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 包頭 014010)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價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其格其
(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工程造價實訓課程在當前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工程管理造價專業中的實踐課程中占據重要位置,工程造價的實訓課程指的是將應用軟件中的算量和計價技術與工程實例相結合,目的在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本文重點探討了工程造價實訓課程教改的必要性、傳統工程造價實訓課程的內容和弊端及當前的工程造價實訓課程的教改路徑。
工程造價;實訓課程;教學改革
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造價的實訓課程進行改革,是當前社會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的具體要求。工程造價的實訓課程是在學生完成課本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實際模擬實踐操作,傳統的工程造價的實訓課程具有較多的弊端,諸如手算時間長、算量和計價程序繁瑣且準確度低等,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對工程造價的實訓課程進行改革已經成為一個必須要深入研究的課題,要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發,建立專業的課程改革教研室,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水平。
工程造價實訓課程需要在學習建筑識圖、房屋建筑學、施工技術及工程造價管理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實施,且工程造價實訓課程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工程造價實訓課程將重點培訓學生的工程造價計量和計價能力。工程造價實訓課程使得工程技術、計量技術與管理知識緊密結合,能夠在較短周期的課程培訓中,使學生真正的與實際工程相接觸,完成一棟工程的量和價放入全面計算。計算細節包括基礎柱、梁板、樓梯等主要構件的計算,到細部構件比如散水、挑檐天溝、泛水等工程的處理等。整個工程造價實訓課程能全面檢閱和提高學生的識圖、算量及計價能力。
對工程造價實訓課程進行改革,能夠緊密結合時代要求,體現課程的應用性、前瞻性和實效性。教改的重點在于對教材內容的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大綱要求,還包括對實驗設備的改革,適當增添實驗設備,滿足實訓要求。在教改中,還強調編寫適用于教材且融合工程造價相關計量和計價的軟件,在實訓中還將對學生的識圖和應用軟件的熟練度進行培養。總之,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造價實訓課程進行改革,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新技術新規范的能力,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
2.1 實訓教材與實際要求脫節
國家對于實訓教材進行過相應的修訂,改變了傳統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和內容,但是當前大部分院校仍然使用傳統的教材,和國家推薦使用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差別較大。傳統實訓教材最大的弊端在于將各個知識模塊分割開,將工程分項講解,且各個章節選用的構建都是獨立的,不是同一套圖紙中的構建,相關性較弱,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實訓教材與實際要求嚴重脫節。
2.2 實訓工程圖紙選擇不合理
在實際的實訓課程中,教師一般選用以磚混結構為主、6層樓層以下且基礎為條形基礎和簡單的滿堂基礎的施工圖紙,這種施工圖紙和實際施工中的施工圖紙相差較大。在從事工作以后,采用的圖紙結構一般為框架結構、箱型基礎,若為高層建筑,則為框剪結構和筒體結構。因此,實訓課程中選用的圖紙不合理,實際應用價值不高,沒有包含剪力墻的計算、地下室的結構等,導致學生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實訓課程效果差。
2.3 手算工程量繁瑣、正確率低
工程造價實訓課程一般為2周,實踐短,但是在課程中學生需要計和處理大量數據。實訓圖紙一般構建較多,每一個構建在計算時都需要借助較長的計算式,因此,必須保證手算無誤,才能確保最后的出的工程量計價準確。實訓工程中較小的工程一般包括1000多個構件和200多項的分項工程量,面對如此大的工程計算量,極易出現漏算、多算或者少算的問題,且如此大的計算量,在檢驗時無法一一核對,因此只能借助概算指標和相應的經驗來確定正確率。
2.4 套價程序繁瑣、單價過時不合理
當前的工程量清單的計價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地定額也發生了變化,在計價時,造價人員智慧得到消耗量定額單價,因此,他們需要進行市場的現場詢價,才能算出綜合單價。但是針對學生的實訓課程不可能讓學生進行市場詢價,因此,一般是教師提供參考單價,再由學生匯總。這樣的單價已經是過時單價,起不到實訓的現實效果。
3.1 利用軟件進行工程造價實訓課程改革
3.1.1 建立工程造價軟件實驗室
工程造價軟件計算速度快、準確率高,在當前的工程造價行業中應用廣泛。各大院校也相應的建立了以算量、計價軟件工程造價軟件實驗室。這一舉措應該推行到各大院校中去,校方要積極加大投資,建立以算量計價軟件為主體的數字化造價實驗室,形成一體化的計價程序,同時形成以工程招投標模擬為載體的全方位數字化培養造價人員的新模式。
3.1.2 制訂與工程造價軟件相適應的課程計劃
為適應新引入的工程造價軟件,院方應該結合工程造價實訓課程的培養方向,積極調整現有的課程計劃,要重視開設造價應用課程,增加實訓課程,強調工程造價軟件與應用這一課程的必要性,同時要重視對學生的施工技術思維的培養,以促進教學計劃的完善。此外,要在實訓中心配備專業的造價指導師或工程師,致力于解決課程實踐中的難題,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識圖、軟件應用等操作。
3.1.3 培養軟件教學人才,編寫工程造價實訓圖紙與教材
重視對軟件教學人才的培養,學習可以通過加強與企業合作的形式建立實驗室,將學校的軟件教學教師派遣到實驗室進行現場觀摩和學習,以提高教師隊伍的實踐操作和教學水平。通過企業實訓的教師一般具備較高的實訓知識和前瞻性的實訓思維,因此有助于提高學生實訓教學質量。
3.2 工程造價軟件實訓課程改革具體措施
3.2.1 工程造價軟件算量和計價過程
改善工程造價軟件算量和計價過程,強調計算的自動化,可直接利用CAD圖紙導入軟件的工作界面,識別后分別定義各構件和各部分工程的屬性,識別成平面或三維模型,較為直觀。在此基礎上,軟件將工程量計算規則進行預先設置,一鍵計算可得出需要的工程量。在電子圖紙缺失的情況下,可在電腦上將軸線定義好,再利用繪圖工具在軟件界面中繪制建筑圖形,緊接著進行工程量計算和匯總。工程造價軟件可以對結構進行自動分類,便于工程中各個項目的查找,因此,在匯總和檢查時,方法便捷高效。
3.2.2 教改后工程造價軟件實訓課程教改計劃
工程造價軟件引起計算快速準確,大大節約了學生在實訓課程中的計價時間,可以為學生完成更加復雜的工程造價工作提供支持。教師也可以選用更加復雜的施工圖紙,大大提高了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
3.2.3 工程造價軟件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課題組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任務的方式改革教學方法。教師選取一個教學任務,提出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自我探索和學習,幫助學生自發的完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
綜上所述,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造價實訓課程的改革是一個系統且復雜的過程,需要重視課程的實踐性、技術性和現實性。在具體的課改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從工程造價所需的理論知識到軟件操作入手,重視培養專業的教師隊伍,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分段實施,逐步深入。要始終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開闊學生視野,加強學生在校學習和未來就業的聯系,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就業基礎。
[1]宋愛蘋,崔立華.關于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知識經濟,2015,15:133-134.
[2]曹祥軍,吳開微,柯燕燕.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價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04:119-124.
TU43
:B
1007-6344(2017)08-0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