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少明
淺議電視時尚晚會的幾種編導藝術
□ 黃少明
廣西電視臺在電視業競爭態勢中不斷強化品牌戰略,2002年以來多次成功舉辦電視時尚晚會,通過制作大型日播欄目《時尚中國》及其他大型活動來爭奪時尚話語權,多次在全區或全國文藝晚會作品評比中獲獎。本文以筆者曾經參與策劃、組織、編導的幾臺時尚晚會為例,闡述筆者對電視時尚晚會幾種編導藝術的理解。
電視時尚晚會;編導;藝術
電視時尚晚會以時尚元素為主,加以音樂、歌舞、戲曲等節目,成為一種獨特的電視晚會藝術形式,它是以展示服飾、彩妝造型等視覺藝術為主,展現當今流行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的風尚美為主體的電視藝術晚會。它專業、唯美但不乏味,新銳、新潮卻不另類,業界叫好,觀眾歡迎。一臺電視時尚晚會要取得成功,需要晚會編導具有一定的時尚編導藝術。
策劃與創意是一臺成功晚會的基石。創意是對藝術的獨到追求,是新的探索,是藝術觀念的形象展示,是標新立異,是新發現。創意可以是全新視角,可以是新方法,也可以是對傳統方式的新組合、新闡釋。大型晚會的策劃與創意本身就是一種綜合連續的思維運動,它是一種高思維的產物,是集眾人智慧于一體的結晶。策劃與創意奠定了晚會成功的基礎。晚會的編導群是負責實現晚會策劃和創意的施工管理者,每一個編導都要具備較強的組織操作能力,并且具有較高的編導藝術水準。以“亞洲時尚盛典·盛妝亞洲——2007廣西電視臺時尚春節晚會”為例,編導們經過集體創意,使晚會呈現出以下亮點:
(一)時尚與傳統的碰撞
“時裝展演”環節分別邀請韓國、日本、中國的著名服裝設計師進行最新作品發布。為了更好地體現和傳達本國設計師理念,編導們做了這樣的設計:在每個設計師的時裝秀前,加上一段本國的傳統民族服裝展示作為引子,包括音樂、道具全是原汁原味的本國風情,緊接著是設計師最新設計的新潮服裝閃亮登場,時尚和傳統的視覺沖擊讓觀眾眼前一亮。
(二)弘揚“中國美”
時尚晚會是一次美的盛會,在晚會中向世界傳播中國美是晚會的宗旨。為此在晚會的開場環節設計了威風鑼鼓、舞蹈《中國紅》、雜技、劉三姐歌舞片斷等中國元素,在短短的2分鐘時間里把中國的傳統美展現到極致。
(三)動靜結合
晚會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的一線當紅歌星加盟演出,熱辣的歌舞表演和唯美華麗的時裝秀相得益彰,讓觀眾獲得視聽雙重享受。
(四)高端國際化
晚會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國家的亞洲超級模特及亞洲著名時裝設計師參演,其中有2006年中國首席名模戴小奕、日本亞洲超級模特小橋惠子、韓國亞洲超模申淑英、泰國名模 DINA、越南名模NGOTHANNGAN、馬來西亞名模HNGCHYYIN等30位重量級模特,更有日本著名設計師杉本、韓國著名設計師樸春舞、中國著名設計師羅崢帶來的最新潮流發布。用明星效應保證晚會高規格、國際化,真可謂眾星云集。
(五)中外模特大反串
外國模特唱中國民歌、中國模特跳外國民間舞,這種大膽的嘗試無論對導演和演員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在晚會上,演員們表演得惟妙惟肖,體現了亞洲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該環節的表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的幾點策劃和創意較以往的晚會來說都是一種創新,這些創意一旦形成,舞美、燈光、音樂、演員、服裝、道具等都要以其為中心去開展工作。通常情況下,只要晚會創意切實可行,制作部門的制作只是時間問題,晚會一定會達到預期效果。所以說,策劃與創意是晚會成功的基礎
內容為王,核心內容決定競爭力。電視時尚晚會從某種角度來說,看的其實就是“秀”。在籌劃晚會節目資源時,編導首先要考慮在場上“秀”些什么。在2006CCTV模特電視大賽南寧分賽區決賽中,根據比賽規則,要求每位選手分別進行泳裝、休閑裝、晚裝的著裝展示。第一套服裝,編導選擇了色彩鮮艷、格調健康向上的華黛思品牌泳裝,充分展現選手青春陽光、活力四射的形象。第二套服裝選擇了著名休閑裝設計師李小燕的部分得意之作,這些純棉主義設計風格的服裝比較貼近生活,深受消費者喜愛。服裝理念通俗易懂,更便于選手在比賽中理解和發揮。第三套服裝選擇了華麗而高貴的宣因牌晚禮服,選手穿上它進行比賽,氣質優雅。需要強調的是,當編導選定服裝系列和品牌后,要和供應方溝通,由供應方事先提供款式樣板供編導定奪,服裝款式色彩必須符合電視制作要求。如果忽略了這個工作環節,編導事先不和供應方溝通的話,很可能出現供應方按市場消費需要給晚會供應服裝,而實際上服裝運到演播廳后才發現根本不符合編導的要求,就會造成很大的被動。以服裝秀為主的時尚晚會在服裝選擇和搭配方面一般來說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先輕后重
