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庭審實質化為視點*"/>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 健,劉曉涵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我國庭前證據移送方式及相關制度改革之聯動
——以庭審實質化為視點*
劉 健,劉曉涵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庭前證據的移送方式決定著審判人員庭前審查的范圍以及能否對案件產生庭前預斷的效果。我國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改革經歷了一個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過程。庭前證據全案移送方式的重新確立,是我國庭審實質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該制度目的的實現有賴于一系列相關制度的完善。
全案移送方式;庭審實質化;審判中心主義
DOI.10.19510/j.cnki.43-1431/d.20170223.003
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是指在刑事訴訟程序中,卷宗材料從公訴機關向審判機關轉移的具體方式,一般劃分為當事人主義的移送方式和職權主義的移送方式兩大類型。當事人主義移送方式也被稱為起訴狀一本主義,即檢察官在提起公訴時,只能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交具有法定格式的起訴書,不得移送可能使法官對該案件產生預斷和偏見的訴訟證據和其他文書,同時也不得引用這些文書和證據的內容。職權主義移送方式也被稱為卷宗移送方式,指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一并移送起訴書等所有卷宗材料。我國處于從庭審形式化向實質化的變革過程中,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改革作為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也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梳理我國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改革的發展脈絡,明確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改革的出發點,進一步促進相關制度的完善,對于加速庭審實質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1979年《刑事訴訟法》確立了庭前證據全案移送方式。這部法律確立的全案移送方式具體來說是指:首先,檢察機關在公訴階段結束之后,要將其掌握的全部卷宗材料移送給法院。其次,主審法官在接收到全部案卷材料的基礎上,對移送的案件進行全面查閱和研讀。與此同時,法官還可以在審查案卷階段提訊被告人以及通過勘驗、搜查、鑒定等方式進行調查核實證據的工作。最后,進入到證據審查結束階段,如果法官內心認為檢察機關移送的案卷材料能夠達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標準,便可以做出對此案件進行開庭審理的決定;反之,對于“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卷材料,法院則有權將該案卷退回檢察院,讓其進行補充偵查。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決定提起公訴的案件,在法庭審判之前需要將包括證據在內的全部案卷材料移送法院,法院對檢察院移送過來的訴訟文書、證據材料等進行全面審查,從而方便法官在審判前了解更多的案件情況,為庭審做充足的準備。然而有學者對這種全案移送方式提出了質疑,認為這種方式使得法院在開庭前對案件進行“實質性審查”,法官通過閱卷容易對案件形成預斷,出現依據庭前移送的案卷筆錄“先定后審”的現象,使得庭審流于形式化*趙秉志.當代刑事法學新探索——北師大刑科院教師刑事法論文薈萃[C].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556.,其運作方式與偵查終結、審查起訴等活動無根本區別,使得審判的優越地位和決定性作用難以體現和發揮。
1996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了庭前證據全案移送的方式。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第150條規定,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訴的案件,在開庭前需要向法院移送有明確指控犯罪事實的起訴書以及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照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50條。。這種證據移送方式被一部分學者總結為“復印件主義”,它既不同于起訴書一本主義,與卷宗移送主義更是有很大的區別。起訴書一本主義即檢察機關只向法院移交起訴書而不移交證據材料,卷宗移送主義即移送全部的案卷材料,而復印件主義介于兩者之間,意圖汲取兩種案卷移送方式之所長,既不單單移送一紙起訴書,也不是將所有案卷移交至法院。然而這種“中國式”證據移送方式不僅未能克服之前全案移送方式的弊端,還帶來了新的問題。
