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濤
(衡水學院化工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部分本科高校轉型背景下實踐教學路徑的研究
程海濤
(衡水學院化工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階段,對本科高等教育供給側給出了新的發展方向,著力推動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發展,以適應新形勢下對人才的需求,成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本文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存在問題、弊端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策略與路徑。
轉型發展;實踐教學;路徑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階段,對本科高等教育供給側給出了新的發展方向,著力推動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發展,以適應新形勢下對人才的需求,成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建設具有特色的地方應用技術型大學,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首要任務,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教學平臺,建設適應教育轉型發展需要的實踐教學平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成為地方本科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課題。
實踐教學平臺是實踐教學的依托,包括實踐教學場地、實踐教學設備、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過程、實踐教學評價。實踐教學平臺是培養市場需求、應用型人才的最直接路徑之一[1]。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歷史強音下,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1.1 積極建立生產實踐與教學體系結合新模式
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各相關部委聯合發布了有關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重點強調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2]。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高校轉型發展、本質發展、共贏發展、分類發展的基本路徑。產教融合主體分別是生產實踐與教育教學,教育教學以生產實踐需求為導向,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體系,同時生產實踐為教學中理論應用提供平臺,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成為一體,重在融合。校企合作是實現產教融合的直接手段,校企合作的方式成為產教融合實現的重要步驟。學校和企業根據各自的優勢與資源,建立實踐教學平臺,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教學平臺,有效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優化專業構成,更新人才培養目標,調整人才培養規格,與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相適應,全方位高效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3]。
1.2 建立實踐教學師資培養新模式
為了適應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培養層次高、素養全面的應用型人才,需要即有生產實踐經驗,又有學術理論深度的師資力量。由于多方面原因,地方本科高校師資力量的能力不夠全面,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同時師資力量的結構、比例、知識、素養嚴重失衡,不能助力應用型人才培養[4]。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實踐教學平臺既是學生實踐經驗得來的途徑,也是培養新型師資力量的路徑。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體形式實踐教學平臺將更高效推動適應新形勢的師資力量培養。
1.3 培養高校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能力新路徑
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過程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關鍵環節是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深化,對培養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能力尤為顯著。實踐教學的實現要依托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平臺,既是人才培養的基地,也是企業科研創新的場所[5]。地方本科高校轉型過程中實踐教學平臺的創新與創意、創新、創業能力人才培養相結合。以實踐教學平臺為基礎,通過實際產品生產工藝為培訓項目,在企業真實生產環境下進行訓練,同時為企業生產實踐出現的問題出謀劃策,積極投入科研,培養學生精準提出、分解、化解難題的創業性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平臺是地方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凝練地方特色、融入地方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并且形成了廣泛的共識。地方本科高校已經在實踐教學平臺建設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設,開創了新局面。同時在實踐教學平臺運行機制、本質提升、效益提升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2.1 實踐教學平臺運行機制不夠完善
地方本科高校實踐教學平臺建設,主要依靠現有企業工藝設備、學校個人面子,使得實踐教學平臺經常更換,無延續性可言,更談不上效率,往往流于"看客"的形式[6]。主要因素有:
2.1.1 市場機制缺乏
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平臺過程中,只著眼于高校教學,忽視企業是市場主體,以追求經濟效益為本質的特征,企業在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與運行過程中得到利益,同時也會造成企業人、財、物的浪費,增加企業效益成本,企業在實踐教學平臺建設過程中非常消極與被動[7]。
地方高校擁有的人力、科研、技術等優勢資源,不能高效轉化為企業生產的實際需求,服務于地方企業的能力明顯不足。
