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晨 羅彬
淺析新媒體時代網絡視頻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主持特色
——以愛奇藝《姐姐好餓》為例
□ 高晨 羅彬
本文結合新媒體時代發展特點,以《姐姐好餓》為例分析網絡視頻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主持特色,闡述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未來網絡視頻訪談類節目主持人主持特色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提出發展對策,以促進新媒體時代網絡視頻訪談類節目主持人主持特色的形成,促進網絡節目及主持人的發展。
訪談節目;主持人;主持特色;網絡視頻
網絡訪談類節目主持人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在主持人素質、主持風格特色等方面參差不齊。部分網絡訪談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規范、節目臺風端正、個人素質比較高,與此同時,部分節目主持人媚俗化傾向嚴重,不僅拉低了整個節目品質,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尤其是對于部分認知觀念還不夠成熟的青少年來說,這類主持人在節目中的表現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本文結合網絡訪談類節目《姐姐好餓》進行分析,以推動網絡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發展。
網絡流行語是當今年輕人在網絡上學會的、延伸到現實生活中的交流常用的一種話語。網絡訪談類節目對主持人的交流能力要求極高,主持人如果能夠運用大眾流行語與嘉賓進行交流,就會令節目很順利地進行下去,也會給觀眾帶來愉悅感。而網絡流行語作為當今的主要流行語言,自然就成為了網絡訪談類節目主持人與嘉賓、觀眾交流的法寶之一。
在《姐姐好餓》中,不論是訪談環節還是美食環節,主持人小S都能夠靈活地運用網絡流行語將節目的氣氛調動起來。在節目中,小S常用“秀”“童鞋”“粉絲”等網絡用語,活躍了節目的氛圍。另外,在她在與各位男神的互動中,總是喜歡用“撩”的方式逗趣嘉賓,再加上幽默風趣的網絡流行語,使得節目整體風格輕松愉快,頗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訪談節目是主持人與嘉賓之間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展開的節目類型,這就需要雙方具有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意識。主持人要注意及時、恰當的交流在推進節目進程中的重要性。及時反應,通過語言、眼神、動作等方式做好與談話對象的交流與溝通,才能讓訪談對象對主持人及節目本身產生好感,促進訪談的進行。《姐姐好餓》中,主持人小S交流感比較強,面對自己心中男神一樣的訪談嘉賓,她表現出較強的交流欲望,善于抓住嘉賓的每一個小細節并及時反饋。如在第一期訪問黃渤的節目中,在主持人追問自己和林志玲誰更漂亮時,黃渤并沒有著急回答,而是先喝了一口酒。對此,她緊抓不放,反問嘉賓為什么喝酒,是不是林志玲更漂亮,但是他不敢說。簡單的一個舉杯動作,對于不善于交流的主持人來說,很有可能丟失一個訪問契機,而小S卻能緊緊抓牢來強化雙方之間的交流。
個性化是在當前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的媒體環境下,訪談類網絡節目及主持人吸引受眾關注,贏得好評及收視率的重要因素。從《姐姐好餓》來看,主持人的舞臺形象氣質具有明顯的個性化,主持人小S一直都以性感、氣質女王自稱。在多期節目中,她的服裝都是低胸裝,并且以裙裝為主,在以做飯進行穿插的訪談節目中,這樣的穿衣風格過于個性化。其次,她的副語言具有個性化特征。微微閉眼,并斜視對方,這是她對男性嘉賓慣用的眼神及表情,在節目中經常會形成一種“威逼利誘”的效果,充分發揮副語言在語言意義上的深化作用,彌補并提升語言表達效果。此外,她在節目中比較善于運用舞蹈元素,充分展現自己良好舞姿、舞技的同時,還能夠形成自己特有的主持特點。她和嘉賓訪談到興奮時,就會用“說話不如跳舞”的方式來表達。這是《姐姐好餓》的一大特色。
規范是主持人語言表達的根本要求,但目前多個網絡節目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語言不規范的問題。在《姐姐好餓》中,主持人小S的語言大多為港臺用語、中英文混雜,這是語言不規范的顯著表現。作為一名節目主持人,普通話標準是最基本的素養,中間摻雜其他語言難免顯得不倫不類,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漢語的美感,從而使受眾對節目的規范性產生懷疑。另外,語言的不規范性還體現在語言的不合理用法上,例如她運用了較多的外來詞匯。主持人過于注重口語表達的隨意性行為不可取,這會對受眾造成語言文字使用上的誤導。面對這樣的情況,廣電總局應當采取措施,嚴格考核節目主持人的資格,限制主持人的語言用度,合理表達真實含義,確保節目宣揚正能量。