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二次修改回歸了庭前全案移送方式。根據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第172條規定,檢察機關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做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72條。。相較于1996年《刑事訴訟法》取消了對檢察機關移送的案卷范圍的限制,改變了復印件主義的移送主要證據、證人名單等內容,重新恢復了全案移送案卷材料的制度。從表面上看這是對1979年《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庭前證據全案移送方式的回歸,實質上法院將以前的全案移送制度“舊瓶裝新酒”——改以往的法官實質審查為形式審查,與1979年《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全案移送制度本質上是有所不同的。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的實質是一次結合之前法律實踐后的效果和我國基本國情的良性變革,也證明了我國的庭前證據移送方式變革是一個不斷科學化、合理化的螺旋式上升發展過程。
庭審實質化,是“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其基本目標是“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實現訴訟證據質證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訴辯意見發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庭前證據移送方式在上述不同階段對庭審實質化進程具有不同影響:
1979年《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庭前證據全案移送方式與我國采用大陸法系國家的職權主義訴訟結構相契合。這種方式雖然有利于法官在庭審前全面了解案件情況,發揮法官在刑事訴訟中的主導作用,提高訴訟效率,但從實踐層面上這種方式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反觀德國,德國是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代表國家,故其釆取的庭前證據移送方式也是能夠突出表現職權主義特征的全案移送制度,但直接言詞原則與集中審理原則的貫徹、辯方充分的閱卷權和申請調查取證權的賦予、裁判理由公開原則的堅持使得全案移送方式的弊端得到解決,優勢也同時更能充分得以顯現。而當前我國由于缺乏這些相關的制度建設,只是盲目地采取全案移送的方式,反而加劇了庭審的形式化,具體表現主要有通過庭前審查,主審法官已經對證據材料進行了全面的、實質的閱讀,對被告人是否有罪也心中有數,并且為了審查公訴機關移送的案件是否達到開庭的標準就必須展開各種庭外調查證據的活動。如1979年刑事訴訟法第109條的規定,法官在庭前通過積極主動的調查證據與查閱案件材料的活動認為案件達到了開庭審理的標準,即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也就是對被告人是否有罪已經形成內心確信,這樣使得庭審只不過是印證之前心證的工具,法官審案只是走個過場。加上檢察官在庭上只是一味地照本宣讀案卷材料,被告人的供述也是在宣讀完筆錄之后。不重視言詞證據,沒有強制證人出庭制度,被告方對證人證言如有異議也不能當面和證人對質。種種這些弊端不符合程序正義原則,直接或間接推動了1996年移送方式的變革。
1996年確立的復印件主義是針對之前全案移送方式的弊端而出臺的。這種方式介于起訴書一本主義移送方式和全案移送方式之間,更貼近于前者。改革的初衷是為了防止原來公訴機關將所有卷宗移送法院進行實質審查而造成“先定后審”局面的發生,但這種表面兼采兩種方式之長誕生的雜糅型移送方式,不但不能徹底排除法官的庭前預斷,反而還有可能造成法官的“偏斷”。因為在庭審之前法官接觸的是起訴書和證據目錄、證人名單、主要證據的復印件或照片,首先如何劃分主要證據的標準是由檢察院制定的,檢方必然會移送對自身指控更有利的證據,而法官在不能獲得其他案件信息的前提下必定會受這些證據的影響,極有可能形成庭前預斷甚至“偏斷”;其次,復印件主義加劇了控辯雙方地位的不平等。以前辯護方可以查閱到全部卷宗材料,但現在只能查閱到有限的控方證據,這樣使得辯護方在庭審中往往只能在量刑問題上發揮有限作用,而對法律適用和定罪方面無法針對控方的理由進行充分辯駁。
1998年,即在“復印件主義”案卷移送方式單獨實施兩年之后,“六部委”通過了一個帶有立法解釋性質的規范文件,對案卷移送制度進行了補充規定,該法律文件規定檢察機關應該在法院開庭審理結束后三日內移送其掌握的全部案卷材料。復印件主義造成法官不能全面把握案件情況,加重法官在庭審中主動調查的工作負擔。而這一補充規定,即特殊的庭前“復印件主義”加庭后全案移送的案卷移送方式的確立緩解了這一矛盾,但這一方式舍本逐末,沖淡了變全案移送方式為復印件主義移送方式的原始初衷,使得庭審實質化道路再次偏離軌道??偠灾?,復印件主義不僅沒有使庭審形式化的局面得到改善,反而給庭審實質化道路增添了新的“攔路石”。
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二次修改重新確立的全案移送方式不是一次簡單的回歸,而是在總結我國幾十年來的刑事證據移送方式經驗教訓基礎上,所作出的相對于復印件主義更為理性的選擇。總的原因是我國目前已找準了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完善庭前證據移送方式的相關制度?!耙粋€國家的制度選擇,受制于該國特定的政治結構、法律文化、經濟狀況等因素。無論是卷宗移送主義抑或起訴書一本主義,都是在和適合本國國情的其他制度相配合中發揮作用的”*趙秉志.當代刑事法學新探索——北師大刑科院教師刑事法論文薈萃[C].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556.。然而與法制建設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確立的全案移送方式在相關制度上僅僅有庭前會議制度等,并且制度的設計過于機械,難以實現聯動,遠遠沒有達到根除其所帶來的法官庭前預斷與先定后審等庭審形式化弊端的最終要求。舉例來說,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1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后,對于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此規定是為了促使法官對案件進行形式審查而非實質審查,立意是為了減輕法官對案件形成庭前預斷。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庭前審查的法官與參與庭審的法官往往為同一人,所以在審查案件是否符合開庭條件時,主審法官不可避免地會審閱到全部案卷材料,使得該項規定要求的形式審查成為空談,無法起到避免庭前預斷的作用。
