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張雪莉
摘要:兩年來的高校輔導員工作,使我深深的意識到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至關重要,同時,如何合理、恰當的轉化潛能生是一項亟待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潛能生;教育;高校輔導員
教師常被人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用自己的滿腔熱情關愛學生,而今長大后我也成了“他們”。帶著飽滿的熱情與曾經的美好憧憬我接手了2014、2015級的五個班級,成為一名年輕的高校輔導員。我的五個班一共有249名學生,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和這些孩子們一起工作、學習,使我仿佛也回到了學生時代,看著他們天真的笑臉與求知的眼神,我覺得我的使命是何等的重要,但是,當真正的工作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才知道僅有熱情是不夠的,我必須在這個神圣的工作崗位上不斷的摸索出許多充滿智慧的教育方法。
在這近兩年的輔導員工作過程中,有個工作案例讓我尤有感悟。
【案例】:
案例過程:
某天,我和學生會的一起到宿舍檢查衛生,看到230宿舍一片狼藉,明顯沒有做衛生,我眉毛便擰在了一起,大聲地問道:“今天誰值日?為什么不收拾宿舍?”宿舍鴉雀無聲,我見沒人答應,火上來了,生氣地又問了一遍。這時,宿舍里的李小小(化名)從床上站起來,拿起掃帚開始打掃衛生。這是一個平時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老師們都不是很喜歡他。他認真而大力的掃著地,弄得整個宿舍內塵土飛揚。這時,我對學生會的學生說:“同學們,整個宿舍的衛生評比結果就是由于一個人的不負責任而受到了嚴重影響。”不知是誰為李小小打抱不平,小聲的嘟囔了一聲:“今天不是他值日。”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紅著臉緩緩的站了起來,用幾乎聽不到的聲音說:“今天……是……是我……值日。”我愕然了,尷尬地說:“趕緊打掃衛生吧,下回注意。”之后,我無意中聽到學生的私語:“×××同學就好了,不做值日,老師都不會責罰他;上次,我忘了打掃宿舍,就被罰了。”“誰叫你的成績不好?”“老師就是偏心”…… 我呆住了,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個人體會】:
一、平等對待優生和潛能生。不少教師認為只有成績優異的學生才是人才,對他們總是格外寬容,而對那些成績差、掛科多的學生則心存偏見,從而對他們的評價也會很消極。這是認識上的偏見。當前,從校內到校外、從教師到家長,一提到潛能生,似乎叫人擔憂。社會上的人聽說是潛能生,就搖頭;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潛能生,心里面就有說不出的難過;輔導員聽說是潛能生,就不愿接受。對于我自己在這件事中,也因心存偏見而區別對待優生和潛能生,才導致學生的私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己的高校輔導員形象。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不僅僅要培養優秀的各類人才,更要一視同仁的對待全體學生。
二、應該尊重愛護潛能生。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赫爾巴特曾說過“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在學習、生活中,高校輔導員對潛能生的理解與尊重是他們轉化為“優”的基礎,我們的愛護與關心是他們積極向上的強大動力,從而推動潛能生的轉化。案例中,我沒有做到充分的尊重李小小同學,更沒有對他的良好表現給予肯定,讓其他學生對潛能生有了誤解,這是我工作中的失誤,我需要進行深刻反省與補救。
三、應盡量發掘潛能生的閃光點。和中等生或“優生”相比,潛能生并不是毫無優點可尋,如果我們輔導員經常深入班級、宿舍,常常與學生們談心,就一定不難發現,每個潛能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閃光點。如案例中的潛能生李小小,他也有很明顯的優點:關心集體,維護同學,有較強的責任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積極地引導,匯聚家長、班級同學、任課教師等各個方面的力量,用愛心、耐心以及科學的方法使潛能生盡快轉“優”。
四、應該加強高校輔導員的自身修養,塑造良好的品行。俗話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名優秀的高校輔導員,要具備高尚的品德和智慧,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做到公平、公正,用愛引導學生向積極的方面轉變,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我們輔導員要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塑造良好品行:1、為人師表,以德立行。“無德無以為師。”高校輔導員要具備一定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則表現為敬業精神、忠誠教育事業,我們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為學生們樹立榜樣。2、愛護、關心學生。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充分的尊重理解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輔導員的愛,這樣他們才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因此,我們不僅要關心、愛護“優等生”,更要尊重、愛護潛能生,對他們多些包容與理解。總之,作為高校輔導員就要為人師表、以德立行、誨人不倦。
【總結】:
俗話說“人無完人”,潛能生也并不是毫無優點,他們一定有各自的閃光點。作為高校輔導員應該愛護、尊重學生,承認各個學生之間的差異,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名學生,采用適當的方法幫助、引導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這絕不是一句口號,我們應該將之付諸行動。我堅信,我們輔導員對學生的真誠與愛,一定可以打動學生的心,這也許將會改變學生一生的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閻邢英. 職業院校潛能生問題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2]王亞麗.“潛能生”轉化和引導的方法[J].學周刊,2016(25):212-213.
[3]王欽偉.潛能生形成原因分析與轉化對策[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 (0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