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寶
摘要:隨著流行舞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其專業性也在逐步增強。專業性的舞蹈比賽受到了大眾與相關專家的認可。舞蹈表演人員以此展開創作,進一步展現其藝術價值,為社會公眾帶來了美的享受。本文首先分析了流行舞的健康價值與文化價值,接著從力量素質訓練、身體柔韌性訓練以及速度素質訓練等方面提出了流行舞的體能訓練方法。通過專業化的體能訓練,為流行舞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流行舞;體能訓練;力量
不管是從之前的社交元素發展為競技元素的國標舞,還是從之前的街頭發展為舞臺的街舞,由于這些舞蹈有著很多共同的性質,被人們統稱為流行舞。不管是在健身中心,還是在大學校園中,不管是電視廣告中,還是在喧囂的街頭都能看到流行舞的身影。從這可以看出流行舞具備很強的審美性與自娛性,把表演、健身等融合在一起,深受大眾的喜愛,在我國的發展非常迅速。
一、流行舞的價值
對于文化藝術來說,主要是為社會政治經濟服務的,社會發展的需求影響著舞蹈事業的發展。作為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舞蹈之一,流行舞的價值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引導著各大院校的教學工作。
1.健康價值。
站在生理的角度來看,首先,流行舞是一項有氧運動,由于其肢體動作相對比較夸張,爆發力比較強,舞者的關節和肌肉運動量大;其次,流行舞能夠提高跳舞者的身體協調性與靈活性;再次,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生活和學習壓力,讓舞者帶著充沛的精力投入生活。站在心理的角度來看,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公眾的生活節奏也在加快,承受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人際交往朝著物質化的方向前進,生活的負累往往壓得人喘不過氣。而流行舞本身具備的隨意性與宣泄性能夠很好的調節舞者的心理機能,對壓力的緩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文化價值。
不管是哪一種舞蹈都有其特定的技能,深層次中蘊含著文化魅力。流行舞也不例外,有著獨特的文化背景。我們以流行舞中的街舞為例,由于受到世界街舞運動的影響,我國街舞文化的格局也在發生改變,進入了多元文化模仿期,“中國式街舞”應運而生。這種街舞就是結合我國傳統音樂風格,融合美國街舞的套路作為表現方式。在街舞發展過程中,開始慢慢的形成了一種新的舞蹈文化,就是開始遵循中國的審美方式,用中國的歷史文化去改變傳統街舞中模仿國外風格的態勢,在舞蹈的音樂、服飾以及節奏等都開始體現出中國特色,讓街舞帶有中國風的性質。
二、流行舞的體能訓練方法
在流行舞的體能訓練中,專項體能訓練是建立在一般身體訓練的基礎之上的,根據專項運動的特點來發展流行舞舞者必須具備的身體素質。我們根據流行舞的特點可以看出,舞者需要有快的反應能力,動作要靈活,要能夠快速移動,具備良好的耐力和爆發力。這些專項訓練要取得成效就要經過系統的練習,還需要時間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達到的目標。在進行身體訓練的時候要跟舞蹈技術訓練結合在一起。我們進行身體方面的訓練主要是為了更好促進身體素質的提高,讓技能水平也跟得上。所以,在流行舞體能訓練中,要注重每一項專項訓練的成效,讓訓練者在跳舞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身體素質。
1.力量素質訓練。
所謂力量素質訓練,主要是根據流行舞這個舞蹈項目的運動特征,結合每一個舞蹈動作所需要的力量素質有所不同等特點。在流行舞力量素質訓練中,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動力性快速力量,另一個是力量耐力。第一種力量訓練方式主要是超等長收縮訓練,這種訓練方式是先進行肌肉離心收縮,之后進行向心收縮。通過這樣的訓練能夠通過牽張反射來增加肌肉收縮的力量。超等長收縮跟其他力量訓練相比,其神經以及肌肉系統所受到的刺激更加明顯,具備更快的肌肉發力速度。這樣的技術結構跟人體運動的形式更為接近,因此這樣的訓練效果更加明顯。對于力量素質來說,又可以細分為兩種,一種是推動身體運動的動力性力量,另一種是維持平衡的靜力性力量。在具體的運動訓練中,常見的名稱有快速力量以及相對力量等等。具體結合流行舞的舞蹈項目特點,我們把力量素質大致可以分為:腳趾的蹬伸力量,腳尖的支撐力量以及踝關節穩定力量、腰腹部力量、下肢穩定力量等等,分清楚這些力量對于流行舞的體能訓練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2.身體柔韌性訓練。
