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來,孟慶雅
(鞍山師范學院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7)
岫巖地區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
王東來*,孟慶雅
(鞍山師范學院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7)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的實施是化學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化學教學活動取得成效的保證。通過對岫巖地區初三學生和化學教師的調查,了解目前岫巖地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實驗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化學實驗教學;現狀調查;問題;建議
化學是一門基于實驗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不僅對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有幫助,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培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1]。因此,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既是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重要的內容、手段和途徑。化學新課程標準把發展科學探究能力作為一個重要指標,現行的初中學化學教材(人教版)中安排了大量的以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增強學生理解的課堂實驗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的課外活動。化學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當前這些實驗、活動開展的情況究竟怎么樣呢?如何使化學實驗教學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基于此,本文對岫巖地區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研究。
1.1 調查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選取岫巖地區4所不同學校共320名初三學生和20位化學教師參加此次調研活動。其中,教師組成中市級骨干教師2人,校級骨干教師15人,其余是普通教師;4所學校的情況為:1所重點中學,2所一般中學,1所條件較差的中學。
調查方法采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共向學生發放320份問卷,收回316份。
1.2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1)對學生的調查:學生對化學實驗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及重要性認識。(2)對教師的訪談:包括學校實驗儀器配備、不同化學實驗的處理方式、學生做實驗的個數、分組情況以及影響實驗課正常開展的各種因素等。
整理調查結果基本情況如下:新課程改革以來,多數學校的實驗室條件得到了改善;80%以上的學生對化學實驗感興趣,50%的學生都能認識到化學實驗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也想動手親自做實驗,但學生實際動手實驗的機會還很少;90%以上化學老師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有了較大的改變,能意識到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對開發自身的能力持認同態度,但由于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化學實驗教學的各項目標未能如期實現。“演示實驗”、 “活動與探究”及“家庭小實驗”沒有達到開展要求分別占50%,70%和80%,大部分教師多用語言上的敘述和黑板上板書完成相關實驗。而開展“調查與研究”的情祝更差,僅有個別學校的個別學生參加了這一活動。
3.1 傳統教學和評價觀念
受過去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記、做等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社會和學校對實驗課重視度還不夠。素質教育的思想己提出多年,但受中考風向標的影響,學生考試成績仍然是評價一個學校、老師重要的指標,這就導致一些學校的教師在前面做演示實驗,學生在下面旁觀,一些比較簡單的演示實驗,甚至有時候教師的演示都少。雖然中考加試化學實驗操作促進了教育觀念的轉變,加強了實驗的教學訓練,但仍有不少學校的老師臨時突擊應考,只講述實驗原理、操作過程、現象和結果。這種重理論,重記憶的做法,忽視了對學生實驗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3.2 實驗資源及師資力量不足
多數學校只有一個化學實驗室,實驗器材、實驗藥品數量不足,這不僅影響演示實驗效果,也給學生分組實驗的開展造成了很大困難。即使是儀器、藥品配備比較好的學校,也是多名學生一起做實驗,學生很少有獨立實驗的機會。另一方面,多數中學沒有設置專職實驗員,實驗員皆是由任課教師兼職。從走訪的學校情況可知,中學化學教師人均授課3~4個班,每個班化學周課時為3課時。面對課時緊,任務重的教學內容,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實驗、研究實驗。更談不上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
3.3 應試教育的影響
應試教育使教師和學生更關注的是考試成績。教師更愿意把時間花在講實驗,讓學生背實驗、多做習題來提高學習成績。雖然多數學生對化學實驗感興趣,也能正確認識到化學實驗在培養動手能力上的功能和作用,也想親自動手做實驗,但面臨中考,各科作業較多,沒有時間進行家庭實驗和課外調查研究。
4.1 加強化學實驗室建設
化學實驗室是化學實驗教學實施的教學資源,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場所[2]。學校應重視化學實驗室建設,應盡力為實驗課的開設配置必要的設備、儀器和試劑,為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和基礎。
4.2 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
教師應該改變過去單向信息傳遞的教學模式,積極創造各種條件鼓勵學生獨立做實驗,以此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和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新課程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從生活社會的實際出發,精心構建探究實驗的設計和應用,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設計方案、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分析并概況結論。通過探究活動,引發學生的思考,驅動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3 積極采用微型實驗
微型化學實驗因其具有實驗儀器微型化,試劑用量少,節省時間,減少污染、安全可靠等優點,是目前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將微型化學實驗應用到課堂教學,教師因地制宜積極把一些演示實驗開發成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微型實驗,讓學生全面參與,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分析及解釋,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3]。
4.4 合理使用媒體,實現最優化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用于化學實驗教學,使得課堂上教師可采用多種呈現手段創設學習實驗的教學情景。計算機模擬實驗,可使復雜與微觀抽象的化學概念用圖形、圖像和聲音再造逼真的情景來表述,幫助學生親身感受化學過程的動態變化,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它使學生獲得化學實驗最直接的手段和最好的感性材料,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微課新型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將所授知識組成的基本單位由段變為點融入到視頻課件,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性和創造性[4]。
4.5 積極開展課外實踐實驗
課外實踐實驗是對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加深,組織好課外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培養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結合化學與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密切聯系的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驗,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化學問題,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分析和解釋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同時,鼓勵學生關注與化學有關、體現化學社會價值的最新科學技術,進而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鄭長龍.化學實驗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20.
[3] 陳麗東,林 韜.淺談中學微型化學實驗的功能及實施[J]. 廣州化工,2014,42(6):160.
[4] 楊仁茂.挖掘和發揮化學實驗教學功能的探討[J].化學教育,2012,33(10):65-68.
(本文文獻格式:王東來,孟慶雅.岫巖地區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J].山東化工,2017,46(13):128-129.)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of Xiuyan
WangDonglai*,MengQingya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 114007,China)
Chemistry is a natural science based on experi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the core of chemistry teaching and the guarantee of effective chem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Through a survey of the third-year students and chemistry teachers in Xiuyan area,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s presented and analysi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have been put forward.
experimental teaching; current status;cause analysis; strategy
2017-04-23
鞍山市社會科學研究重點課題(as20162062)
王東來(1966—),男,博士,教授,主要從事化學學科教學研究。
G633.8
A
1008-021X(2017)13-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