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各紀檢監察組織只有正確認識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重要性,克服目前“三轉”的不足,深化“三轉”,明確踐行“四種形態”目標要求,創新方式方法,建立長效機制,才能讓全面從嚴治黨在高校落到實處。
關鍵詞:認識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方法對策
一、目前高校紀檢監察組織正確認識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重要意義
2015年9月,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福建調研時強調: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要運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王岐山書記提出的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正風肅紀、監督執紀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我們中國共產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針對黨員干部違紀犯錯的不同情形對癥下藥:未病的、亞健康的早預防;初病、小病的早治快治;重病絕癥的嚴格治療手術處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既不養癰為患,也不一棍子打死。在“好同志”和“階下囚”之前筑起一道結實的緩沖帶,能夠“急剎車”。高校紀檢監督組織積極踐行“四種形態”,立起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立案審查四道防線,充分體現對高校領導干部和高級知識分子黨員的嚴格管理和深切關愛。
2016年5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和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聯合發文“教黨(2016)21號”《關于高等學校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各高等院校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重要意義,是高等學校新形勢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創新,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舉措,是恢復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的現實要求。高校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及紀檢監察組織要充分認識目前在高校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只有推動四種形態在各高校的貫徹落實,才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重大戰略部署在高校的貫徹落實,營造高校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公平共享的教育環境。
二、目前高校紀檢組織踐行四種形態存在的問題
綜合分析,目前高校紀檢組織要把紀律挺在前面,踐行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對高校紀委“三轉”工作的又一次深化,是對高校紀檢監察組織工作的一次檢驗,是對高校“兩個責任”的貫徹落實的極大推動。但目前各高校的實際情況參差不齊。踐行四種形態普遍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部分高校紀檢監察機關“三轉”還不到位。近兩年中央和省委巡視組對高校進行專項巡視,普遍發現高校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責任缺位,“三轉”不到位,機構設置不到位,有較多高校紀委辦監察處與審計處合署辦公,紀委和監察處參加了較多影響監督執紀問責主業的議事協調機構,紀委負責人在這些議事協調機構中擔任實質性的負責人,“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對于高校的“三轉”還普遍存在不愿轉、不敢轉、不支持轉和不會轉的問題,因為紀檢監察組織有的怕‘三轉會使部門既得利益丟失,有的怕打鐵還需自身硬而自身硬不起來,有的高校黨委行政不支持紀委三轉,有的高校紀委自身也不會三轉。王岐山書記說等文件才轉是不敢負責任。有些高校紀檢監察干部政治上沒有擔當,業務不熟悉,十多年不辦案,可謂武功盡廢。由于“三轉”沒到位,要踐行好“四種形態”在機構、隊伍、職責、方式各方面都沒有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是部分高校紀檢監察機關對踐行“四種形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高校黨委和紀委的負責同志對習近平總書記和王岐山書記的講話精神領會還不透徹,對十八屆中紀委六次全會精神領會還不夠。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報告強調:“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黨從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歷史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紀委的職責定位、方式創新、作風轉變,都必須充分體現這個一貫方針”。對于這個方針,有的高校紀檢監察組織還沒有領會到位。也沒有明確紀律檢查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沒有領會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四種形態”的內在統一性。在踐行四種形態中有的高校紀檢監察組織由于慣性作法,還沒有完全營造出“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氛圍,并使之成為常態,往往重視后兩種形態,看重重處分和移送司法機關,并把后兩種形態作為工作的重要業績。還沒有轉變觀念,深刻理解“全面從嚴治黨”是要管大多數,形成從嚴治黨常態化,做好第一種形態,充分認識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早提醒早告誡的重要性,是管黨治黨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三、目前高校紀檢監察組織踐行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對策和措施
一是高校紀檢監察組織要深化“三轉”,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把紀律挺在前面,踐行“四種形態”是對“三轉”的又一次深化。目前高校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開展好“三轉”工作,回歸到監督執紀問責主業上來。要充分認識深化“三轉”的重要意義,是黨章對各級紀委職責的規定;是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紀檢監察組織提出的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新要求;是高校并非一片凈土,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的形勢使然;也是紀檢監察工作科學發展的需要。要認真開展深化“三轉”幾個步驟工作。第一步,做好回歸主業主責,全面清理議事協調機構。由于各高校新的議事協調機構在不斷地成立,因此這項清理工作要不間斷。第二步,堅持內涵式發展,改革調整內設機構。各高校要把審計處從監察處剝離出去單獨設立,監察處和校紀委辦公室合署辦公,合理設置干部和工作人員編制和相關科室,滿足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工作開展的需要。教育部還在推進直屬高校在二級黨組織中設立紀委的創新工作。第三步,要正確處理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各高校對本校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綜合研判,治“歪樹”、“病樹”,拔“爛樹”,保護“森林”,保持政治定力。第四步,要注意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紀法分開,實現管黨治黨思想認識的一次飛躍和創新。第五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踐行好“四種形態”。把紀律挺在前面,最終要落實到“四種形態”中是高校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目標和檢驗標準。