一言概之,改革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最重要是完善庭審實質化相關制度。庭審實質化改革像一輛向前行駛的四輪馬車,單單改革庭前證據移送方式只是修葺馬車的一個輪子,必然不能帶動庭審實質化這輛大車的整體前進。并且,任何一個證據移送方式都是不完美的,只有在選擇最適應本國基本國情的移送方式的同時帶動相關制度的改革,才能揚長避短,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效能。
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二次修改重新確立了全案移送方式,促成這項改革必須以相關制度改革聯動為基礎。
(一)確立審判中心主義
審判中心主義一是指審判是偵查起訴運作的目的,同時也是檢驗審判前各種行為是否合法的場所;二是審判權的地位不能被偵查權和起訴權凌駕,后兩者必須積極配合審判權的行使;三是審判權對涉及的公民人身財產權利的強制措施進行司法審查。故審判中心主義追求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問題得到最終的、權威的確定只能發生在審判階段。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領域對這一問題的爭議較少,原告、自訴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后一般直接進入審判階段,審判中心主義的理念并不需要刻意強化便能在庭審中得到貫徹。而在刑事訴訟中,偵查機關、檢察機關進行的庭前活動使審判程序難以發揮對其他程序的制約作用,嚴重影響了刑事司法公正。深化刑事司法改革,必須以確立審判中心主義為著力點。
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是為審判服務的,只有在確立審判中心主義的前提下,庭前采取何種證據移送方式才有意義。西方國家都是以審判為中心的,偵查權附屬于檢察院或是法院,獨立性不強,且審判權制約著偵查權和檢察權*胡益紅.庭審形式化原因探討——從案卷筆錄中心主義的角度分析[J].安康學院學報,2009,(8):26.。我國新確立的庭前全案移動方式在庭審前就將所有的案卷材料移送至法院進行審查,雖然名義上是形式審查,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避免法官對案件進行預斷。故法官觀念的轉變最為關鍵,只有主審法官心中秉持審判中心主義,即便庭審前全面接觸了案件產生了預斷,也能在庭審中積極發揮法官職權主持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查明案件真相,從而推翻之前錯誤預斷或證實正確預斷。
(二)完善庭前會議制度和證據展示制度
國外大多數國家都設立了預審程序。西方的預審制度具有過濾、分流以及監督案件的功能,可以有效避免法官形成庭前預斷并防止庭審形式化,有提高訴訟效率和保障程序公正的功能*孫琳琳,張創發.西方國家刑事預審程序機理之再審視[J].法制與經濟,2013,(9):21.。我國雖然沒有設置預審程序,不過本次新刑事訴訟法增設了庭前會議制度。按照本次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啟動庭前會議是針對證據材料較多、案情重大復雜、社會影響重大的案件,召開時間為法院立案后開庭前,參與者包括控辯雙方當事人和庭審法官。庭前會議制度雖然不像國外預審程序案件具有限制和分流公訴權的作用,但它被賦予了證據展示功能,即在庭前會議中,控辯雙方都要將自己在庭前獲悉的并且準備在庭審中使用的證據向對方展示,對有爭議的證據雙方還可以向法官提出質疑,屬于非法證據范疇的由法官主持調查。當然,有效的證據展示制度還必須輔之以必要的懲戒措施,即對于控辯雙方任一方不按照該項制度展示的,應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如證據失去效力或強制退回補正,從而促使雙方切實履行這一義務。其中,最有力的制裁措施莫過于排除違反證據展示制度的證據,對于控辯雙方在庭審階段提出的屬于證據展示范圍而未展示的證據,庭審法官應基于另一方的申請排除該證據作為定案根據*史立梅.程序正義與刑事證據法[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275.。
(三)確立直接言詞原則
直接言詞原則實際是兩個原則,即直接原則和言詞原則,二者相互連通,直接原則是言詞原則的基礎,而言詞原則是直接原則的補充。我國的刑事訴訟法雖然并沒有直接規定這一原則,但在實際運用中對其持肯定態度。這一原則的訴訟價值的全面性不僅體現在保障了控辯雙方訴訟地位的平等,有利于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活動,還更能促使審判人員直接聽證,準確認定案件事實和情節*李心鑒.刑事訴訟構造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261.。