在流行舞的體能訓練中,不能缺少的一項要素就是身體的柔韌性訓練,要求身體具備靈敏素質,還要有很強的協調性。作為身體素質的另一方面,柔韌性在舞蹈中顯得非常重要。舞者的身體柔韌性是有目共睹的。在日常體能訓練中,要把握住訓練要點,比如在訓練腰部的柔韌性的時候,可以讓訓練者兩膝分開跪在地上,讓身體逐漸往后仰,讓兩手盡可能的往腳跟的方向去夠;在訓練側腰的柔韌性的時候,可以讓腰部側向伸展,這個時候要注意髖關節的控制是否到位,身體最好不要有前傾或者后仰的現象;在訓練背部柔韌性的時候,可以讓訓練者的手臂伸向前方,兩個腿要伸直,腰部往下壓,肩膀的部位不要往下沉等等。事實上,提高柔韌度的主要手段就是韌帶柔韌性的增強,這對短時間的快速動作轉換有很大的作用。
3.速度素質訓練。
流行舞的速度素質主要是指舞蹈人員對于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主要是身體所出現的快速的爆發式的動作,讓身體具備快速移動的能力。在速度素質中,不能忽視的一個就是加速度還有作用力的效果。在日常訓練中,對于舞蹈者的反應速度,特別是心理反應速度都是很重要的環節。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最好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反復的訓練,能夠很好的提高舞蹈者的反應能力。在單個體能動作訓練的時候不需要音樂,可以在心里自己給自己打節奏。要想把流行舞跳好,就要注重每一個訓練細節,要時刻反省自己在跳舞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毛病。
4.耐力訓練。
耐力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氧耐力,一種是局部肌肉耐力。舞者要同時具備這兩種耐力才能保證舞蹈過程的跑動和跑動之后的恢復力。流行舞參與者具備良好的耐力基礎還能提高身體其他方面的素質。人體要進行長時間的活動需要大量的氧氣供應,流行舞者要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克服舞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肌肉疲勞,要學會合理利用氧氣,確保運動過程中肌肉的血流量??傊\動強度與運動時間、運動速度與運動距離這本來就是一對矛盾統一體。因此,耐力訓練要把把握好身體機能系統的技能能力,在跳舞過程中怎樣才能更好的利用技能潛力,還有在疲勞狀態下如何進行調整所需要的意志力。
結論
綜上所述,流行舞有著自身的審美規范,在體能訓練過程中要關注動作的質量,避免出現片面追求高難度動作的現象,要根據舞蹈性質特點,循序漸進的進行力量、爆發力、速度以及耐力等方面的訓練。除了為訓練者講述技術結構之外,還要認真剖析其動作表現,通過不同的角度去尋找最佳的動作狀態。這樣才能提高訓練者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自覺進行動作練習,最終掌握流行舞舞蹈動作的真諦。
參考文獻:
[1]楊晉鋒.拉丁舞專業選手比賽成績影響因素的研究[J].金田,2015(7).
[2]張 敏. 談健身街舞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推廣價值[J]. 福建體育科技, 2016(2) .
[3]黃 璐. 街舞與健美操項目特征之比較[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 1) .
注:本文系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中職課堂的流行舞教學方法的研究》,項目編號:SDJKT201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