二是高校紀檢監督組織成員要充分認識和明確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重要意義、工作原則和目標要求。重要意義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用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紀律要求約束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切實從源頭治理防范,營造高校良好的政治生態和育人環境。工作原則是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堅持動輒則咎,及時糾正;堅持治病救人,防止破法;堅持反腐懲惡,除惡務盡。工作目標是管住全體黨員,抓住關鍵少數,教育挽救大多數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應。
三是創新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工作方式方法。各高校紀檢監察組織要在中共教育部黨組和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2016《關于高等學校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指導意見》的指導下,結合本校工作實際制定本校的關于踐行四種形態的實施辦法,并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一)加強日常監督管理,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制定談心交心制度,誡勉談話制度,讓學校各級黨組織、紀檢部門和領導干部談心交心。對學校黨委組織部、人事處、財務處、科研處、基建處、國資處、招生就業處、采購與招標中心、校辦企業等重點領域的領導干部重點談心交心。校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帶頭開展談心談話制度。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平時視情況召開班子民主生活會,讓黨內關系正常化,批評與自我批評,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凡屬師生群眾反映較籠統需要書面說明情況的,可對有反映黨員干部進行函詢,讓本人說明情況,說明材料要歸所在黨組織書記簽字背書。學校黨委、紀委對函詢結果進行核實檢驗,并存入干部廉政檔案,(二)做到違紀必究,讓黨紀處分和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高校紀檢機關要從盯違法到盯違紀轉變,要正確把握大多數,在優化黨紀處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建立簡易審理程序,充分利用高校紀檢機關有限人員做到真正的快查快結。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給予輕微違紀的黨員以黨內警告處分或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信訪舉報較多,不適宜再擔任現職務的干部要進行組織調整。由校黨委書記或分管班子成員、紀委書記進行誡勉談話。組織人事部門和紀委派人參加,誡勉情況作為該黨員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相關材料存入干部廉政檔案。(三)提高執紀審查效果,讓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成為少數,對那些嚴重違紀的黨員干部,必須及時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處分和進行重大職務調整。嚴格區分“紀”與“法”的界限,正確處理森林“治病樹”“護森林”的關系,高校紀檢機關認真把好執紀審查的事實關、證據關和程序關。涉及中管干部和省管干部的問題線索及時移送上級紀檢機關。(四)保持高壓態勢,讓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極少數。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堅決清除害群之馬,拔掉森林“爛樹”,保護良好生態。高校紀檢機關要規范執紀審查工作,做好紀法銜接,建立了運用好涉嫌違法案件移送檢察院的制度。完善移送案件的黨內處分和行政處分機制。對有喪失黨員條件,嚴重敗壞黨的形象行為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四是建立踐行“四種形態”的長效機制,強化責任追究,讓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高校黨委、紀委要強化建章立制,進一步建立健全談話談心、誡勉談話、函詢、民主生活會等相關制度,強化黨內監督教育,完善信訪舉報受理、問題線索管理、紀律審查和案件審理制度。明確重點,規范流程,轉變方式,提升效果。高校黨委要把踐行四種形態作為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方式,作為關心愛護黨員干部的重要手段。高校紀委要把踐行四種形態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深化“三轉”,強化監督執紀責任,凡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的都要按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嚴肅問責。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講話中指出:“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也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日常工作中發現了問題就要真管真嚴。懲治,治是根本,懲是為了治。”高校黨委、紀委在踐行四種形態中要努力做到寬嚴相濟,充分體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原則,做好教育感化和四種形態的轉化工作。相鄰形態之間沒有絕然的界限不可跨越,形態之間也有可以互相轉變的情況。通過紀律審查、思想教育、組織幫助,從后一種形態向前一種形態轉化,重樹信仰、重建忠誠,讓“歪樹”、“病樹”養護治理成健康之樹,還“森林”一片生機,還高校一片育人凈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黨組(2016)21號《關于高等學校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指導意見》
[2]王岐山《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3]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作者簡介:邱宏(1966—),女,四川富順人,宜賓學院紀委副書記、紀委辦公室主任、監察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