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寧
淺談網絡劇著作權的法律監管
□朱健寧
網絡劇作為互聯網時代極具潛力的文化產品,是中國當代文化表現的一個新興載體,對中國文化的未來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縱觀我國網絡劇發展歷程,產量雖高,但卻存在抄襲、內容雷同等各種著作權問題。本文針對網絡劇的發展現狀,提出需頒布相關法律法規、成立專門的集體管理機構、建立合理的監管體系、明確侵權的懲罰制度等關于網絡劇著作權的法律監管的建議。
網絡劇;著作權;法律監管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廣泛運用,網絡衍生品大量出現。網絡劇在近幾年經過迅速發展后,已經成為影響21世紀文化發展的重要網絡媒介。在我國大陸,網絡劇概念最早由錢鈺提出:“網絡劇是通過互聯網傳送,由上網計算機接收,實時、互動地進行戲劇演出的新的戲劇形式。”①之后青年學者劉揚提出了關于網絡劇的全面概念:“網絡劇是利用攝影機等攝制設備拍攝錄制的,以視聽元素和劇作手段為其形式,以展現故事和塑造人物為其內容,以網絡作為首要傳播渠道,符合網絡的傳播方式和受眾的觀看方式的特定視聽節目形態。”②
結合傳統的定義理解,再根據現今實踐,筆者認為,網絡劇是指,觀看條件方便(閑散時間或行走),具有一定的制作規模與影視作品元素,其視頻拍攝、剪輯、播放由相關視頻媒介或網站參與的自制連續劇。
縱觀網絡劇在中國的發展路程,2000年中國第一部網絡劇《原色》首次與網民見面,網絡劇作為一種新媒介出現在中國;2006年《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風行全網絡,中國網絡劇作為一種草根文化誕生;之后,《歡迎愛光臨》《萬萬沒想到》等一批網絡劇播出后,網絡自制劇得到了迅猛發展;2014年,網絡自制劇得到快速發展;2015年網絡劇則再次登上新高峰,從數量而言,就超過了以往幾年之數量總和。“一劇兩星”政策出臺,網絡劇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截至2015年6月30日,全網共計上線網絡劇166部,計2243集、50996分鐘。從體量而言,僅2015年上半年便已接近2014年“自制劇元年”的總和;2016年,網絡劇產量更是高歌猛進,總時長已突破12萬分鐘,較2015年增長了196%。另外,網絡自制劇中“碎片化”短劇從原來的絕對多數“反轉”成少數派,40分鐘長劇已占總體的兩成,這可能是網絡劇市場結構將出現“拐點”的重要信號,未來“大劇”競爭將成為主流。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在互聯網發展瞬息萬變的未來中,網絡劇的發展將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21世紀互聯網發展之迅速,讓網絡劇在產量高、產速快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由于網絡劇本身的便捷性,容易出現諸多網絡劇著作權侵權糾紛。作為新興事物的網絡劇在繁榮發展的過程中,其著作權是一個持久討論的話題。針對我國網絡劇的發展現狀,筆者在這里對我國網絡劇發展存在的法律問題予以概括。
(一)我國網絡劇發展過程中的侵權現狀
針對視頻網站的侵權歸責,網絡劇一直存在著許多糾紛案件。我國網絡劇起步不久,知識產權的著作權侵權問題亦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北京市海淀區是國內視頻網站的集合區域,其在我國視頻網站總量上占據超出半數的份額與數量。“根據海淀區法院的統計,2007年至2015年,海淀法院共審理視頻網站為被告的著作權案件近四千件,其中九成案件判由視頻網站承擔責任。”③侵權案件數量巨大,立法相對滯后,而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保護落實難度較大。
(二)網絡劇制作中的抄襲行為
網絡劇著作權問題的根源在于原創性有待提高,網絡劇作品存在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抄襲情況,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國外成功的網絡劇劇情進行借鑒,有的甚至直接照搬照抄。例如《夏日甜心》是在美劇《緋聞女孩》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屌絲男士》則是在吸取德國《屌絲女士》經驗基礎上進行的編改。二是國內網絡劇在內容上同質化嚴重,“惡搞題材的網絡劇最為多見,近幾年都市愛情、同性題材的網絡劇漸次風靡起來。”④當許多內容風格相似的網絡劇充斥網絡,不僅會使觀眾的審美產生疲憊,嚴重的還會侵犯其他作品的著作權,進而被訴諸法庭,平添法律糾紛,直接影響我國網絡劇的質量提升。
(三)我國法律監管乏力,缺少法律約束
