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星

編者按:
2016年底,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并軌“六統一”。“六統一”的背景是什么?將對貴州城鄉參保居民產生什么影響?本刊就此專訪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忠。
破解醫保制度城鄉分割難題
:2016年12月26日,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制度政策整合為切入點,以市級統籌為基礎,大力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統一(以下簡稱“六統一”)。請問《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王 忠: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03年和2007年,貴州針對農村人口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針對城鎮非就業人口建立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采取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方式籌措醫保基金,政府補助從最初的每人每年20元逐步增加到現在420元,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制度運行持續平穩。2016年全省參加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人數共達3528.28萬人,參保率達95%以上,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兩項制度城鄉分割難題開始顯現,重復參保、重復投入、待遇不均等問題出現。為此,國務院于2016年1月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明確提出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我省結合省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由省醫改辦牽頭,會同省衛生計生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等部門制訂我省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六統一”。
先行先試探索“貴州經驗”
:大力推動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實現“六統一”,貴州是否已做好充分準備?
王 忠:在啟動全省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工作前,甚至在國務院明確提出“兩保合一”的要求前,貴州就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符合實際情況的路徑和經驗。在省政府統一安排部署下,貴陽市、畢節市和黔西南州等地的試點工作成果突出,為全省推進“六統一”提供了積極有益的經驗。
以貴陽市為例。2015年12月,貴陽市人民政府印發《貴陽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方案(試行)》,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設為兩檔:一檔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實施;二檔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由市衛生計生委負責實施。同時,明確貴陽市戶籍人口以及持有貴陽市《居住證》的人口,可自主選擇參加一檔或二檔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率先實現了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四統一”。
畢節市則從2012年開始,將全市除城鎮職工以外的城鎮居民全部按照當時新農合的政策,交由衛生計生部門經辦管理,實行“八個統一”管理,統稱為“城鄉居民醫保”,真正實現了城鄉居民醫保的政策統一、待遇統一。統一后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實行政策市級統籌,并由市城鄉居民醫保管理中心統一承擔對省、市定點醫療機構墊付資金的申請、結算工作。
黔西南州啟動整合工作的時間更早。2011年,黔西南州將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整合為“城鄉居民醫保”,建立全州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和制度,統一全州醫療待遇水平,并交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經辦管理。2015年,黔西南州對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進行完善和修訂,出臺了《黔西南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實現了全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十統一”。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運行,貴陽、畢節、黔西南等市州的整合工作為全省提供了“樣本”。從省級層面來說,如何在總結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運行情況以及地方探索實踐、借鑒省外醫保制度整合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推動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
王 忠:《方案》提出的總體思路是,遵循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在現行管理體制不變的前提下,以整合基本制度政策為重點,以市級統籌為基礎,逐步實現“六統一”,推動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務更加規范、醫療資源利用更加有效,確保服務和待遇得到提升,大力促進我省全民醫療保險體系持續健康發展。
基本原則有四點:一是統籌城鄉、促進公平。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異,保障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助力健康扶貧、促進精準脫貧。二是結合實際、穩妥實施。把握總體政策的統一與具體措施的靈活,立足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城鄉居民負擔和基金承受能力,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制度順暢接續、有序平穩過渡,確保群眾基本醫保待遇不受影響、基金安全和制度運行平穩。三是協同推進、注重銜接。整體謀劃,突出醫保、醫療、醫藥“三醫”聯動,加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銜接,發揮整合效應。四是創新機制、提升效能。堅持管辦分開,落實政府責任,完善管理運行機制,深入推進支付方式改革,提升醫保資金使用效率和經辦管理服務效能。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基本醫保經辦服務。
增強參保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推動城鄉居民醫保“并軌”,對于參保居民來說,會產生哪些影響?
王 忠:推動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有利于促進基本醫療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務更加規范、醫療資源利用更加有效,促進全民醫保體系平穩持續健康發展,更重要的是,按照“繳費就低不就高、待遇就高不就低、目錄就寬不就窄”的思路,參保群眾能夠普遍獲得實惠,參與改革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具體來說,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整合,將帶來四大變化:
一是基金統籌層次將提高到市州級、基金規模增大,基金的抗風險能力大幅提升;二是遵循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技術適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則,在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目錄的基礎上,2018年1月1日起執行統一的醫保目錄,實現參保群眾公平獲得相同的醫藥報銷范圍待遇;三是增加了定點醫療機構,統一定點機構管理辦法,強化定點服務協議管理,讓參保群眾就醫選擇更多;四是穩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與實際支付比例間的差距,并保留整合前的按病種重大疾病保障等特殊保障政策。
同時,按照保障適度、收支平衡、確保整合后基本醫療保障待遇總體不降低的原則,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資源分布狀況、醫療消費水平、籌資標準、物價指數等因素,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逐步相應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并建立個人繳費標準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銜接的動態調整機制。從2017年9月籌措2018年度基金開始,各統籌地區城鄉居民實行統一的個人繳費標準和各級財政補助政策,學生、兒童與成人繳費標準一致。(責任編輯/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