色彩艷麗、跳躍明快的服裝宜先上場,色彩單純、厚重的服裝后上場,這是按照一般人的欣賞習慣以及晚會開場順序、主題表現的需要而設計的。假如一開場就展示色彩濃重的服裝,隨著晚會漸進高潮,服裝卻越來越輕,就讓人感覺晚會分量越來越輕,整個服裝編排與晚會越來越不吻合,就會給人本末倒置、頭重腳輕的感覺。所以,服裝編排一定要先輕后重,這樣才符合晚會的要求。
(二)先簡后繁
設計、搭配簡約的服裝宜先上場,設計、搭配講究,程序較多的服裝后上場。這與前面提到的“先輕后重”的道理差不多。在時尚晚會服裝編排中,設計繁雜、搭配講究的服裝在換裝時需要較長的時間,不適合在一開始就上臺展示。讓設計、搭配簡約的服裝先上場既方便換裝,又符合晚會劇情發展需要,也符合人們先簡后繁的收視習慣。
(三)色塊、色系的搭配
服裝展示若有隊形編排,宜將同一顏色或相近顏色的選手或模特編在一個方塊,否則看上去就會雜亂無章。另外,方塊與方塊之間的色彩搭配要協調自然。把設計師的作品分成若干色系,模特或選手按色系上場,這樣才理想
(四)試裝、換裝
一般的文藝晚會,演員的換裝也許不是什么問題。但對時尚晚會尤其是服裝秀來說,試裝和換裝是編導必須要去解決的兩個重要問題。首先是試裝,編導要在模特排練前根據演出要求讓設計師或服裝助理給每位模特量體試衣,每個環節、每套服裝都要力求適合模特本人特點,包括顏色與皮膚的搭配,款式的搭配,發型頭飾的搭配,身材比例的搭配等。這是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電視編導要和模特編導不斷磨合。換裝是指前一套服裝展示完畢,模特演員撤場后迅速更換下一套服裝的過程。這段時間編導要計算精準,用秒表算出時間長度后安排其他節目,以保證晚會的連續性。換裝時間計算不準、換裝程序不規范或人員配備不足,都會導致換裝拖沓以致延誤上場時間,一旦出現誤場就算事故。編導不但要設計好換裝上下場的程序,還要設計一套應急措施確保晚會萬無一失。
在電視時尚晚會中,現場大屏幕是最出彩的地方,也是電視編導們發揮空間最大的地方。大屏幕在時尚晚會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做好了錦上添花,做不好畫蛇添足。大屏幕有兩大類,一類是晚會片頭、廣告宣傳片、外景片,另一類是背景畫面。外景片往往可以濃縮精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主要有專題、花絮、MV等,它有獨立的章節,一般是有聲的;背景畫面是演出時用于輔助演出主體的畫面補充,隨演出主體的變化而變化。廣西衛視在歷次時尚晚會中非常重視現場大屏幕,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制作。例如2003CCTV模特電視大賽南寧分賽區的北海外景拍攝,導演組集體策劃創意寫出拍攝腳本,進行前期踩點,拍攝時運用了一切可以運用的電視手段并組織最強的編輯力量進行后期包裝,終于完成了一部高質量的外景宣傳片。片中有兩組鏡頭堪稱經典,一組是數十位模特站立在一塊巨大的礁石上,大搖臂俯沖拍攝就像一只海鷗從天空掠過;另一組是眾佳麗身著泳裝在泳池中央手拉手圍成幾道大圈,水面上鋪滿了鮮艷的玫瑰花,其中一名模特手捧鮮花向空中拋灑,臉上蕩漾著青春和幸福的笑容。當年央視二套在全國總決賽期間經常反復播放這些經典鏡頭。
現場大屏幕的背景畫面同樣也是晚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做好大屏幕背景畫面,導演首先要研究好色彩、構圖等美學方面的問題。其次要研究晚會流程的各個環節,要給每個環節設計相應的背景畫面。背景畫面用于陪襯,畫面選擇不宜過于具象,以抽象為宜;同時色彩不宜太紛雜,以素凈為宜;鏡頭不宜抖動,以靜態為宜;構圖不要太凌亂,以主體工整為宜。大屏幕背景畫面的播放應該由導演根據演出進度來指揮進行,確保準確性。
總之,電視晚會是群體項目,編導藝術是一門綜合學科,電視時尚晚會具有一定的專業特性,還需要不斷探索。
(作者單位:廣西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