我國對網絡劇的監管力度的確不足,截至目前,僅有效力等級較低的部門規章,還沒有正式的法律對網絡劇進行管理約束。能夠查詢到的相關文件和通知有2009年國家廣電總局出臺的《關于加強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管理的通知》,2012年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2014年的《關于進一步完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雖然有相關規定對網絡劇的播放進行約束,但其監管力度與傳統的電視劇相比較,還是有較大的差距。網絡劇的播出環境相對于傳統電視劇而言較為松散,由于網絡劇自審自播的方式,格調低下、內容不健康的產品夾雜其中。而網絡強大的傳播功能又會使得該負面影響以較快的速度二次傳播,這些內容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難以預估,所以建立完善的審查與監管制度對我國網絡劇管理是當務之急。
為保證網絡劇發展方向的先進性與正確性,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監管。
(一)頒布相關著作權法律
我國目前對于網絡劇的監管只有效力等級較低的部門規章,約束力度顯然不夠。為了促進中國網絡劇良性發展,使網絡劇著作權得到合法保護,頒布相關的著作權法律勢在必行。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再結合本國國情,只有有法可依,才能對網絡劇制作進行制約,嚴禁抄襲,明確違法行為,從源頭上對網絡劇進行法律監管,尊重、保護每一部獨立、合法的作品的著作權。
(二)成立集中管理機構,建立合理的網絡劇監管體系
為了提高網絡劇創作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合理的著作權管理制度是重要保證,其核心便是集中管理機構。良好的環境給予創作者條件保障,能使網絡劇生產領域得到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創作出有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成立專門的集體管理機構,提高著作權主體的談判地位與談判資本,著作權主體才具備話語權,其本身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護。鑒于網絡劇發展時間較短,許多方面都存在監管空白,合理規范的監管體制必不可缺。政府監管、網站審查、社會監督是網絡劇監督體系的三個基本方面。政府監管一方面要堅持正確的網絡劇文化方向,保證網絡劇作品在具有藝術性的同時提高思想內涵深度;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網絡劇的播放要求與門檻標準,讓不合格的網絡劇遠離市場,則必須要頒布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網絡劇播放準則。網站審查是重要手段,審查人員要嚴于律己,維護網絡劇權利,對上映的網絡劇進行相應監管,使得上線劇集質量有所保證。社會監督則需要網民們積極反映,對不合規定的網絡劇進行舉報,合作推進網絡空間的凈化。
(三)明確侵犯著作權的懲罰制度
推進中國網絡劇良性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解決網絡劇的著作權問題。網絡劇著作權保護直接影響到創作質量的高低。對著作權加以重視將決定中國的網絡劇發展。針對上述侵權案件數量巨大、立法相對滯后、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保護落實難度較大等問題,明確著作權的懲罰制度勢在必行。筆者認為,要確立侵害著作權的懲罰制度,對侵權行為進行打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對被侵權人進行損害賠償,最大限度地彌補受侵權人的損失,嚴重情況下可要求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網絡劇在我國從出現至今已走過十五六年的歷程,而其真正的發展則是在近兩年。網絡劇的發展是互聯網發展所產生的眾多結果之一。同時,網絡劇是一個新興的事物,在互聯網的推動之下,方興未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展望未來,網絡劇是代表著中國的文化產品,終歸要回歸意義生產與文化訴求,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中國文化發展方向的正確與否,而網絡劇質量的根本,則是對于產品作者知識產權的保護,對創作者的尊重。網絡劇的著作權法律監管與保護,對網絡劇今后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楊麗娟.網絡劇的敘事學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2.
②劉揚.新媒體語境下的網絡影視劇傳播與本體美學特征[J].民族藝術研究,2010(05).
③張雯.試論網絡自制劇的知識產權運營[J].中國文化產業評論,2015(02).
④白楊.我國網絡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6(02).
(作者系長沙理工大學文法學院學生。指導教師:高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