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而物流管理是當今企業界和學術界的研究熱點,現代物流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物流作為第三利潤的重要作用已經被人們所熟知,如何控制物流成本,是各大企業研究的重要課題。因此,加強物流成本的控制已成為提高物流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文中在闡述物流成本的概念及其構成的基礎上,分析了物流成本的現狀,并根據現狀結合具體實例提出了控制物流成本的集中控制策略。
關鍵詞:物流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成本的定義
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是指產品的空間移動或時間占有中所耗費的各種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具體的說,它是產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如包裝、搬運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各個活動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
物流成本和其他成本比較,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是最突出的只有兩點,這兩點被歸結為物流冰山現象和效益背反(交替損益)現象。物流冰山現象本來是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研究有關物流成本問題所提出來的一種比喻,在物流學界,現在已經把它延伸成物流基本理論之一,把它看成是德魯克學說的另一種描述。
物流冰山理論認為,在企業中,絕大多數物流發生的費用,是被混雜在其他費用之中,而能夠單獨列出會計項目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這一部分是可見的,常常被人們誤解為他就是物流費用的全貌,其實只不過是浮在水面上的、能被人所見的冰山一角而已。
交替損益現象,是物流成本的另一個特點,物流成本的發生源很多,其成本發生的領域往往在企業里面是不同部門管理的領域,因此,這種部門的分割,就使得相關物流活動無法進行協調和優化,出現此長彼消、此損彼益的現象是經常有的。其實,在任何一個大系統中,系統之間經常會出現這種矛盾,系統工程的主要目的,也在于從系統高度尋求總體的最優。
二、物流成本控制的背景
在當今的買方市場下,客戶具有終極話語權。因此,企業要保證其市場地位,就必須盡可能滿足客戶服務要求。顯然,滿足客戶服務要求的過程還受到企業投入資源的能力制約。因此,企業必須在物流服務成本和客戶服務要求之間進行技術、經濟權衡。物流成本控制是企業在物流活動中依據物流成本標準,對實際發生的物流成本進行嚴格審核,發現浪費,進而采取措施不斷降低物流成本,實現預定物流成本目標的過程。進行物流成本控制,應根據物流成本的特性和類別,在物流成本的形成過程中,進行事先規劃,事中指導、限制和監督,事后分析評價并總結經驗教訓,不斷采取改進措施,使企業的物流成本不斷降低。
三、物流成本的控制策略
通過對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在企業具體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控制物流成本的基本策略。
1.運輸成本控制。我國企業受規模所限,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擁有龐大的運輸能力。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充分運用社會現有設施,從全局出發,力求運輸距離短、運輸能力省、中間運轉少、到達速度快、運輸費用低、運輸質量高,高效規劃航空、鐵路、公路、水路聯運。
2.配送成本控制。即使是實力雄厚的沃爾瑪,來到中國后也沒有立刻大規模的布局配送中心,而是按發展戰略逐步開展業務。我國企業也應遵循這一原則,按網點分布和發展規模適度設置配送中心。一些生產型企業的內部物流在現階段則根本不必考慮建立配送中心,只需優化倉儲。
3.物流設施與設備的合理化。每一個企業的物流都有自身的特點,企業應就此合理選擇物流設備與物流設施。倉庫是自建還是租賃,需要設置何種貨架,使用何種材質、規格的托盤,配備哪些種類的運輸、搬運工具與車輛等都是每個企業要認真考慮的問題。物流設施與設備不要求多而全,但一定要能適應本企業的特點。
4.信息系統適度化。自始自終伴隨物流的信息流決定了物流系統的有效性,指導著資金流的運作。當代社會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生產類型向多品種、小批量方向發展,生產加工設備也從專用加工設備的流水生產線,轉向采用具有多功能的加工中心的柔性加工系統(FMS)。以一個中等商品流通型企業為例,其經營品種至少也在5000種以上。由此產生的大量信息遠遠超過了人力計算的能力。物流系統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必然需要實施高度的信息化。但這一信息化的過程可以也應該是漸進式的。沃爾瑪在美國國內動用大型計算機設立數據中心,而武漢中百倉儲配送中心只應用了手持掃描儀、電子計數器等相對少量的電子設備。信息系統不存在是否先進的問題,關鍵在于是否可以滿足本企業的物流管理和成本需要。
5.加強物流成本核算,建立物流成本考核制度。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是物流成本的計算,物流成本計算的難點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數據,物流成本數據很難從財務會計的數據中剝離出來。因此,要準確計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礎數據的整理工作。同時,為了保證企業物流成本的可比性,需要確定一個物流成本計算的統一標準,用以統一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的口徑。傳統的物流成本并沒有與物流服務水平聯系起來,也沒有按顧客類別和銷售人員類別計算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上升的責任不明。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是采用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的物流作業成本法, 通過不同作業環節作業成本的計算獲得的成本數據,清晰地說明物流成本增加的具體原因,為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思路,明確降低物流成本的責任部門。
6.優化企業物流系統,尋找降低成本的切入點。提高具有競爭優勢的物流服務水平,通過效率化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 企業實現效率化的配送,減少運輸次數,提高裝載率及合理安排配車計劃,選擇最佳的運送手段,從而降低配送成本。
對企業的物流系統進行優化,就是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現狀尋找一個恰當的物流運作方式。物流管理部門作為直接對企業物流系統規劃和運營負責的部門,理所應當成為企業物流系統優化的主導者。但是優化物流系統不僅是物流部門自身的工作,還涉及到生產、銷售等部門,因此物流部門在企業中地位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物流系統優化工作的質量。物流系統優化是關系到企業的競爭能力,影響到企業盈利水平的重大問題,應該得到企業上層領導的高度重視,從戰略的高度規劃企業的物流系統。同時,要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各個部門在優化物流系統的過程中相互配合。從物流部門的角度考慮,首先應該從改善物流效率入手, 以此為切入點,對物流系統進行優化。然后,還要將企業的物流活動與生產和銷售活動整合在一起,實現生產、銷售和物流一體化,進而實現供應鏈過程的一體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流系統優化,降低物流成本。
四、結論
在物流成本呈上升趨勢的情況下,傳統的物流成本管理的會計處理方法已經很難滿足企業對物流成本控制的管理要求,企業只有抓住機會,加強物流成本管理,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充分利用現代物流技術,構筑現代信息系統,才能更加有效地達到降低企業成本,促進企業增收節支,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杰羅姆·賈爾斯 <<沃爾瑪連鎖經營>>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4.
[2]馬健平等 <<現代物流配送管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3]韓強 城市交通系統優化問題研究,山財山東省重點學科(企業管理)建設叢書 ,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1.11.
[4]劉宗鳳 現代物流管理實務,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 , 2006.08.
[5]李松慶 物流學,清華經管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08.06.
作者簡介:馬沖,生于1988年12月11日,畢業于長春汽車高等專科學校,物流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