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梅++劉青豪
摘 要:地下管網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它擔負著城市污物、能源、信息等重要生活必須品的傳遞功能,被人們稱為"地下生命線"。本文通過對地下管網現狀的研究,提出了解決地下管網存在問題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地下管網;問題;對策
1 概述
地下管網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它擔負著城市污物、能源、信息等重要生活必須品的傳遞功能,被人們稱為“地下生命線”。自90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地下管網的突出作用和問題逐漸被人們了解。但是當前,我國不少城市都存在著同一種弊病"拉鏈路",就是在新、改、擴建道路工程反復無序開挖、長期處于施工狀態的現象。不僅給市民生活帶來不便,而且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實現地下管網科學化綜合管理,城市地下各種“生命線”進行歸找,優化城市地下空間是城市建設中事關全局的重大舉措,勢在必行。而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是解決"馬路拉鏈"問題的重要途徑,地下綜合管廊能夠有效減少和避免由于敷設和維修地下管網頻繁挖掘道路而對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影響和干擾,而且能夠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觀,建設綜合管廊是未來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必然趨勢。
2 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地下管線管理法制化是西方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是綜合管廊建設的發源地,其研究的面非常之廣,從綜合管廊建設的規劃設計、法律規定W及各管線的具體規定都有非常明確的闡述。
我國地下管線的管理工作的研究正在展開,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綜合管廊相關法規嚴重滯后于發展現狀。突出表現為各地方政府直到2005年才開始陸續出臺相關法規,這是一種明顯滯后的狀態,相關研究也屬于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國內關于綜合管廊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研究,一是對綜合管廊發展現狀的分析和下一步建設應把握的問題,二是從綜合管廊建設的規劃設升以及施工建設方面的研究,三是重點對綜合管廊建設的經濟研究以及建設中投融資方面的研究。
3 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的問題
3.1 管道老化嚴重
市區各類管網建設時間不一,鋪設時代久遠,特別是雨污水,管材腐蝕非常嚴重,有些管道已達到或超過使用壽命,跑冒滴漏現象十分嚴重。
3.2 管網規劃滯后
在各類管線建設中,往往僅是滿足目前的使用需要,隨著城市化的迅猛發展,原來的設計已不能適應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各類管線的管徑細、承載能力不足,城市面積激增、人口數量加大,現有管網已無法滿足市民的生產生活需求。
3.3 地下管網管理混亂
各類管網屬于各自所屬單位,供排水管網屬水務局,供熱、燃氣管網屬城鄉建設委,電力管網屬供電局,電信管網屬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而相關規劃工作屬規劃局,而建設地下管網涉及到的道路屬城鄉建設委,園林綠化屬園林局,形成了多頭管理、多頭建設的現狀,建設和管理難度十分大,致使地下管網管理混亂。
3.4 地下資料缺乏
管線的相關的資料很多都已遺失,有的直接將用其它資料充數;有的資料缺少地下管線必要的數據,如平面位置、管徑、豎向標高等。
4 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的對策
4.1 厘清管理責任,明確協調分工
由政府牽頭,協調分工合作,成立由建設局,規劃局,電力公司,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公司,自來水,燃氣,路燈天網以及其他管線管理部門共同組成的管理機構,明確各管線責任單位、各地下管線用途性質及其社會屬性。由政府統一規劃,其他單位不得隨意開發占用地下空間。構造一個由政府主導、法規完善、相關部門分工合作、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城市地下管線管理體系。
4.2 摸清管網現狀,科學編制規劃
要摸清地下管網的現狀,通過目前的探測技術就能夠實現這一目的。雖然探測過程中往往存在困難大,難度高,工作量大,資金需求量大且效益不明顯等問題,但是它能夠比較詳細直觀地說明管網情況, 是了解城市地下管線情況的理想方法,能為以后解決管線問題提供有力支持。同時也可以采取對比以前的施工圖紙和竣工圖紙實地補測等方法摸清地下管網的情況,形成規范、完整、準確的地下管網數字化資料庫。在摸清地下管網現狀的基礎上建立開放的管線管理信息系統,動態跟蹤更新管線變化,供各管線單位使用。
4.3 提高設計水平,加強施工管理,完善施工措施
在設計標準中,現行設計所依據的規范有的已不能滿足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需要。市政道路不同于公路,它不光要滿足地上車輛通行,更要滿足地下管線通行。只有地下管線建設好了才能保證整個工程的圓滿完成, 甚至可以說地下管網工程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咽喉和關鍵。工程實施中相關監督單位須履職到位防止“重審批、輕監管”。應當完善防災應急系統,預防災害,防患未然。施工同時應當考慮設立管道實時監控預警系統。
4.4 規范驗收程序,提升管理效率
工程竣工驗收由施工單位組織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共同對項目進行驗收。后期管理應由政府單位委派專門機構負責。
5 總結
城市建設中的一項勢在必行的重大舉措,是建立準確的地下管網檔案,對地下各種“生命線”進行歸納整理并進行綜合化的管理。而另一方面,解決“馬路拉鏈”問題的一項重要途徑又可為同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結合在一起,從而避免由于鋪設和檢修地下管網多次,可能的對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響和干擾,進一步保持路容和街景的整齊和美感。未來城市市政設施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建設綜合管廊。
參考文獻:
[1] 樓可為.城市綜合管廊的經濟分析及對策建議口[J].現代經濟信息,2012
[2] 穆宜,王小寧.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初探[J].供用電,2010
[3] 陳饋蔡.建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發展現狀與對策化[J].建筑機械化,2012
[4] 巧恒操.市政綜合管廊容納管線辨析化[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
作者簡介:
楊鑫梅,女, 本科學歷, 單位:沈陽建筑大學。
劉青豪, 男, 本科學歷, 單位: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