到城市建設的調控作用,具體主要表現在對城市各項公共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調控以及對城市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的調控。而且城市規劃設計對城市建設的調控過程,既有近期調控,也有中期和遠期調控、經濟實力強的城市,規劃調控的城市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很快實施,可作短期調控:經濟實力薄弱的城市,則需考慮對項目的用地進行中遠期調控。
1、城市規劃缺乏科學性
隨著當前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規劃建設正在不斷的追求高品質、大規模的發展建設要求,都以看過未來五十年的眼光進行規劃建設,而這樣耗費資源、超前的規劃理念需加以變更。如今,環境和資源的節約越來越顯著。過度奢侈的建設不僅危害城市的科學建設,而且消耗大量資源。顯然,“大廣場”和“寬馬路”不是城市規劃的整體,但存在著政府管理體制的疏忽,但科學的城市建設和正常的規劃并沒有發揮重大作用。
2、對城市發展失去調控作用
通常,城市規劃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但實際上,許多城市的規劃設計工作在執行完規劃之后,還沒有到相關的年限,其規劃建設就呈落后趨勢,而且在總體規劃設計的實施過程中,沒有緊跟實施的進程,對城市的發展失去了調控作用。在一些城鄉結合區域,由于城鄉規劃體制的嚴重分割,導致城郊接合部建設混亂,形成了無人監管的狀態。
3、對環境的保護不夠重視,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盡管,城市規劃建設是為了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給城市帶來煥然一新的新面貌,但許多城市以犧牲城市環境來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這給城市的生態環境產生強烈的沖擊。雖然,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法律法規只是流于形式,但很難實施,導致生態平衡被打破。
4、城市規劃缺少傳統特色
當前,我國城市規劃過程中,缺乏因地制宜的規劃元素,雷同化的現狀十分嚴重,這就使得不管是新城規劃還是舊城改造過程中,都難以找到城市自身的傳統文化特色。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全國大部分城市還是城市自身文化傳統,盲目的把“現代化大都市”、“區域中心城”等當成規劃目標,再加上千篇一律的“商業一條街”、“步行街”等,導致城市規劃嚴重脫離城市自身的傳統文化特色。
1、注重城市土地的使用要素設計
城市規劃設計主要側重于對土地使用的復合性、整體性以及立體化的研究。其中,土地的使用需要對不同區塊之間的整體關系進行綜合分析,不僅要結合城市的歷史保護、公共空間以及城市景觀等方面的整體要求,還要結合城市三維立體形態以及城市空間的環境發展的要求,來促進城市土地使用的高效率。
2、注重城市公共空間要素設計
城市公共空間主要是由城市廣場、街道、公園以及地下公共空間等單元構成,而現階段城市規劃設計的研究重點是要如何實現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體化,所以,要建立在城市公共空間系統構成的認識前提下,綜合處理構成城市公共空間的各個單元的系統化研究,并解決城市公共空間內部構成要素的相關問題,進而提高城市公共空間的整體性和使用效率。
3、注重城市交通要素設計
城市交通系統的組成,包括交通流量和交通節點,不僅直接影響到城市功能的運行,城市公共空間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城市規劃和交通系統的設計重點是交通流和交通節點查詢的研究,如布線和城市公交集,交通路線的網站,在一線城市布局的自行車賽道,步行流線和流量分配系統等。
4、注重城市景觀要素設計
城市景觀體系主要是指城市的視覺景觀的品質以及總體的構成的研究。其構成主要包括:城市景觀要素的本質,如城市的自然景觀要素;包括地形、城市水、城市整體綠化狀況;人工景觀城市,包括建筑形態和建筑體量、城市環境設施等。它還包括“活動景觀”的要素,如城市活動的場景,商業活動,休閑活動,節日和觀光活動,是由各種城市的公共活動所形成的。
1、正確應用規劃設計理論
在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我們不能過于理想模式的分析,更需要注重實際的情況,根據我國的國情出發,因地制宜的進行應用理論的研究,來解決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城市規劃中規劃研究是基礎,規劃技術是保證,規劃實施則是關鍵。
1)人性化的規劃理念。由于城市規劃設計是一項與城市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工作。因此,不管如何規劃設計,首先都要建立在以人為本、人民服務的原則基礎上,將城市規劃設計提高到人性的高度來對待,讓城市規劃體現人文關懷。
2)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沙掷m發展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選擇,經濟、社會、文化、人口的協調發展是現代城市發展的主流。城市規劃設計必然會破壞原有城市的生態環境,但要采取科學合理的規劃措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然后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納入每一個規劃層次。
2、合理的規劃設計實施
1)合理的確定規劃目標和規模。我國的國情是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缺乏,經濟的增長方式比較粗放,科學技術的含量不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效調控和管理城市的經驗不足。因此,把握好城市建設的節奏,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合理確定城市人口、面積的主要指標,避免盲目擴大城市規模,減少土地資源的隨意占用,防止任何臨界調整行政區劃。
2)合理的規劃布局和利益分配。城市規劃是一門需要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科學,通過合理的城市規劃手段,綜合分析、統籌安排、分清輕重緩急,進行合理的城市建設布局,進而實現城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綜合效益的共同提升。在規劃和設計,也要加強歷史文化景區保護、維修保護、環境保護和公共利益;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公眾的安全措施,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使城市建設能夠可持續發展。
總之,城市規劃設計系統劃分了城市各區域的功能,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是城市整體建設工作的基礎,也是必要的先決條件之一。城市功能布局在城市整體規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衡量城市規劃設計方案是否科學、合理的關鍵指標。因此,在我國現代化城市的發展與建設中,規劃管理部門及規劃師要深刻認識到城市的整體布局和功能區域劃分的內外在聯系,以保障城市整體規劃方案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TU7
:B
1007-6344(2017)08-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