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1+5”模式穩創充分就業社區
內江市資中縣銀山鎮銀磷社區是四川銀化集團退市改制后失業職工組成的居民性社區,共有居民4155人。近年來,在資中縣“1+5”就業服務模式指導下,銀磷社區穩步創建充分就業社區。2016年,社區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率達到97.6%,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2%以內,無“零就業”家庭,實現了就業充分、民生保障、社會和諧的目標,先后被內江市委、市政府分別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社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充分就業社區。
資中縣自銀磷社區成立以來,把充分就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以勞動就業保障服務工作站平臺為依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挖掘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和網絡用工信息,幫助下崗失業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使社區就業工作實現制度化、社會化、規范化、長效化。
強化領導、落實責任,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提供組織保證。社區成立了勞動就業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由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擔任組長,就業站、社區干部、居民組長、企業單位代表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勞動就業保障服務站和勞動保障監督站,具體負責充分就業和監督工作,各類事項及辦理流程上墻明示,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促進了充分就業工作的落實。
一查二訪、建立臺賬,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夯實服務基礎。針對社區內的“4050”人員、單親撫養未成年子女、零就業家庭及殘疾人的實際情況,社區勞動就業保障服務工作站重點采取一查二訪的辦法進行上門檢查、服務,將核實后的人員全部納入就業援助的范圍。一查,即定期到救助對象就業的地點查看是否是實名、就業項目是否發生變化等;二訪,即不定期進行家訪、暗訪,了解救助對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一查二訪中建立各類基礎臺賬15個,報表7個,納入統一的電子臺賬和數據庫進行管理。同時,以“一對一”對應管理手段對已就業的人員實行跟蹤調查服務,使失業人員和再就業人員一直處于失業原因清、家庭情況清、擇業愿望清、技能水平清、就業去向清的受控管理狀態,達到對失業人員的規范管理和精細化的就業服務要求。被援助對象實現較為穩定的就業后,會被轉入跟蹤服務的范圍,做到有進有出,動態管理。
廣泛宣傳、轉變觀念,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樹立勞動自信。社區內的失業人員大多為原國企職工,一時不能適應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和務工幫人的現實,所以社區首先把工作重點放在就業觀念的轉變上。一方面開展就業方針及就業再就業優惠扶持政策的宣傳、咨詢和服務,一方面走家入戶發放并宣講有關勞動保障和就業再就業的政策和資料,使失業人員逐步轉變就業觀念,改變擇業方式。2003年至今,共有3000余人進行了有關就業與再就業政策咨詢,2274人辦理了《再就業優惠證》,500多人到縣人力資源市場應聘。
結合市場、深化培訓,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創新長效機制。為增強失業人員在市場就業中的競爭能力,社區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培訓勞動者。近年來,在市縣勞動就業部門的幫助下,社區針對失業人員的特點,結合市場需要,先后舉辦了各類培訓班13次,856名失業人員通過培訓實現就業和創業。其中兩名優秀的創業者還被縣政府評為“再就業先進個人”。
廣開門路、優化服務,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拓展就業渠道。為拓展再就業渠道,社區圍繞“走出去、穩下來、自創業”的思路,廣開就業門路,優化就業服務。一是推薦走出去就業。社區加強與市縣就業局及用工單位聯系,發布招工信息156次,有1850名失業人員實現走出去就業。二是促進穩下來就業,打造了再就業一條街,開發了便民居家服務點,培育了文教餐百貨集中區。三是激發自主創業動力。社區鼓勵幫助有條件的失業人員自主創業,目前社區自主創業人員中有356人享受了稅費減免政策,有15人申辦了小額貸款。
在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同時,銀磷社區還成功創建了“平安社區”“文明社區”“和諧社區”“示范社區”,社區居民滿意度在90%以上。今后,社區將繼續堅持實施“1+5”就業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就業服務舉措,持續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努力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指數。
資中縣就業服務管理局 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