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衛,一個五十出頭的修鐘表師傅,總戴著一頂土得冒煙的灰帽子。一年到頭,他總坐在弄堂那頭的鐘表店里。(弄堂、鐘表店、灰帽子,幾個意象疊加在一起,很有畫面感,一個樸素的老衛就立在我們面前。)
老衛人緣好,熱情,住在同一弄堂里的人看見他總會招呼一下:“老衛,忙啊?!薄袄闲l,早啊。”(側面描寫,用旁人經常性的問候表現老衛的人緣好。)
老衛的手藝巧是出了名的,他不僅表修得好,其他手工活做什么像什么。在我眼里,他簡直就是無所不能的人。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手工課老師讓我們回家和父母一起做燈籠。回到家,我就纏著爸爸媽媽跟我一起做,我們三人手忙腳亂地搗騰了半天,終于做出了一個。可是最后提起來一看:這哪里是什么燈籠呀?不過是竹片上糊了幾張紙罷了??粗覀兊摹敖茏鳌?,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起來。
我的哭聲驚動了弄堂那頭的老衛。他走到我家里,問明原因,摸著我的頭,瞇著眼,和藹地說:“婷婷不哭,伯伯給你做一個,好嗎?”(熱心的老衛)我聽了馬上停止了哭聲,跟著老衛來到他的鐘表店。只見老衛先在竹片的四個角鉆上小洞,再把鐵絲固定在竹片的小洞上,把四根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然后又取出一張紅紙,拿筆在上面畫了一只小兔子,并將紅紙套在鐵絲圍成的支架表面,用膠水粘牢,一盞燈籠做成了。隨后,老衛又找來一支蠟燭,放進燈籠里面,點燃后,里面一片通紅,老衛提著燈籠走了幾步,燈籠上的那只兔子,像活了一樣,漂亮極了。第二天,老師看了我拿去的燈籠,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我的燈籠。(一系列動詞,從正面表現老衛的熱心和手巧;老師的夸贊,再次從側面襯托老衛的手藝好。)
此后,我喜歡上了老衛,喜歡上了老衛的鐘表店。
我喜歡看他修表,經常搬個凳子坐在他旁邊,幫著遞個剪子、鉗子什么的。他一手握著放大鏡,一手掌鉗,像醫生動手術似的,眼睛瞇成一條縫,老花鏡耷拉在鼻梁上,樣子憨態可掬。他態度認真,從不敷衍了事。“老衛的手藝就是過硬,修過的表從來不會再出相同的毛??!”“老衛不僅手藝好,價格也便宜,小問題從來不收錢。”聽到大家的夸贊,老衛總是笑瞇瞇地說:“本該這樣!不值一提!”(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突出老衛修表技術的精湛、為人厚道,深得大家的信任。)
老衛,一個平凡的人,他在平淡中咀嚼著屬于他的幸福,也讓我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亮麗色彩。
(指導老師:王海燕)
評說
老衛,一個普通的修表師傅,他為人和善、熱心,手藝巧。小作者沒有選用高大上的事例來表現,而是選取了兩個普通的生活剪影:為“我”做燈籠、修表的情景。同時,小作者為了凸顯老衛的個性特點,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手法,使老衛的形象更加鮮明。
(本版由邱榮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