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薇
摘 要:本試驗于2016年5—7月,在前郭縣白依拉嘎鄉前三家子村進行.通過試驗明確25%雙環磺草酮 SC對水稻移栽田一年生闊葉雜草的防除效果及對水稻的安全性,為該產品農藥登記提供技術資料。
關鍵詞:25%雙環磺草酮SC;效果示范;試驗分析
中圖分類號:S48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10
1 試驗目的
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藥械科委托,在開展25%雙環磺草酮SC防治水稻移栽田一年生闊葉雜草的示范試驗,進一步明確25%雙環磺草酮 SC對水稻移栽田一年生闊葉雜草的防除效果及對水稻的安全性,為該產品農藥登記提供技術資料。
2 試驗條件
2.1 試驗作物、品種及靶標
供試作物:水稻;
作物品種:吉農大815;
試驗靶標:一年生闊葉雜草。
2.2 試驗地點
前郭縣白衣拉嘎鄉前三家子村。
2.3 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地一年生闊葉雜草主要品種:野慈姑、澤瀉、雨久花。
試驗地土壤及栽培條件:土壤為淡黑鈣土型草甸土,土壤肥力中等,土壤pH值為7.05,有機質含量為1.932%。5月19日機械插秧,其它病蟲害防治、水肥等管理一致,按常規進行。
3 試驗設計和安排
3.1 試驗藥劑
3.1.1 試驗藥劑
25%雙環磺草酮SC:日本史迪士生物科學株式會社。
3.1.2 對照藥劑
10%吡嘧磺隆WP:日本日產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3.1.3 藥劑用量與處理編號
3.2 試驗處理
本示范試驗共4個處理,不設重復。試驗藥劑2個處理區面積各1hm2,對照藥劑處理面積2450m2,空白對照135m2,示范試驗面積合計 2.2585hm2。
3.3 施藥方法
3.3.1 使用方法
噴霧法施藥。每667m2藥液量30L。水面噴霧,力求均勻周到。施藥時保持水層3~5cm,保水5~7d。
3.3.2 施藥器械
工農16背負式電動噴霧器
3.3.3 施藥時間和次數
插秧后3d即5月20日噴施25%雙環磺草酮1次,插秧前5d即5月13日噴施吡嘧磺隆做為除草對照噴施1次。
4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4.1 氣象資料
4.2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4.2.1 調查時間和次數
于施藥后20d、40d,目測調查靶標雜草株防效。
雜草防效調查時,每小區隨機選取3個點方塊,每點0.25m2。
藥效計算方法:
CK雜草株數-pt雜草株數
株防效(%)= ───────────×100
CK雜草株數
CK雜草鮮重-pt雜草鮮重
鮮重防效(%)= ────────────×100
CK雜草鮮重
4.2.2 作物各生育性狀調查
于6月27日,7月17日調查藥效的同時,進行作物各生育性狀調查。每處理區連續調查10穴,記錄株高、每穴株數、葉齡、葉色及有無藥害癥狀及程度。
5 結果與分析
5.1 藥效評價
從表4試驗數據可以看出:藥后20d株防效調查,各藥劑處理對野慈姑均有一定防效;對澤瀉、雨久花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處理1優于處理2、優于處理3。各藥劑處理對闊葉雜草總的株防效分別為:87.8%、 84.2%和83.3%,表現為:處理1優于處理2、優于處理3(詳見表4)。
從表5試驗數據可以看出:藥后40d株防效調查,各藥劑處理對野慈姑均有一定防效;對澤瀉、雨久花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處理1優于處理2、優于處理3。各藥劑處理對闊葉雜草總的株防效分別為:85.5%、83.4%和79.2%,表現為:處理1優于處理2、優于處理3(詳見表5)。
5.2 安全性與產量評價
從表6調查數據可以看出:3個藥劑處理間水稻各生育性狀及理論產量表現基本一致,沒有明顯差別(詳見表6)。
6 結論
25%雙環磺草酮SC施用50mL/667m2、60mL/667m2劑量對水稻移栽田野慈姑、澤瀉、雨久花等闊葉雜草有較理想的防除效果。從本試驗看,25%雙環磺草酮SC50mL/667m2 劑量略優于60mL/667m2劑量。建議生產使用25%雙環磺草酮SC防除水稻田闊葉雜草劑量為50~60mL/667m2,并與除稗劑混用,擴大殺草譜,達到全面防除水稻移栽田雜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