直接言詞原則并不屬于直接變革庭前證據移送方式中的一環,但該項原則與采取何種庭前證據移送方式是相互承接的關系。由于當前我國采取的是全案移送方式,在庭前法官已經接觸到所有的案卷材料,對于案件的事實、情節以及法律適用問題已經形成了預見,為了防止庭審流于形式,必然要求在庭審中堅持直接言詞原則。第一,確立一切證據材料必須當庭查證的證據規則。過去庭審中過于重視書證,公訴人一般只是書面宣讀起訴意見、證人證言、筆錄等,控辯雙方的對抗性遠遠不夠。堅持直接言詞原則即要求主審法官對于凡是在庭審之前形成的證據如筆錄、鑒定意見、證人證言等必須在庭審中以言詞的形式進行查證,否則該證據將失去其證明案件事實的訴訟價值。第二,能夠出庭作證的被害人、證人、鑒定人必須出庭作證。如果被害人、證人、鑒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其在庭審前作出的證言和鑒定意見失去證據效力,如果確有必要出庭的可以根據情況采取拘傳等強制措施并給予一定處罰。同時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應建立相應的補償制度并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
(四)改進法官遴選機制,建立主審法官責任制
根據有關調查數據表明,從事刑事審判的年限越長,每年辦理的刑事案件數量越多的法官越偏向于移送全部案卷材料。并且法官支持庭前移送全部案卷材料的出發點一方面是法官能更全面地掌握案件信息,提高辦案效率,另一方面是為了使辯護方在庭前全面了解控方的證據材料,明確爭議焦點。還有一項針對庭前證據開示制度的調查也表明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審判人員也更贊同庭前證據開示制度。這表明審判人員的文化程度越高,尤其是法律知識深厚積累,越能更全面理解這一制度的程序公正、權利保證以及效率價值*趙秉志.當代刑事法學新探索——北師大刑科院教師刑事法論文薈萃[C].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560.。我國采用的是大陸法系的職權主義訴訟結構,法官在審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個案子能否得到公正判決,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障,正義能否得到伸張很大程度上都與法官的專業素質密切相關,尤其是在庭前證據全部移送的要求下,實現庭審實質化更是對法官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加強法官職業化建設,同時改革教育培訓制度、搞好法官素質教育,改進法官遴選機制、提高法官人品道德素質,都是切實加強法官隊伍“五過硬”建設的必要措施和重要環節。其中法官遴選機制作為提高法官職業素養,選拔高素質法官等措施的重要環節更是亟需改進。國家創建遴選制度的目的是使能公正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法官到案件復雜、敏感度高的地區工作。但目前我國法官遴選制度仍然存在進人管理不規范、編制員額比例不確定以及職業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這類問題的存在將必然導致遴選機制的運行受到阻礙,法官人才資源得不到正確方向的疏導。
同時,加強法官隊伍建設只是針對內部的問題,保證法官獨立審判的外部環境這一問題同樣值得重視。法官獨立審判的意義,意味著不僅僅是法院之外的國家機構、團體、個人不得干涉法官審判,即使是在法院內部,任何機構和人員也不得干涉法官獨立審判*潘劍鋒.中國司法制度改革的若干問題[J]. 煙臺大學學報,2001,(4):149.。而在我國,目前法官審案受到很大外部和內部的雙重壓力,例如合議庭審理重大、疑難的案件應報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合議庭在對案件作出判決時要充分考慮審判委員會的意見等等。想要改變這種現狀,應該建立起主審法官負責制,即主審法官對其負責的案件單獨進行審理和判決,一旦出現了錯案,相應的責任也應該由主審法官承擔。這項措施能增強主審法官的責任心,使得法官即使在庭審前閱讀了全部證據材料,也不會忽視庭審這一環節,避免冤假錯案的產生。
Pre-Trial Evidence Transfer and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ve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From the Viewpoint of Trial Substantively
LIU Jian, LIU Xiao-han
(SchoolofLaw,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The way of the evidence transfer before trial determines the range of the pre-trial review and the effect of pre-trial prediction. The revolution of the pre-trial evidence transfer has undergone a spiral of escalation. The reestablishment of pre-trial whole-case transfer mode relies on the perfecting of relevant system,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ssentialism of court trial.
whole-case transfer mode; the essentialism of court trial; trial-centeredness
2016-12-24 該文已由“中國知網”(www.cnki.net)2017年2月23日數字出版,全球發行
劉健,男,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劉曉涵,女,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刑法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
DF718
A
1672-769X(2017)04-00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