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我國影視產品出口的影響因素分析
□劉瑩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經濟水平和現代化建設都迅速發展,中國在國際上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作為文化大國與貿易大國,我國的影視產品出口規模較其他產品的出口規模仍然偏小。這種現狀與我國在國際上產生的影響力和占據的地位明顯不相符合。作為影視行業的從業人員,我們應該就我國影視產品出口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切實的解決辦法和具有實效的管理模式,以推動我國影視產品的發展。
影視產品;出口;影響因素
當今影視行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擴大國際影響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二十世紀中葉以后,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成為影視大國,其影視的影響力可以迅速帶動國內旅游業的增長,對于產品出口和房產價值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在此大背景下,反觀我們國家的影視出口行業,不得不感嘆我們國家的影視發展仍然較為落后。我們應該從好萊塢電影的推銷攻略和國外影視制作經驗中汲取能量,歸納和總結對我國影視產品出口產生影響的因素,提出能夠解決當前問題的正確應對策略,為我國的影視發展和影視出口做出貢獻。
(一)影視產品與國家發展之間的關聯
縱觀當今全球的對外文化貿易,我們可以看出,影視產品是對外貿易交易中重要的交易產品之一。影視產品作為一種非物質的文化性產品,它可以融合當今全球的審美藝術等方面綜合的傾向元素,塑造出讓人精神愉悅的精神性消費產物。對于影視這種具有特殊性能和吸音屬性的產品,它能對消費者產生價值觀的影響和經濟消費的驅動,國家可以通過出口影視的辦法來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促進旅游業和出口業的良性發展。縱觀當今的影視市場,日本、韓國與美國就依靠影視產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二)我國目前的影視出口現狀
作為當今全球的國際大國,我國的影視出口現狀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經濟發展程度明顯不符合。隨著我國居民對娛樂消遣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增長,我國的影視行業和電影產品也迅速發展起來,2003年以后我國推行電影的鏈條化、產業化,通過發展電影的政策和制度來確保電影制片方的權益。雖然國內的觀影規模數量和電影產量都逐漸增大,票房收入也處于持續高漲的狀態,但我國國產電影的出口質量和出口效率卻不容樂觀。
我國的影視主要出口于亞太地區,這些地區的海外票房占據總海外票房的一半以上,但是對于歐洲地區,我們卻收益甚少。我國的進口影片卻主要來自于北美,亞太地區的電影在我國占據少之又少的電影市場。換句話來說,以當前的市場情況分析,我國的影片面臨著其他外語片的激烈競爭。
(一)融資問題的障礙
電影的拍攝與電影資金量和投入力度存在直接的正比關系,資金問題和融資問題成為我國影視電影難以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更加注重影視市場的發展,也對影視產品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僅僅依靠國家的扶持,電影市場是難以完全成長起來的。在我們國家,廣告創收是電視、電影產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這種來源限制性較強且渠道狹窄,僅僅依靠影視行業的行內資金,完全無法滿足影視的發展和創作需要。當今影視市場行業的迅速發展,迫使影視企業尋找更多的合作資源。當今的影視行業人員思考從房地產商或其他渠道獲得制作基金,但是風險投資基金仍然沒有被我國的影視市場廣泛使用,融資難就自然成為我國影視市場的重要影響元素。
(二)影視創意的局限性
除了基金對影視市場的困擾,有些行業想要出口至國外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最核心的問題仍然是影片創意和張力的問題。影視的產品質量直接決定了影視的質量和出口的效率,影視產品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其創意和影響張力是決定影視質量的核心內容。如果一部電影只有華麗的場景效果和強大的演員陣容,沒有具有新意的影片構造和具有創意的情節,是難以打動人心的。我們的電影并不缺乏實力強大的導演和演員,缺乏的是電影的創意和創新能力。2009年在我國熱映并取得票房巨大成功的好萊塢電影《阿凡達》就是一個以創意獲得成功的電影實例。《阿凡達》電影在潘多拉星球的刻畫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與其他電影有所不同,觀看者在觀看完這部電影后,無不被它唯美的場景和具有創意的情節設置所打動。因此想要加強我國影視產業的影響力,推進出口產業的發展,我們要從電影的核心要素——創意和創新入手,創作出更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電影。
(三)科技技術的缺失
科技技術的缺失導致了我國在3D場景的制作和虛幻場面的布置上有所欠缺。在當今這個以視覺享受為觀影需求的年代,科技技術在某些程度上決定了電影的質量。而我國由于電影產業發展較晚,起步較慢,科技技術的發展已處于落后的狀態。相比起好萊塢的制作特效和一些發達國家的制作細膩程度來說,我國的電影技術仍處于缺失的狀態。如何提高影視畫面的制作精細程度,打造更有震撼效果的影視制作場面,提高我國電影的畫面制作水平,仍然是電影從業人員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四)營銷手段的匱乏
由于我國的影視產品起步晚,這就決定了我們的影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營銷渠道狹窄。營銷渠道的狹窄,是影響我國影視產品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傳統影視貿易的影響,我國的影視貿易大多傳承了過去影視營銷的方法。例如,利用參展多國聯合舉辦的電影節、與國外影視國家聯合舉辦影展等方式推廣我國的影視作品,這種營銷手段和推廣模式顯然不符合當今影視出口的需求。比起我國的影視出口現狀來說,美國和韓國及日本的大量影視作品,則可以通過網絡以及其他途徑進入我們的國家,對我國的青年一代產生巨大的文化影響力。
(五)文化差異的難以調和性
中國文化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文化,我國的文化發展了五千多年,不經過系統的學習和我國文化的熏染,很難理解其中的精髓。美國電影能夠在當今全球迅速打開市場,與其文化的簡易性質以及便于理解的性質也有著重要的關系。例如《甄嬛傳》,在我們中國人看來,《甄嬛傳》中的對話和詩詞稱得上是美妙絕倫、意味深長,但是想要把這些對話翻譯成英語,對話的意味和隱含的深意就受到了影響,這就影響到了電影的觀看質量和觀看效果。因此,想要解決該問題,不僅要從翻譯等方面下功夫,也要思考影視文化的轉型與過渡。張藝謀的新片《長城》,就很好地體現了融合與創新的思想。張藝謀導演在該片的設置上,引用了好萊塢的制作套路,在電影細節的設定上,融入了中國的特色元素,該電影不僅有著中國特色的深層意蘊,也有著易于全球各國人們理解的情節套路,不失為一部成功的國際電影。
(六)外國影視產業對中國影視產業的強力沖擊
當今的影視市場以歐美、日本、韓國的影視作品為主流。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和電視劇給當代的影視觀眾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影視產品在這種大環境下難以找到合適的立足點,從而造成了中國影視產品出口難、推廣難的現狀。國外電影特別是好萊塢電影對當今的年輕人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們中國的影視行業從業人員應該借鑒國外優秀的影視經驗,進行中國影視產業的改革,推動我國影視作品面向全球發展。
總體上看,中國的影視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影視行業的從業人員應該就當今我國影視出口的具體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做出深入的探討和思索,思考能夠切實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提高我國影視產品的出口產量,帶動我們國家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作者單位:寰亞時代影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