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新 上海鐵路局杭州貨運中心
安全監控系統是綜合應用微電子技術,信息傳感技術,信息通訊技術的高科技智能產品,是動態檢測的數字式電子記錄裝置,廣泛應用于起重機械,實現對其工作狀況的安全保護監測。
國家質檢總局對2016年特種設備安全狀況情況的通報中指出起重機械事故達94起,占事故死亡40.34%,死亡人數139人,占51.67%。由于起重機結構高大,屬于笨重型機械設備,存在一定的瞭望死角,而且貨場里一般堆碼都較高,尤其是集裝箱場地,這使得司機在操作過程中時常會無法清楚觀察到車廂內、貨物背面的動態情況,時刻存在安全隱患。目前為了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只能靠下面的信號指揮人員協助觀察周圍作業環境,以及由指揮人員通過規定的信號來給司機發出指令完成作業。這方法看是簡單實用,便于操作,但由于涉及到指揮人員司機之間相互配合的默契度。司機在高處看下來,很難有一個直觀清晰的印象,因此必然存在一定得安全隱患。在這種情況下,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的作業輔助設施來確保作業安全尤為必要。
監控系統作為一種視頻監控方式,在各個領域內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起重機上也不例外,但遺憾的是鐵路貨運上尚未普遍采用。這可能跟作業環境惡劣有關,我們知道起重機作業時震動劇烈,很不穩定,所以真正能夠有效解決作業監控的方案并不多。幸運的是隨著計算機處理影像技術的長足發展,使得監控系統在起重機上推廣應用日趨成熟。
一般情況監控系統是通過安裝在起重機不同位置上的數個攝像頭抓取到圖像,在經過一系列信號轉換,最后傳輸到操作控制畫面成像,一方面司機根據圖像進行合理作業,另一方面圖像保存一定時間便于事后查看。這樣既便于確保作業安全,又很好地充當了“法官”的作用,時效性、準確性大幅提高。
攝像頭按照不同類型的起重機安裝方式是不盡相同的,但都是安裝在起重機的金屬結構上。它采用了新型的穩定裝置,使用特殊定制的機械緩存材料,經過巧妙的設計實現自動穩定,將圖像的抖動降至最低,從而使得成像穩定不受起重機劇烈震動的影響。(見圖1)

圖1 攝像頭安裝示意圖
根據攝像儀抓取周圍環境的動態,再通過整個主機的數據采集、分析,完成傳感器輸入信號的拾取、放大等一系列的交換操作,最后以成像的形式使得操作司機依據視覺狀態讓大腦作出正確的行為判斷,從而達到安全作業的效果。同時也為安全責任劃分提供有力的依據。
由于視覺盲區和瞭望不徹底而造成作業人員或隨車人員傷亡的事故教訓,不論是路內還是路外時??梢月牭?。國家總局對起重機的安全也是高度關注,51.67%的事故占有率不容我們管理人員的忽視。譬如2007年發生在某貨場的人員傷亡事件就是由于當時作業人員站立位置不對,剛好站在司機視線的盲區,且由于現場貨物堆碼較多,司機無法看清當事人員的站立位置,造成了人員傷亡。為妥善解決該起事故,單位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損失慘重,教訓也沉重。若當時設備安裝了可視安全監控系統,這起安全事故就可以避免。后來該單位給所有的貨場內的門式起重機安裝了安全監控系統,從而避免了同類事故的發生。
(1)使用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裝置,是培養隊伍、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的需要。通過數據的記錄可以發現司機的違章操作,便于教育司機和管理者,將有效地降低惡性事故的發生概率。
(2)當起重機司機觀察不到所吊重物時(平時所說的死角),若指揮人員不限制工人裝配的貨物狀態(重量、位置),起吊時司機可通過監控儀獲知所吊重物是否超載或斜拉,及時采取措施糾正。
(3)通過管理人員和司機對儀器指示數據的觀察,對起重機的整體狀況做到了解。對起重機的實時數據整理,讓管理人員和司機實時掌握起重機的安全動態,可以對起重機有時出現突發故障及時提醒管理者和操作者做出維修和補救措施,從而保證起重機設備和作業安全,提高了管理水平。
(4)安全監控管理裝置的數據記錄功能保證了事故責任的認定科學性、完善了管理數據記錄、為起重機壽命預測以及起重機鋼結構完好狀態診斷提供了基礎數據、為科學管理和主動事故預防提供了可能,完全可以輕松、真實地滿足目前國家的相關行業規定。
綜上所述,使用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裝置是杜絕重大事故,提高監督管理技術水平的需要。
總之,安全可視監控系統是為了保障起重機的生產安全。隨著智能傳感器技術、無線數據傳輸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安全可視監控在起重機上的應用已變得越來越廣泛和必要,深信隨之而來的是大幅度地降低起重機械的事故率和人員的傷亡率,更好地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1]孫立燈.遠程監控系統在起重機管理中的應用.《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陳高林.起重機遠程監控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經濟管理:全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