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可否認,劉少奇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劉少奇對這一思想的見解和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這樣人民內部矛盾逐漸的上升到了主要矛盾的地位。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擺在了中國共產黨的面前。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關系著新中國的走向、中國共產黨的存亡、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和方法至關重要。
關鍵詞:劉少奇;人民內部矛盾;原則
不可否認,劉少奇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劉少奇對這一思想的見解和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這樣人民內部矛盾逐漸的上升到了主要矛盾的地位。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擺在了中國共產黨的面前。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關系著新中國的走向、中國共產黨的存亡、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和方法至關重要。
一、“人民內部矛盾”的提出
1951年五六月,劉少奇在《國營工廠內部的矛盾和工會工作的基本任務》的一文中,第一次運用了“人民內部矛盾”的概念。在劉少奇看來,一切事物的結構都是矛盾的結構,國營工廠也一樣。國營工廠內部的基本矛盾是國營工廠管理機關與工人群眾之間的矛盾。
1957年2月,毛澤東發表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劉少奇非常積極的響應毛澤東,專門抽出時間來做了大量的調查,并加以研究,作了系統的總結。1957年4月27日,在上海市委召開的黨員干部會議上作了報告,對人民內部矛盾作了詳細的解釋。他說到,矛盾一般分為對抗性的矛盾和非對抗性的矛盾,人民內部矛盾屬于非對抗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之后,階級斗爭已經基本上結束,人民內部矛盾成為了主要的矛盾。還提出了人民內部矛盾的表現形式、根源及其解決的原則和方法。
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和方法
第一、認識清楚矛盾的性質。首先要認識清楚矛盾的性質是解決矛盾的前提。劉少奇在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時候堅持首先認識矛盾的性質,再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去解決。劉少奇在1957年4月27日的報告中指出:“問題來了,要看這種問題是對抗性的矛盾還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如果確定它是對抗性的矛盾,是一種處理方法;確定它是非對抗性的矛盾,有是一種處理方法。認識矛盾的性質,而后決定處理的方針和方法。”[1]所以要分清楚兩類矛盾的區別,如果把對抗性的矛盾和非對抗性的矛盾混合在一起,分不清的話在一系列工作中會采取錯誤的政策,給黨和人民帶來很大的的麻煩。事情總是反復無常,復雜得多。所以兩類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相互轉換的。對抗性的矛盾在一定條件下轉換為非對抗性的矛盾,非對抗性的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轉換為對抗性的矛盾。之所以這樣當矛盾表現為對抗性的時候采取斗爭的方法來解決矛盾,當矛盾表現為非對抗性的時候要采取“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盡可能的采取溫和的方法來解決。
第二、完善分配體制,發展生產力。劉少奇特別注重從經濟和體制的角度去分析人民內部矛盾的根源和解決的方法。他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主要表現在分配問題上。1957年3 月24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分配問題》的一文中指出:“分配問題是長期性的問題,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制度上產生的新的問題。”[2]他認為,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的分配原則是按勞取酬,公平合理。如果不按勞取酬,不公平合理,就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如果按勞取酬實行的順利,分配的公平合理,大家滿意了,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劉少奇這種從經濟和體制的角度上尋求人民內部矛盾的根源,從而帶動生產力的發展的思路是非常有遠見的,他為鄧小平的生產力理論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三、堅持民主與法制的原則。民主方法是解決人民內部各種矛盾的最基本的方法。[3]劉少奇在很多講話和論著中,非常強調采取民主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的矛盾。在1951年的《國營工廠內部的矛盾和公會工作的基本任務》的一文中明確指出,面對兩種相反的矛盾,采取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法。還提出利用矛盾的統一性及雙方的一切有點來緩和各種矛盾,避免造成把打擊面擴大化。劉少奇認為人民內部矛盾大量的表現在領導機關同人民群眾的的矛盾。有些領導人站在人民頭上,把人民群眾看作是自己時刻使喚的仆人,聽他們指揮的手下。不顧自己的是非,只去分清群眾的是非的觀點。甚至有的領導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時候,用權力去壓迫人民,通常使用專政的手段去解決,使自己位于居高無上的地位。不是去說服、團結、溫和的手段去解決,強調斗爭。所以劉少奇非常注重用民主的手段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
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同時還要注意以社會主義法制為輔助。強調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劉少奇在1962年5月23日的《政法工作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一文中,總結幾年政法工作的經驗教訓時說,政法機關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對待,誤以為人民內部的矛盾是敵對的,擴大了打擊面。他還強調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這三個機關也是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機關。在這里劉少奇強調法制建設,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人民群眾都受到法制的制約,尤其是政法機關肩負起起教育人民、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任務。
第四、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在劉少奇看來,用經濟手段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是一個很重有力的方法,與此同時他也認為加強政治思想教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他呼吁提高人們的政治覺悟、思想覺悟、品格和修養來促進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他曾經寫過一個著作叫做《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在這本書里他講道:共產黨員為什么要進行修養、通過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意識,克服黨內各種錯誤思想,正確對待黨內斗爭,力爭做好馬克思和列寧的忠實的學生。通過這些來更好的去提高共產黨員的修養,更好的去領導人民,為人民服務,解決人民內部的矛盾。劉少奇認為,人民內部的矛盾激化了可能會引起人民的不滿,起來鬧事兒,有一些地方的鬧事兒大都是經濟利益問題。但在這里,人民內部也有不少政治思想的問題。我們要是把政治思想教育加強了也會減少人民內部的矛盾,也可以更好的去解決人民內部的矛盾。他針對人民鬧事兒的問題提出:“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加強政治思想教育。”[4] 這個時候的劉少奇體會到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領略到它對人民內部矛盾的解決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強政治思想教育,也可以解決人民內部矛盾。
注釋:
[1][4]《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303,305.
[2]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10),338.
[3]商孝才:《劉少奇哲學思想研究》[M],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4).58.
作者簡介:姓名:伊如格樂圖,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專業:2014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