2.1.2 企業缺失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把經濟優先作為自己戰略首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存在認識盲區,沒有更高水平的看待問題,忽視自己社會存在的價值,經濟效益最終是社會產生的,沒能清醒的意識到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義務。企業普遍在實踐教學平臺共建方面動力不足或者干脆拒絕,多出于對安全生產、管理后勤成本、投入產出效益等因素。簡單說就是沒有舍掉小我,也就沒有實踐教學平臺產生效益的大我。
2.1.3 政府職能轉變不完全
政府職能是服務于社會,在實踐教學平臺建立過程中應該有具體有效的、落到實處的措施,為企業減負松綁,為地方高校提供強大后盾,這樣才有利于具有創意、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培養,真正踐行新發展理念。
2.2 實踐教學平臺師資力量欠缺
地方高校在實踐教學平臺建設上,存在數量多、質量差、重形式、輕內涵的現象,往往是在企業掛快牌子就沒有了下文,比形式主義更形式,就是虛設,根本體現不出實踐教學平臺的人才培養功能。
2.2.1 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實踐教學,需要指導教師有足夠的實踐工程經驗,但是高校教師學歷高、科研能力強,同時有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及繁瑣的考核、評聘現實任務,對實踐教學中學生的指導非常有限,是制約實踐教學平臺發揮作用的巨大障礙。
2.2.2 實踐教學軟件缺失
實踐教學內容脫離實際需要,教學內容陳舊,同時企業在共建過程中,處于商業機密考慮,不會把自己的核心工藝技術作為實踐教學平臺教學內容,學生得到只是身體勞累的簡單操作,對實踐教學效果非常不利。評價機制不科學,單一理論操作評價,不能真實、精準的反應實踐教學的效益。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當下新發展理念的內涵,體現了高質量、高效率、公平、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有效路徑。
3.1 創新過程管理,提升實踐教學平臺內涵建設
過程管理是實踐教學平臺高效運行的保證,以制度化的運行機制提升實踐教學平臺內涵建設,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保障。
從制度改革與創新下手,解決實踐教學師資力量的建設,形成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摸索出職稱評聘體現企業實踐教學經歷、教學評價結合實踐教學與科研轉化效果、績效考核突出企業項目開展等路徑,最大限度激勵教師注重實踐教學能力的積極與主動性。
制定體現地方企業特色實踐教學內容,體現實踐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工藝、產品研發、設備制造、營銷模式的有機結合。實踐教學環境真實化,真正體現實際生產崗位分工協作,從內容和實踐形式、從實踐能力廣度與實踐知識深度為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保駕護航。
優化考核評價機制,實踐教學設計的環節與過程都有教師指導、科學考核、詳細過程記錄。形成理論操作考核、實際應用考核、企業考核、學校指導教師評價的全方位、立體化考核體系。
3.2 建立共享機制,實現實踐教學平臺質的飛躍
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持續創新,關鍵要實現各方面資源的共享,均衡高校與企業的利益,建立長效雙贏、多贏機制,實現高校與企業在實踐教學平臺運行過程中互惠互盈。
地方高校主動轉變思想,積極發掘地方企業在當前市場經濟背景下的實際需求,建立共享、互盈的基礎,正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體現地方企業的夙愿與追求。以實踐教學平臺為依托,切實給企業以有市場競爭力的智力支持、人力支持、研發技術支持,強化企業參與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熱情。
3.3 強化政府職能
地方各級政府,應當積極敢作為,為地方高校實踐教學平臺建立制定相關政策,利用政府教育基金與企業稅收政策,通過建立示范工程,提高地方企業參與建設高校實踐教學平臺的興趣。
轉型發展背景下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質量,直接體現出產教融合、校企共享共盈的廣度與深度。地方高校要抓住轉型發展的機遇,借力地方優勢產業與大型企業,實現實踐教學平臺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職能質的飛躍,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1] 柳友榮,項桂娥,王劍程.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模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5):64-68.
[2] 馮建業,閆喜亮.產教融合下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探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6(5):47-49.
[3] 龔兵麗,鄭長濤,戴克林.地方高校實踐教學基地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7(5):197-200,216.
[4] 劉 東,王秋萍,孫 楠,等.產學研合作制訂教學計劃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研究與實踐[J].經濟研究導刊,2008(6):204-205.
[5] 郭奇斌,樊文斌,王懷棟,等.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高職實踐教學基地[J].中國高等教育,2010(23):53-54.
[6] 文志英.加強高校本科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與管理:以武漢大學實踐教學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10(12):110-112.
[7] 張國輝.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5(3):77-80.
(本文文獻格式:程海濤.部分本科高校轉型背景下實踐教學路徑的研究[J].山東化工,2017,46(08):155-156.)
2017-03-08
衡水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jg2016050);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Q172022);衡水市科技計劃項目(2016011007Z);衡水學院2016年度院級課題(2016L003);衡水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jg2016073);2017年度衡水市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2017055)
程海濤(1981—),河北衡水人,講師,工學碩士,主要從事化工、化學教學改革研究,功能分子化學修飾與分析及性能研究,精細化工產品綠色合成與分析及性能研究。
G642.0
A
1008-021X(2017)08-0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