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財金集團按照“一二三四”的發展戰略,有效開展省級政府引導基金管理運營,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放大效應和國有資本的示范帶動作用,為實現我省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當前我省正處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山東財金集團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緊扣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積極協助主管部門研究設立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基金以400億元財政資金為“酵母”,吸引撬動不低于6000億元規模的金融社會資本投向我省高端裝備制造、信息產業、海洋經濟、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領域和全省“四新”“四化”重點項目,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日前,山東財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國健(左二)出席博鰲企業論壇
主動把握機遇,用足用好政策,把政府引導基金管理和市場化基金運作兩大業務打造成推動集團公司加快發展的“雙引擎”,不斷培植積聚新優勢。在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方面,省級共設立19個方向引導基金,參股46只基金,參股基金規模已達1500億元,參股基金累計完成項目投資186個。
今年6月,省級政府引導基金迎來第一個退出項目,投資回報率達到75.5%;收獲首個主板IPO項目,漲幅超400%,引導基金浮盈近2000萬元,基金投資效益已經開始顯現。在市場化基金運作方面,2016年,為解決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問題,以發債融資和自有資金發起設立了總規模200億元的山東財金基礎設施發展基金,目前累計投資金額已達153億元。
充分發揮省級政府引導基金的平臺優勢、資源優勢,在扎實開展基金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制度建設、業務拓展、品牌宣傳等三項重點工作,不斷增強集團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夯實制度基礎。自承接引導基金業務以來,將制度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圍繞引導基金管理重點業務節點制定一系列制度辦法,降低引導基金運作風險,提高基金規范化運作水平,形成了2個指導性意見、3個標準化文件、7個管理辦法、1個工作流程的“2+3+7+1”引導基金管理制度體系。
加強業務拓展。面對瞬息萬變、錯綜復雜的政策市場環境,不斷增強業務拓展的緊迫感,積極拓寬集團公司業務范圍。與國家級引導基金聯系對接,與中國PPP基金達成合作,設立100億元規模的山東省PPP合作共同基金,支持山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類項目建設。與市級政府合作設立專項基金,借助平臺優勢吸引資金,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與泰安、日照、淄博分別合作設立專項子基金,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打造公司品牌。積極加強宣傳、提升形象,基金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在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中,我省的省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管理工作得到督查組的肯定,被列為典型經驗,在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進行了集中宣傳推廣。今年7月,國內權威股權投資服務機構清科集團發布2016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20強排名,在省級政府引導基金排名中,山東省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排名首位。9月,在2017年中國企業博鰲論壇暨中國金融博鰲論壇上,山東財金集團榮膺“中國基金(行業)領軍企業”。
積極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參股基金運營監管,嚴格防范基金運作中的各類風險,將基金運營風險降至最低。
在資金運作方面,組織實施了基金托管銀行招標工作,將符合托管條件、托管業務能力強的銀行入庫管理,擬托管機構與入庫銀行開展市場化雙向選擇,有效控制資金運營風險。建立資金劃撥指令制度、托管報告制度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確保資金安全運轉。
在投資決策方面,督促參股基金管理機構規范運作,加快基金投資進度,防范基金投資風險;建立派出代表工作機制,公司選派業務骨干作為派出代表進入基金管理機構決策委員會,輔助參與投資決策,對投資項目開展政策合規性審查,維護引導基金權益,加強基金投后管理,嚴格控制運營風險。
在執行國家政策方面,完善政策性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及時了解、分析、評估國家相關政策變動帶來的影響,對政策性風險作出有效預防和及時應對。根據國家政策變動,及時糾正偏離政策導向的基金,嚴格執行引導基金政策規定,確保基金依法合規運行。
在頂層設計方面,積極向相關主管部門提出建議,通過控制基金設立數量,提升單只基金規模,擴大投資領域,放寬投資地域限制,提高引導基金讓利幅度等舉措,提高我省引導基金對優秀機構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