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服務臺
●一般納稅人提供輪船內部裝飾裝修服務是否屬于建筑服務中的裝飾服務,是否屬于營改增范圍,按照11%的稅率計稅?
答:根據《國家標準固定資產分類與編碼》規定,輪船不屬于第四大類“交通運輸設備”。按《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二條規定,對設備的裝飾維修按“加工、修理修配”征稅,屬于傳統增值稅行業,適用稅率17%。
●住宿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提供哪些服務,可以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哪些需到稅務機關申請代開?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境外提供建筑服務等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9號)第十條規定,全面開展住宿業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月銷售額超過3萬元(或季銷售額超過9萬元)的住宿業小規模納稅人提供住宿服務、銷售貨物或發生其他應稅行為,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自行開具,主管國稅機關不再為其代開。
住宿業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其取得的不動產,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仍須向地稅機關申請代開。
●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被工程發包方從應支付的工程款中扣押的質押金、保證金,未開具發票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應如何確定?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境外提供建筑服務等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9號)第四條規定,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被工程發包方從應支付的工程款中扣押的質押金、保證金,未開具發票的,以納稅人實際收到質押金、保證金的當天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文件中所稱的“公平市場價格”如何確定?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2號)第一條第四項規定,《通知》所稱公平市場價格按以下方法確定:
1.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平市場價格,按照取得股票當日的收盤價確定。取得股票當日為非交易日的,按照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確定。
2.非上市公司股票(權)的公平市場價格,依次按照凈資產法、類比法和其他合理方法確定。凈資產法按照取得股票(權)的上年末凈資產確定。”
●納稅人以長(短)租形式出租酒店式公寓并提供配套服務的,按照什么稅目繳納增值稅?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境外提供建筑服務等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9號)第五條規定,納稅人以長(短)租形式出租酒店式公寓并提供配套服務的,按照住宿服務繳納增值稅。
●境外單位通過教育部考試中心及其直屬單位在境內開展考試,教育部考試中心及其直屬單位如何確定銷售額?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境外提供建筑服務等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9號)第六條規定,境外單位通過教育部考試中心及其直屬單位在境內開展考試,教育部考試中心及其直屬單位應以取得的考試費收入扣除支付給境外單位考試費后的余額為銷售額,按提供“教育輔助服務”繳納增值稅;就代為收取并支付給境外單位的考試費統一扣繳增值稅。教育部考試中心及其直屬單位代為收取并支付給境外單位的考試費,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境外納稅人提供代理進口服務如何確定銷售額?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境外提供建筑服務等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9號)第八條規定,納稅人代理進口按規定免征進口增值稅的貨物,其銷售額不包括向委托方收取并代為支付的貨款。向委托方收取并代為支付的款項,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納稅人提供旅游服務,交通費發票原件交付給旅游服務購買方而無法收回的,以什么為差額扣除憑證?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境外提供建筑服務等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9號)第九條規定,納稅人提供旅游服務,將火車票、飛機票等交通費發票原件交付給旅游服務購買方而無法收回的,以交通費發票復印件作為差額扣除憑證。
●在國稅地稅合作、共建的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如何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申請代開增值稅發票辦理流程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9號)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在國稅地稅合作、共建的辦稅服務廳,納稅人按照以下次序辦理:
1.在辦稅服務廳國稅指定窗口:
(1)提交《代開增值稅發票繳納稅款申報單》;
(2)自然人申請代開發票,提交身份證件及復印件;
其他納稅人申請代開發票,提交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或稅務登記證或組織機構代碼證)、經辦人身份證件及復印件。
2.在同一窗口繳納增值稅。
3.到地稅指定窗口申報繳納有關稅費。
4.到國稅指定窗口憑相關繳納稅費證明領取發票。
●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是如何定義的?
答: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195號)附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第三條第六項規定,研究開發活動是指,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不包括企業對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某項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采用新的材料、裝置、產品、服務、工藝或知識等)。
專家評價過程中可參考如下方法判斷:
——行業標準判斷法。若國家有關部門、全國(世界)性行業協會等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提供了測定科技“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技術、產品(服務)、工藝”等技術參數(標準),則優先按此參數(標準)來判斷企業所進行項目是否為研究開發活動。
——專家判斷法。如果企業所在行業中沒有發布公認的研發活動測度標準,則通過本行業專家進行判斷。獲得新知識、創造性運用新知識以及技術的實質改進,應當是取得被同行業專家認可的、有價值的創新成果,對本地區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具有推動作用。
——目標或結果判定法。在采用行業標準判斷法和專家判斷法不易判斷企業是否發生了研發活動時,以本方法作為輔助。重點了解研發活動的目的、創新性、投入資源(預算),以及是否取得了最終成果或中間成果(如專利等知識產權或其他形式的科技成果)。
●對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合同印花稅如何繳納?
答:根據《國家稅務局關于對保險公司征收印花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地字[1988]第37號)第三條規定,對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合同,暫按定額五元貼花。
●保險公司委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辦的保險業務,在與投保方簽訂保險合同時,應如何繳納印花稅?
答:根據《國家稅務局關于對保險公司征收印花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地字[1988]第37號)第四條規定,保險公司委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辦的保險業務,在與投保方簽訂保險合同時,應由代辦單位或者個人,負責代保險公司辦理計稅貼花手續。
●簽訂的各類技術合同其印花稅計稅依據如何確定?
答:根據《國家稅務局關于對技術合同征收印花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地字[1989]第34號)第四條規定,對各類技術合同,應當按合同所載價款、報酬、使用費的金額依率計稅。為鼓勵技術研究開發,對技術開發合同,只就合同所載的報酬金額計稅,研究開發經費不作為計稅依據。但對合同約定按研究開發經費一定比例作為報酬的,應按一定比例的報酬金額計稅貼花。
●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書據(合同)是否貼花?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1]155號)第十一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書據(合同),不屬于印花稅列舉征稅的憑證,不貼印花。
●借款合同中既有應稅金額又有免稅金額的如何繳納印花稅?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借款合同貼花問題的具體規定》(國稅地字[1988]第30號)第五條規定,關于借款合同中既有應稅金額又有免稅金額的計稅貼花問題。有些借款合同,借款總額中既有應免稅的金額,也有應納稅的金額。對這類“混合”借款合同,凡合同中能劃分免稅金額與應稅金額的,只就應稅金額計稅貼花;不能劃分清楚的,應按借款總金額計稅貼花。
●對以貨換貨業務簽訂的合同應如何計稅貼花?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1]155號)第三條規定,商品購銷活動中,采用以貨換貨業務簽訂的合同,是反映既購又銷雙重經濟行為的合同。對此,應按合同所載的購、銷合計金額計稅貼花。合同為列明的金額的,應按合同所載購、銷數量依照國家牌價或市場價格計算應納稅額。
●對辦理借款展期業務使用的借款展期合同是否貼花?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1]155號)第七條規定,對辦理借款展期業務使用的借款展期合同或其他憑證,按信貸制度規定,僅載明延期還款事項,可暫不貼花。
●對分立、合并和聯營企業的資金賬簿如何計稅貼花?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1]155號)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分立、合并和聯營等變更后、凡依照有關規定辦理法人登記的新企業所設立的資金賬簿,應于啟用時按規定計稅貼花;凡毋需重新進行法人登記的企業原有的資金賬簿,已貼印花繼續有效。
●“產權轉移書據”稅目中“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的征稅范圍如何劃定?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1]155號)第十條規定,“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的征稅范圍是: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動產、不動產的所有全轉移所立的書據,以及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