娛樂精神是新媒體時代網絡視頻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有助于人們緩解日常工作生活壓力。但是部分主持人專業素養缺乏,在節目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常識性錯誤,如讀錯字、歷史文化背景介紹錯誤、詞語運用不當等,造成節目文化內涵的缺失。《姐姐好餓》中,主持人過于強化娛樂精神,并且對娛樂精神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偏差,將媚俗、低俗、勁爆、兩性看成是娛樂,從而在語言、服飾、行為等層面表現出一定的媚俗現象,人文素養有待提高。在節目中小S與嘉賓互喂食物,做出一些具有挑逗意味的肢體動作,并以此來當做調節節目氛圍、調動觀眾觀看欲望、制造節目效果的重要元素,這種理解與實踐上的偏差,是泛娛樂化發展背景下,《姐姐好餓》等網絡訪談節目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主持人表現的約束就是主持人能夠根據節目內容、進程及嘉賓等的不同來調整自身的表現力,促使其與節目特征相適應,避免出現過于表現自我,或者自我表現不佳,影響節目發展的問題。《姐姐好餓》中,主持人小S表現力的約束性并不佳。不管是任何一個嘉賓做客,訪問任何一個節目主題,她都能夠將部分內容拉回到自我角度進行闡述,表現自我的成分占比較大,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受眾觀賞情緒,還會影響節目訪談內容的挖掘。如不管是在訪問黃渤、劉燁,還是在訪問佟大為,或者是導演馮小剛時,小S在談論到演藝事業時,都曾將自己的演技與某一位明星相比,或者將自己的美貌與某位女明星相比,并將其變換成不同的問題向嘉賓提問。這凸顯了主持人自我表現欲過高而約束力不足的問題,這是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在訪談過程中應該避免的。
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新媒體的準入門檻較低,對于網絡訪談類節目及主持人來說,在節目質量及主持人專業素質要求等方面標準相對較低,一些制作單位過分強調節目收視率、點擊量,而忽視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進而導致網絡訪談節目主持人更加業余化。只要是能夠吸引受眾關注,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主持人都有可能成為節目的主持人。但是這種業余化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來說,是在某領域具有一定成就、具有一定口碑及市場影響的明星、專家學者或者媒體人。如明星化主持人的發展趨勢,明星主持人耀眼的光環、爆棚的人氣,使他們更加具有神秘色彩,同時也強化了受眾了解明星主持人的強烈心理,受眾希望明星主持人能夠具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出現在不同的節目中,尤其是娛樂明星人物,受眾更希望通過節目主持人平臺全面了解他們。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訪談節目及主持人的出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長此以往就會提升部分具有魅力的主持人的口碑與市場影響力,然后促使更多的節目邀請明星主持人的加入,促成了網絡訪談類節目主持人業余化的發展趨勢。
親民化從本質上來講指的是網絡訪談類主持人要更加貼近民眾,即貼近受眾,不僅在主持人形象氣質,還是在主持人語言表達,或者是主持人人格魅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受眾化傾向,是廣大受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與形式。受眾是支撐網絡視頻訪談類節目發展的根源,只有貼近受眾的節目形式與類型,能夠滿足受眾需求的節目,才能獲得受眾的喜愛,獲得長足的發展空間。首先,語言是網絡視頻訪談類節目的主要交流工具,所以,主持人的語言一定要吸引受眾。作為綜藝節目發展的核心元素,語言一定要富有趣味性,而活潑則是綜藝語言趣味性、娛樂性的主要體現之一。特別是在新媒體相對寬松的發展環境下,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語言不宜過于嚴肅,避免給嘉賓及節目受眾帶來一種壓抑的感覺,而是要促進觀眾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相關知識內容。其次,主持人在訪談主題及內容挖掘上要體現一定的親民性,要能站在廣大受眾的位置來衡量節目內容,傳遞給受眾想知而未知的信息,才能贏得受眾的喜愛。
1.關璐璐.網絡訪談“鳳凰非常道”欄目特色研究[D].遼寧大學,2014.
2.廖婷婷.基于主持人角色意識的主持人話語分析[D].浙江師范大學,2014.
3.席磊.網絡節目主持人特點與類型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10).
(作者單位:新疆財經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