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林
摘 要:加強規模養殖場防疫監管工作,提高畜禽養殖的標準化,對畜產品質量安全與動物疫病風險防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分別從基本做法和如何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建設2個方面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防疫監管;養殖場;畜牧獸醫站;鄉鎮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49
引言
近年來,一些鄉鎮地區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中經常發生動物疫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不僅給當地的養殖戶帶來了經濟損失,同時也影響了畜產品質量[1]。那么鄉鎮畜牧獸醫站如何做好規模養殖場防疫的監管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 基本做法
1.1 構建一對一責任制
要想做好動物防疫工作需要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因為動物防疫是一項政策性較高的專項工作,管理人員需要提高對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視,邀請一些專業技能較強的工作人員作為技術基礎。
1.1.1 實施歸屬地管理體制
在動物防疫過程中需要遵守“政府引導,確保防疫密度,提高防疫質量”的原則,畜牧獸醫站需要加強對本地防疫監管區域的管理力度,提高對防疫責任書的鑒定,以保證防疫工作到位[2]。
1.1.2 崗位責任制
縣畜牧食品局需要安排動物疾病預防中心以及動物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加入到動物防疫監管工作當中。另外鄉鎮的畜牧獸醫管理人員也應該親自走入農場農戶,進行一對一的防疫指導,以提高監管的效率。
1.1.3 責任追究制
對于工作失職的工作人員應該嚴格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律給予懲罰,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
1.2 嚴把6道關口
1.2.1 對于所有養殖場的《動物防疫合格證》都需要進行嚴格審核
對于它們的選址、規模、投產等進行嚴格把關,要求一切與防疫站有關的影響參數都需要滿足農業部的規范要求[3]。另外畜牧食品局也應該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動物防疫法》對防疫站的防疫條件進行審核。假如所有方面都審核通過那么便可給予登記備案,并構建檔案,發其合格證書;但是如果沒有滿足防疫條件,則不可頒發合格證書,并及時督促其完善設備,盡快達到防疫要求。完善的管理方法有利于確保動物防疫條件的整體提高。
1.2.2 嚴格把控畜禽的引進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飼養場應該采取全進全出的管理模式,如果想要引入某種動物,需要先向當地的動物衛生監管所進行申報,衛生管理人員需要對引入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待引入以后,畜牧人員需要先對新物種進行隔離觀察,等到確保完全無疫之后,便可進行混合飼養。當地的畜牧監管人員需要對動物的引入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于以下幾種情況需要實現有所準備,分別是存欄、引種、免疫、出欄。
1.2.3 嚴格把控基礎免疫
動物免疫工作在畜牧養殖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于大型的畜禽養殖場需要具備專業的獸醫師對本場的畜禽情況進行監管,結合本場的養殖情況,獸醫師應該給予合理的免疫管理程序。對于強制免疫的疫苗需要由動物疾病控制中心統一進行管理,疫苗由其統一進行發放,鄉鎮畜牧監管人員一定要加強對獸醫師免疫過程的監管力度,確保其規范操作,如實填寫免疫檔案。
1.2.4 定期對養殖環境進行消毒
鄉鎮的畜牧管理人員需要定期前往養殖場,督促其進行消毒處理,并及時指導養殖人員制定合理的養殖制度,比如定期消毒處理制度、工作人員進出場消毒制度等。監管人員需要不定期對養殖場的消毒記錄進行抽查,如果發現消毒方位不全面,消毒方式不正確等問題,需要盡快督促養殖場進行整改。
1.2.5 嚴把動物投入品質量關
對于投入養殖場的所有物品都需要保證其質量,監管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抽樣檢查,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其獸藥、食物等進行嚴格控制,確保其規范使用,嚴格控制獸藥使用期限,避免出現濫用抗生素、使用危機藥品以及不認真執行休藥期的現象。以此來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
1.2.6 嚴把疫病凈化關
如果出現動物疫病,必須要嚴格按照“五不一處理”的要求進行處理,也就是不殺害、不買賣、不丟棄、不實用以及不販運,必須要做到無害化處理。鄉鎮獸禽監管人員必須要嚴格要求養殖場,構建完善無害化動物處理設施,對于死因不明和病死的動物一定要做到無害化處理,以保證動物食用的安全。
2 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建設
2.1 完善獸醫站的運行體制
目前很多鄉鎮獸醫站在運行過程中普遍存在松散混亂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獸醫站內部管理體制不完善所造成的。所以要想提高獸醫站對大規模養殖場防疫工作的監管力度,首先要完善獸醫站的運行機制,將獸醫站所有的工作人員看作是一個整體,整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利用整體的力量來對養殖場的防疫工作進行監管,會大大提高監管效率。具體來說就是構建一系列的獎罰體制、薪酬待遇體制、工作責任體制。通過這些體制來確保每一項工作落實到人,以免出現責任混淆,延誤最佳治療時間的情況;另外也要實施優勝劣汰的管理體制,形成良性的競爭局勢,讓工作人員產生緊迫感,從自身工作做起,確保自身工作質量。并且獸醫站要對員工的獎罰情況制成海報貼到公示欄中,讓員工真正體會到管理的公平公正,以此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2.2 提高人員素質
目前獸醫站有很多工作人員并不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或者是已有的專業技能已經完全跟不上現代時代發展的需求。缺乏一支專業技能較強的獸醫隊伍作為技術支撐,獸醫站只可能發展越來越落后,逐步被大規模的養殖場放棄,自然也就失去了防疫監管的能力。所以鄉鎮獸醫站必須要積極吸納優秀的防疫工作人員,努力構建一支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獸醫隊伍,淘汰那些渾水摸魚以及思想落后的醫療隊伍,以免浪費僅有的優秀資源。另外獸醫站也應定期舉辦技能培訓,不斷更新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組織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與新納入的大學生進行討論調研,拉近溝通,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良好結合的效果。除此之外積極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也是非常關鍵的,采用新型技術,不斷提高獸醫站的工作水平。采取科學的技術手段以及先進的設備作為防疫基礎,必定會吸納大量的規模化養殖場給予關注,從而實現了持續發展的目的。
2.3 提高對外監管力度
目前我國的鄉鎮獸醫站處于一種尷尬的狀態,對于很大一部分養殖場獸醫站基本上是“不病不去”或者是“病了也不去”的局面。因此在確保獸醫站具有良好的內部組織結構以后,需要切實加強對外監管力度。具體來說就是不僅要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信息傳遞與交流,從而擴大防疫知識的宣傳范圍以及宣傳力度,通過播放視頻或者是親臨講座的方式切實提高防疫效率,而且也要安排防疫工作人員親自走進養殖場幫助養殖人員找出不足,并給予一定的建議,而且也要做好售后工作,及時督促監督指導,監管人員對于未按時完成問題的養殖場給予處罰,對于未及時給動物注射疫苗或者疫病檢查的養殖人員要給予嚴肅的處分。提高對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視,引導養殖人員積極主動進行防疫工作,為增強鄉鎮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3 結語
鄉鎮畜牧獸醫站對規模養殖場的防疫監管工作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問題,不僅需要加強一對一責任制的構建、嚴把六道關口等基本做法,同時還需要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確保畜產品的有效供給、安全水平的提升,進而推動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茂松.鄉鎮畜牧獸醫站加強畜禽規模養殖場防疫監管的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4):83.
[2]謝剛.鄉鎮畜牧獸醫站加強規模養殖場防疫監管的措施[J].獸醫導刊,2016(10):10.
[3]周霞.鄉鎮畜牧獸醫站監管規模養殖場防疫的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